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CACA策问|跨越古今,融合中西:陈震教授论整合医学与肿瘤精准预防

07月02日
来源:肿瘤资讯

“肿瘤防治,赢在整合”的CACA主题引领下,《策问》栏目特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陈震教授,深入探讨整合医学在肿瘤预防中的核心作用。陈震教授将《黄帝内经》“治未病”的古老智慧与现代科学理念融会贯通,揭示肿瘤预防的可行性与跨学科融合的必要性。访谈还探讨了如何结合地域文化特色,构建精准健康教育体系,赋能民众成为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本篇访谈将为您呈现一场关于健康观念革新与肿瘤预防未来的深刻对话。

整合医学:从“治已病”到“治未病”的深刻变革

陈震教授:在传统医学理念中,《黄帝内经》早已提出“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精髓,强调预防在疾病管理中的核心地位。一旦疾病发生,治疗往往处于被动局面;而若能通过有效干预,从源头阻断疾病的发生,无疑是最为理想的状态。这一理念与当前卫生健康领域所倡导的“预防为重”不谋而合。

回溯古代,《内经》便已展现出跨学科融合的智慧,将天文、地理等知识融入疾病的预防与诊疗之中。这与樊院士所倡导的整合医学概念异曲同工。整合医学并非局限于医学范畴内的多学科协作,如内科、外科、放疗科、病理科等,更是一个涵盖体育、艺术等跨学科内容的广阔体系。将整合医学的视角应用于肿瘤预防,其价值尤为凸显。

肿瘤的发生并非一蹴而就,绝大多数癌症是致癌因子长期作用的结果。这意味着在致癌因子发挥作用的漫长过程中,我们拥有充足的时间去阻断或清除这些因子,从而有效预防肿瘤的发生。因此,肿瘤预防是完全可行的,且需要整合多方学科知识,超越传统医学的界限,共同构建预防体系。

融汇古今智慧,构建精准健康教育体系

陈震教授:在整合医学的视角下开展健康教育,如何充分利用各地人文资源,使健康科普更贴近民众生活,是实现“让民众少生病”目标的关键。中国古代的《内经》中,早有“地法方宜”的论述,明确指出不同地域、不同人群拥有独特的生理特点,不同季节亦有其特定的养生要点。

如今,整合医学正是以科学的原理,对这些传统智慧进行深入阐释,并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与价值。例如,古人将某些感染性疾病(如疟疾)归因于“瘴气”,认为南方地区易发。而在整合医学看来,这可以通过现代科学解释其地域性特点。同样,北方地区呼吸道疾病多发或受寒冷刺激影响大,传统上强调高脂饮食和保暖,这些在整合医学的框架下,仍可被视为有效的预防措施。

整合医学的视角在于引入并验证各种来源的知识,只要其对肿瘤预防确有实效,并经实践验证,就应将其传授给民众。肿瘤预防的最终责任在于个体,而肿瘤从致病因子作用到最终发病往往历经二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如吸烟与肺癌的关系。这种漫长的时间跨度容易导致民众忽视预防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必须将预防知识传授给民众,使其成为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这不仅包括“如何预防”的具体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一种“科学预防”的态度。预防并不能保证绝对不发生癌症,但通过努力,我们可以将癌症发生的风险降至最低。同时,民众也需尊重客观规律,理解在何时、如何进行预防,从而获得全面的健康管理能力。

策问三专家海报-02.jpg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Nydi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hu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