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李潞教授:塔拉妥单抗——SCLC后线治疗的突破性疗法,重塑格局,前景广阔

07月03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本期特邀专家——李  潞 教授

李  潞 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CSCO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委会委员
中国肺癌杂志编辑委员会编委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肺癌专委会委员
四川省医学科技创新研究会肺癌县域防治与筛查专委会主任委员
四川省抗癌协会肺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四川省抗癌协会小细胞肺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四川省医学交流促进会肿瘤学多学科治疗(MDT)分会副会长
四川省肿瘤学会肺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四川省预防医学会胸部肿瘤多学科防治分会副主任委员
四川省抗癌协会化疗专委会委员
四川省女医师协会肿瘤学专委会委员
成都市抗癌协会肺癌诊疗一体化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专业特长:致力于肺癌的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擅长肺癌MDT治疗,小细胞肺癌治疗,局部晚期肺癌治疗以及肺癌术后治疗

一、SCLC的疾病特征

Small cells Big issues

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侵袭性高、预后差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对我们医生来说一句话总结,SCLC的疾病特征即“Small cells Big issues”

(1) SCLC发病率

2022年,中国原发性肺癌新发病例数约106.06万例,居恶性肿瘤首位。其中,小细胞肺癌(SCLC)约占15%,且约70%~80%的患者在首次确诊时即为广泛期。

(2)SCLC的疾病特征

SCLC以高复发率、早期转移和预后差为显著特征。其典型表现为中央型病变、原发灶呈大肿块,且常伴多发性转移。多数患者在确诊后1年内复发。

瘤内异质性是其另一关键特征:内源性异质性:表现为不同转录组亚型之间存在动态相互转化。外源性异质性:指系统性治疗(如化疗)可诱导亚型转变,从而筛选出具有内在或获得性耐药性的肿瘤亚克隆。因此,伴随化疗耐药出现的疾病复发是SCLC的标志性现象。

免疫治疗打破小细胞肺癌30年“无新药”桎梏,

建立治疗新标准

1980-2018年:化疗和放疗是SCLC的主要治疗手段。

2018-2024年:多个PD-(L)1抑制剂获批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治疗,标志免疫治疗时代的开启。

2025年:替雷利珠单抗和特瑞普利单抗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显著提高了ES-SCLC患者的治疗可及性。

二、SCLC划时代治疗药物

A Diamond to Cut

1、塔拉妥单抗作用机制

塔拉妥单抗是一种靶向DLL3和CD3的 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BiTE)。DLL3 (delta-like ligand 3) 是一种抑制性Notch信号通路配体。在健康细胞中,DLL3 主要定位于细胞内。在85%-96%的SCLC肿瘤细胞中,DLL3异常高表达于细胞表面,因此成为SCLC治疗的理想靶点。

塔拉妥单抗同时结合肿瘤细胞表面的DLL3和T细胞表面的CD3。这种结合无需依赖MHC I类分子呈递,即可激活T细胞。活化的T细胞大量增殖并被定向引导以杀伤表达DLL3的肿瘤细胞。

塔拉妥单抗被誉为“为小细胞肺癌治疗开辟新道路” (Breaking New Ground i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2、塔拉妥单抗在SCLC的探索全线覆盖,全人群探索

塔拉妥单抗的DeLLphi系列临床研究设计体现了 “全线覆盖、全人群探索” 的核心特点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ES-SCLC):

后线ES-SCLC

DeLLphi-300:首个人体剂量探索研究纳入73例复发/难治性SCLC患者,从0.003mg至100mg进行剂量爬坡,未达到最大耐受剂量。

突破性生存:10mg组中位OS达20.3个月。

DeLLphi-301:≥3线治疗后进展的SCLC患者,176例患者按1:1随机分配至10mg或100mg组,接受塔拉妥单抗治疗。

疗效获益显著:10mg组ORR达40%, 中位OS达14.3个月。

基于此研究结果,FDA于2024年5月16日加速批准塔拉妥单抗用于含铂化疗后进展的ES-SCLC患者 (≥2线)。(注:虽研究入组≥3线,但FDA批准扩展至≥2线)

DeLLphi-304 (III期确证性研究,二线治疗):

2025年ASCO大会重磅发布并同步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全球多中心 (30国,166中心),纳入509例患者 (亚洲40%)。1:1随机分配至:塔拉妥单抗组VS 化疗组 (拓扑替康、芦比替定或氨柔比星)。主要终点: 总生存期 (OS),次要终点: 无进展生存期 (PFS)、客观缓解率 (ORR)、疾病控制率 (DCR)、缓解持续时间 (DoR)、患者报告结局 (PRO)、安全性。

(截至2025年1月29日)生存显著延长: 塔拉妥单抗组中位OS为13.6个月,显著优于化疗组的8.3个月 (延长5.3个月,HR=0.60, P<0.001),死亡风险降低40%。PFS显著改善:塔拉妥单抗组中位PFS为5.3个月,优于化疗组的4.3个月 (HR=0.71, P=0.002)。更高缓解率与持久性:塔拉妥单抗组ORR为35%,显著高于化疗组的20%。塔拉妥单抗组中位DoR为6.9个月,长于化疗组的5.5个月。安全性更优: 塔拉妥单抗组≥3级TRAE发生率为27%,远低于化疗组的62%。

中国人群研究:DeLLphi-307: 针对中国3L+患者的特定研究,研究结果已报阳,将于近期学术大会公布。

一线ES-SCLC

DeLLphi-303:一线治疗 (1L),联合卡铂、依托泊苷及PD-L1抑制剂;

一线接受4-6周期铂类+依托泊苷+PD-L1抑制剂治疗后未进展的ES-SCLC患者。单臂、非随机,允许更换PD-L1抑制剂。分为两组:塔拉妥单抗 (10mg IV Q2W)+阿替利珠单抗 (1680mg IV Q4W);塔拉妥单抗 (10mg IV Q2W)+度伐利尤单抗 (1500mg IV Q4W)。

从维持治疗开始的9个月OS率为89%。证实塔拉妥单抗联合PD-L1抑制剂作为维持治疗具有良好的生存获益。为正在进行的随机III期研究 DeLLphi-305 (NCT06211036,塔拉妥单抗+度伐利尤单抗vs.度伐利尤单抗维持)提供了有力支持。

DeLLphi-305:一线维持治疗,针对已完成化疗+免疫诱导治疗的ES-SCLC患者,比较 塔拉妥单抗联合度伐利尤单抗vs.度伐利尤单抗单药。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 (LS-SCLC)

DeLLphi-306:一线治疗(1L),在完成放化疗后,比较塔拉妥单抗单药vs.安慰剂作为巩固/维持治疗。

微信图片_20250702154010.jpg

小结:现有数据充分表明,塔拉妥单抗是SCLC治疗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突破性疗法。其全面的临床研究布局覆盖广泛人群,已公布的研究数据展现出显著且持久的生存获益、更高的缓解率以及更优的安全性,正在持续重塑SCLC的治疗格局。

三、塔拉妥单抗研究者“说”

Q1. 作为塔拉妥单抗的临床研究者之一,您如何解读并评价DeLLphi-304研究数据?

李璐教授:1、今年ASCO披露DeLLphi-304 III期随机对照研究,该研究评估了塔拉妥单抗相较于化疗治疗既往接受过一线铂类化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后疾病进展或复发的SCLC患者。DeLLphi-304结果提示塔拉妥单抗治疗复发SCLC绝对优势:

①客观缓解率高,ORR 35% vs 20%

②缓解时间长,DOR 6.9m vs 5.5m(试验组数据尚不成熟,47%患者数据截止日仍在缓解中)

③显著生存获益,中位OS:13.6m vs 8.3m;1年OS率:53% vs 37%

④安全性更优:≥3级TRAE和TRAE导致的治疗终止发生率较化疗低;CRS/ICANS大部分1-2级,通常可管理;

2、DeLLphi-304研究亮点:脑转移人群显著获益 DeLLphi-304 首次在关键III期研究中纳入了初治无症状脑转移患者(此前研究仅纳入经治稳定脑转移患者)。基线特征均衡:塔拉妥单抗组与化疗组基线脑转移比例相当(44% vs. 45%)。研究结果提示在脑转移的患者中,塔拉妥单抗对比化疗显示出显著更优的生存获益(HR = 0.45; 95% CI: 0.31-0.65)。

小结:DeLLphi-304研究成功验证了塔拉妥单抗在二线SCLC治疗中的显著疗效和安全性,为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BiTE)免疫疗法在SCLC的应用建立了新的治疗范式。

全球与中国数据协同:DeLLphi-304 (全球III期): 确证了塔拉妥单抗在≥2线SCLC(包括广泛脑转移人群)的优越性。DeLLphi-307 (中国研究):该研究已获得阳性结果,支持塔拉妥单抗用于中国三线及以上(3L+)SCLC患者。

Q2. 作为塔拉妥单抗的研究者之一,请您谈谈在开展塔拉妥单抗药物的临床研究中的体会和感悟?

李潞教授:我们中心参与了塔拉妥单抗的2项临床研究,目前两项研究还在进行中;

DeLLphi-305一项在铂类药物、依托泊苷和度伐利尤单抗治疗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受试者中比较Tarlatamab 联合度伐利尤单抗与度伐利尤单抗单药治疗的开放性、多中心、随机、3 期研究。

DeLLphi-310一项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受试者中评价Tarlatamab联合YL201联合或不联合抗PD-L1抑制剂治疗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有效性的1b期研究。

从目前SCLC领域披露的新药数据及我们临床实践的思考:

我们可以看出塔拉妥单抗展现出了三大核心优势:

第一,突破性疗效——即使是铂类耐药复发(化疗后6个月内进展)和伴有脑转移这类传统预后极差的患者,我们观察到肿瘤显著缩小和生存期延长;

第二,可明显改善后线SCLC肺癌患者肿瘤相关症状。DeLLphi-304研究披露的患者结局报告(PRO),结果提示塔拉妥单抗治疗组对比化疗组,在呼吸困难和咳嗽这两项症状显著改善;实现了从改善生存到改善生活质量;

第三,安全性可控——≥3级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化疗,因副作用停药的情况更少见。虽然部分患者出现CRS(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或ICANS(神经毒性),但95%以上为1-2级轻度反应,通过规范化管理方案均可有效控制。

未来塔拉妥单抗可能重塑后线SCLC的治疗格局。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丹忱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高惠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7月03日
雨夜
钦州市中医医院 | 肿瘤内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07月03日
丁胜富
达州市达川区中医医院 | 心胸外科
感谢分享获益无穷
07月03日
田英娜
馆陶县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李潞教授:塔拉妥单抗——SCLC后线治疗的突破性疗法,重塑格局,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