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聚顶尖智慧,共话肺癌前沿——“Voice of Chest”,重磅解析2025 ASCO 胸科之声

06月26日

在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来自上海市胸科医院的五项突破性临床研究成果,均获选进行口头报告(Oral)。在ASCO这一全球顶级的肿瘤学术会议上,同一家医院有多达五项研究入选口头报告,这一成就极具分量,标志着该院的临床研究与创新能力已跻身全球前列,在世界顶尖学术舞台上,为全球癌症治疗贡献来自中国的智慧与方案。

五大研究抢先知

SACHI研究:为靶向耐药提供全新解法

陆舜教授领衔、虞永峰教授主讲的SACHI研究直击EGFR-TKI耐药这一临床核心难题。针对其中MET扩增的患者,这项III期研究开创性地探索了赛沃替尼联合奥希替尼的双靶向策略,并与传统化疗进行“头对头”比较。该研究成功登陆ASCO口头报告,为攻克靶向耐药提供了强有力的循证依据,其结果有望彻底改写此领域治疗格局,为无数耐药患者带来新生希望。

SACHI 研究:陆舜教授领衔,虞永峰教授主讲

CAMPASS研究:挑战肺癌一线治疗现有格局

韩宝惠教授领衔、储天晴教授主讲的CAMPASS研究聚焦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重大挑战。这项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旨在前瞻性地评估国产创新免疫药物TQB2450联合靶向药物安罗替尼,对比一线标准免疫疗法的疗效与安全性。其研究成果荣登ASCO殿堂,有望为全球肺癌患者提供一个全新的、更优效的治疗方案,是免疫联合靶向治疗领域的里程碑式探索。

L2nC2fEhXruNLDKVCHu1XyuwIP6SXYBP.jpg

CAMPASS 研究:韩宝惠教授领衔,储天晴教授主讲

ZG006研究:向难治性小细胞肺癌发起冲击

陆舜教授牵头,艾星浩教授领衔、并由顾琳萍教授主讲的研究,致力于破解素有“癌王”之称的小细胞肺癌及神经内分泌癌的治疗困境。这项I/II期临床研究探索了创新分子ZG006的安全性、耐受性及抗肿瘤活性。在这一治疗手段极为有限的领域,任何新的突破都至关重要。该研究的积极信号使其成功登上ASCO舞台,为这一难治性肿瘤的患者带来了全新的希望之光。

SIrQdVdDySARiErafJ87U4tiK6aBIvyu.jpg

ZG006:陆舜教授牵头,艾星浩教授领衔,顾琳萍教授主讲

SHR-A2102研究:中国原研ADC药物的潜力展示

钟华教授领衔、钟润波教授主讲的I期临床研究,聚焦于一款备受瞩目的创新注射用药物SHR-A2102该研究旨在探索其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及初步疗效。作为一款潜力巨大的新型抗体偶联药物(ADC),其早期临床数据的优异表现,使其获得了在ASCO口头报告中向世界展示的机会,展现了中国原研新药的强大实力与无限潜力。

h3NMy3RTQmvAER72Jmnhoazfl3dBH58P.jpg

SHR-A202:钟华教授领衔,钟润波教授主讲

GFH375研究:攻坚 “不可成药” 的KRAS G12D靶点

同样由陆舜教授牵头,艾星浩教授领衔、并由顾琳萍教授主讲的研究,瞄准了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不可成药”靶点的KRAS G12D突变。该I/II期临床研究评估了GFH375在治疗携带该突变的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与疗效。此项研究入选ASCO口头报告,意味着中国在攻克最前沿、最困难的致癌靶点上取得了关键进展,代表了精准医疗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qGbV5LyTLrGtpHr75oAHH247T37IqJq4.jpg

GFH375:陆舜教授牵头,艾星浩教授领衔,顾琳萍教授主讲

上海市胸科医院此次五项研究成果集体登上ASCO Oral的舞台,不仅是该院科研实力的集中体现,更是中国临床研究水平在全球范围内获得高度认可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些来自中国的创新方案与研究数据,无疑将为全球肿瘤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约2025 年 7 月 3 日14:00-15:30

点击海报或扫描二维码

立即预约

Slide1.jpeg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