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EHA TOP TALK | Wojciech Jurczak教授解读:BTK抑制剂耐药应对以及高危MCL治疗进展

06月26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5年6月12-15日,第30届欧洲血液协会年会(EHA)于意大利米兰成功召开。吸引了全球各地专家同道共同交流和探讨血液学领域的前沿进展与最新研究成果。套细胞淋巴瘤(MCL)是一种罕见的、具有高度侵袭性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由于MCL患者的临床表现、疾病进程及预后呈现显著的个体差异和高度异质性,其治疗策略的选择极具挑战性。近年来,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TKi)及BCL2抑制剂(BCL2i)的问世,为MCL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希望。为了持续优化MCL的临床管理并改善患者结局,值此EHA 30周年盛会之际,【肿瘤资讯】特邀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国家肿瘤研究所Wojciech Jurczak 教授,就MZL领域的热点问题,包括BTKi耐药策略、高危患者管理及2025 EHA大会亮点研究进行深度解读。

点击视频查看教授精彩分享

BTK抑制剂耐药后的治疗优化策略

Wojciech Jurczak教授:对于复发/难治性(R/R)MCL患者,临床通常避免重复使用已产生耐药的共价BTKi,尤其是当这类药物已在一线联合治疗方案中应用时。针对共价BTKi耐药,非共价BTKi吡托布替尼(Pirtobrutinib)是目前唯一正式获批的疗法,但其确切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耐药性可能不仅由C481突变驱动,还可能涉及药物特性,例如其穿透能力、BTK激酶占有率或其非共价结合方式等。BTKi与BCL2i的联合应用已在探索之中,但现有临床经验不支持将该联合方案作为共价BTK抑制剂失败后的常规选择。值得注意的是,新型BCL2i(如索托克拉)在R/R MCL中已展现出潜在疗效。

伴TP53突变高危MCL的联合治疗探索

Wojciech Jurczak教授:TP53突变(而非缺失)的MCL患者治疗难度显著增加,一线治疗中BTKi单药已非理想选择。TRIANGLE研究数据表明,一线化疗免疫疗法联合BTKi,并序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可能成为潜在的替代治疗方案。在老年患者中,BTKi与BCL2i联合应用也显示出了较好的疗效。本次EHA公布的SYMPATICO研究长期随访数据显示,TP53突变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为55%,而无突变患者为77%。总缓解率(ORR)分别为90%和98%。最重要的是,本次EHA更新的数据显示,TP53突变患者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超过了20个月。

在临床实践中,对于TP53突变患者,欧美国家都有标准治疗规范,但欧洲方案仍基于传统临床经验,尚未做到个体化治疗。而NCCN指南已率先开始变革,强调了对TP53突变患者的区分,这类人群即使在一线治疗中也应接受不同的治疗,并优先推荐BTKi联合BCL2i治疗作为首选方案。

EHA 2025 亮点研究速递

Wojciech Jurczak教授:本届EHA多项研究令人瞩目。首先是Jennifer Brown教授报告AlPINE研究的更新数据,延长随访数据充分证实了泽布替尼在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中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优于伊布替尼。另一项是Mazyar Shadman教授报告的SEQUOIA研究MRD队列数据。该研究入组了114例接受泽布替尼联合维奈克拉治疗的CLL患者。其中携带17p缺失的CLL患者获得了98%的ORR和45%的CR率,与无突变患者疗效相当。

AMPLIFY研究提供了比ASH会议更清晰的微小残留病(MRD)分析,并揭示了新冠感染对治疗的影响:接受三联疗法(伊布替尼+维奈克拉+奥妥珠单抗)治疗的患者总生存期(OS)数值上劣于二联疗法。我们在此次分析中做了详细的后续数据调查,发现问题主要发生在第二波新冠大流行期间,我们在此期间失去了大部分患者。在第三波大流行期间,虽然新冠感染发生率实际上更高,但死亡率相当低,因此新冠不应再影响治疗决策过程。此外,研究识别了风险人群,即未接种疫苗的患者和老年患者。对于未接种疫苗的患者,我们了解到即使在治疗开始前一个月接种疫苗也是有效的。因此,延长或推迟治疗时间以便为患者接种疫苗,可能是正确的做法。
 

责任编辑:mathilda
排版编辑:mathilda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