您好,欢迎您

【2025EHA TOPTALK】Short教授:洞悉急性白血病治疗新格局

07月03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5年6月12日~6月15日,第30届欧洲血液学会(EHA)年会将在“艺术之都”意大利米兰隆重举行。此次大会聚集了众多血液病学领域的顶尖专家与学者,旨在共同探讨血液系统疾病的前沿进展和临床实践成果。

会议期间,【肿瘤资讯】特邀MD安德森癌症中心Nicholas J. Short教授围绕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的治疗策略及未来研究规划进行分享,详情如下。

Nicholas J.Short
教授

德克萨斯州休斯顿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白血病系的教授
致力于研究AML 和 ALL 以及检测急性白血病的最小/可测量残留疾病的新方法
由于他在白血病研究领域的成就,他获得了许多奖项,包括美国临床肿瘤学会青年研究员奖,白血病SPORE职业发展奖,K12 Paul Calabresi职业发展奖和美国血液学会临床研究青年学者奖

中危ALL治疗新策略:MRD指导下,优化一线强度与移植决策的平衡艺术

Short教授:初治ALL的治疗范式确实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正如您所提及,我们的核心目标是尽可能减少化疗药物的使用强度,并最大限度地避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

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驱动力之一,是我们将BiTEs贝林妥欧单抗等高效靶向及免疫药物前移至一线治疗。目前在美国,BiTEs已成为初治费城染色体阴性(Ph-)B细胞ALL患者的标准治疗。同时,多项研究也正在探索其在费城染色体阳性(Ph+)ALL一线治疗中的应用,并已观察到更高的微小残留病(MRD)阴性率和更优的生存数据。

另一大驱动力,则源于MRD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目前已经拥有了灵敏度远超以往的检测工具,例如,基于高通量二代测序(NGS)的MRD检测技术,其灵敏度可达10⁻⁶。这种高精度的检测,能够帮助我们精准识别出那些取得了极深度缓解、并极有可能在第一次缓解期(CR1)内无需移植即有可能获得治愈的患者。

尽管整个治疗策略仍在演进中,但在我的临床实践中(以MD安德森癌症中心为例),已极大降低了对初治患者在一线进行移植的比例。移植目前主要用于那些携带极高危细胞遗传学/分子学特征,或MRD清除速度极为缓慢的患者。但我坚信,我们正稳步迈向一个新时代——届时,绝大多数初治B细胞ALL患者,在第一次缓解期将不再需要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儿童ALL免疫治疗:解读儿童特有因素对BiTE疗法效能与优化的深远影响

Short教授:从历史上看,儿童ALL的预后确实一直优于成人患者。然而,导致这种预后差异的根本原因,其复杂性及争议性并存。目前我们认为可能存在以下几点因素。

首先,传统的解释是儿童ALL患者对高强度化疗的耐受性更佳。其次,从疾病生物学角度看,儿童ALL往往携带更多预后良好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特征。随着BiTEs 贝林妥欧单抗等新型免疫疗法进入一线,我们观察到其在儿童及成人、以及不同疾病亚型中均展现出显著的疗效。这就引出了一个新的、尚待深入探索的维度:即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与这些新型疗法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作用在不同年龄段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这已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

就目前而言,我们可以确定的是,BiTEs在儿童与成人ALL中均表现出明确且强大的抗肿瘤活性。但是,BiTEs在这两个年龄群体中的疗效是否存在差异?如果存在,其背后的生物学机制又是什么?这些问题我们尚未完全明了。因此,未来我们亟需开展更多的转化医学研究,以更深刻地揭示这些复杂的内在机制。

2025EHA前沿速递:急性白血病领域震动临床与科研的数据与未来航标

Short教授: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领域,我们同样见证了诸多令人振奋的进展,尤其是在靶向治疗层面。例如,针对携带NPM1突变或KMT2A重排(KMT2A-r)的AML,Menin抑制剂的初步研究数据显示出较好的疗效。

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Menin抑制剂能够安全地与“7+3”等高强度诱导方案联合,并带来非常高的缓解率,这预示着其巨大的应用潜力。

此外,对于老年、初治的AML患者,全口服治疗方案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口服地西他滨与维奈克拉的联合方案便是一个典范,其展现的疗效预示着医生将有能力通过纯口服方案管理这类患者。

转至ALL领域,我也关注到几个重要的进展。首先,一款新型的靶向CD19的双特异性抗体,在复发/难治性ALL中显示出令人鼓舞的早期活性。这自然引发了一个关键问题,未来其能否在疗效上超越现有的BiTEs?这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来回答。

其次,本次EHA公布的CAR-T细胞疗法的长期随访数据,对我们的临床决策具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临床医生一直亟需这些长期数据来深刻理解CAR-T细胞治疗ALL后缓解的持久性,如今这些证据的出现,将极大地帮助医生为ALL患者制定更合理的远期治疗规划。

责任编辑:Cherry
排版编辑:Cherry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