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双抗改变肺癌治疗格局?汪进良教授剖析HARMONi-2研究的创新和突破

07月16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导读


随着新型免疫治疗策略的不断探索,双特异性抗体等新一代免疫治疗药物逐渐成为研究热点。HARMONi-2研究作为首个验证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依沃西单抗)在疗效上显著优于帕博利珠单抗的Ⅲ期临床试验,其结果引发了广泛的关注。近日,依沃西单抗在中国率先获批用于PD-L1阳性晚期NSCLC一线治疗,引发了业界的进一步讨论:这一新型方案将在多大程度上改变现有治疗格局?又会在临床应用中带来哪些新的观察?


基于以上问题,本期「肿瘤资讯」特邀汪进良教授进行深度解析。现将访谈内容精粹如下,以飨读者。

点击观看完整访谈视频

汪进良 教授




·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 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医学部肿瘤内科副主任,肺部肿瘤病区主任
· 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访问学者
· 北京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青年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监事,肺癌免疫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小细胞肺癌专委会委员、秘书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老年肿瘤防治专委会常务委员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委员




HARMONi-2研究挑战“金标准”,

划定肺癌治疗新格局


Q1:HARMONi-2研究作为全球首个对比帕博利珠单抗并取得阳性结果的Ⅲ期临床研究,受到学界高度关注。您如何看待该研究的设计背景与临床意义?



汪进良 教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经历了几个不同时代的演进,先是从化疗时代到靶向时代,再是从2014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获批以来,免疫治疗逐渐成为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治疗选择,标志着“免疫时代”的到来。KEYNOTE-042、KEYNOTE-024等研究显示,免疫单药相较化疗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奠定了免疫治疗的临床地位。然而从多项临床研究的数据来看,传统免疫单药治疗的生存获益仍存在局限,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多集中在5至8个月之间,疗效提升进入平台期。


那么如何去打破这一瓶颈呢?多种联合治疗策略被提出,包括免疫联合化疗、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等。在KEYNOTE-189、KEYNOTE-407等研究中,免疫与化疗联合在不同PD-L1表达水平的患者中均展现出生存获益。IMpower150和LEAP-007等研究也对免疫和抗血管生成药物的联合进行了探索,但整体生存提升有限,且伴随更高的不良反应风险。尤其是LEAP-007研究作为chemo-free的治疗尝试,未能实现预期的疗效突破,反而显著增加了毒性。这也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能否开发出兼顾疗效与安全性的、更好的免疫治疗方案?


HARMONi-2研究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该研究使用的试验药物“依沃西单抗”是一款靶向PD-1和VEGF的双特异性抗体,作为单一药物,其在设计上融合了免疫激活与抗血管生成的机制优势,能够同时阻断两个关键通路。HARMONi-2研究中,依沃西单抗与既往公认的免疫治疗“金标准”帕博利珠单抗为对照,探索了其在驱动基因阴性、PD-L1阳性的晚期初治NSCLC中的疗效,结果显示依沃西单抗能够带来显著的生存获益,具有明确的疗效优势。


这一研究结果公布后,不仅意味着临床多了一种行之有效的一线免疫治疗新方案,更意味着整个肺癌领域的治疗策略正在迎来转变。随着依沃西单抗后续在联合治疗等方向上的深入探索,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甚至是整个非小细胞肺癌领域的治疗格局都将进一步改写,肺癌治疗正在迈入全新的“免疫2.0时代”


依沃西单抗“增效不增毒”,

创新优势获得证实


Q2:作为HARMONi-2研究的参研者,您在研究过程中有哪些印象深刻的观察?该研究为临床实践带来了哪些价值?请结合相关数据及个人体会,谈谈您的看法。



汪进良 教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在评价一种新型治疗方案时,我们最核心的关注点就是疗效和安全性。


HARMONi-2研究的主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研究结果显示,依沃西单抗组的中位PFS为11.1个月,而对照组帕博利珠单抗的中位PFS为5.8个月,相比之下依沃西单抗组延长了接近两倍的时间,体现出明显的疗效优势。虽然总生存期(OS)数据尚未成熟,但当前公布的OS风险比(HR)为0.777,也显示了依沃西单抗在延长总生存方面的积极趋势,值得进一步随访。安全性方面,依沃西单抗组当中并没有出现新的不良反应信号,整体耐受性良好,验证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另外,在HARMONi-2研究中还有两个方面非常值得关注,一是起效速度,二是肿瘤的缓解率。首先,依沃西单抗组的中位至起效时间(TTR)为1.5个月,相较帕博利珠单抗组的2.5个月更早起效。这一优势不仅有助于更快缓解患者的相关症状,更有助于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此外,依沃西单抗组的客观缓解率(ORR)达到50%,疾病控制率(DCR)高达90%,相比之下,帕博利珠单抗的ORR为39%,DCR为71%,亦显示出依沃西单抗在肿瘤控制方面的进一步提升。


综合来看,依沃西单抗在总体疗效、起效时间、安全性等方面均展现出优异表现,再次验证了双特异性抗体在机制创新基础上实现“增效不增毒”的治疗潜力。


中国创新加速临床转化,

“免疫2.0时代”行稳致远


Q3:2025年4月25日,依沃西单抗一线治疗PD-L1阳性晚期NSCLC适应症证实获批。您认为这一成果具有怎样的实际意义?



汪进良 教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自2024年在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首次公布以来,HARMONi-2研究就受到了国内外学界的持续关注。今年年初,研究全文发表于《柳叶刀》;同年4月,依沃西单抗在中国正式获批用于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这一系列成果充分展示了中国临床研究的国际影响力。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中国患者真正能够在“第一时间”受益于全球领先的治疗方案,这种“从中国出发、惠及全球”的研究路径值得被持续强化,未来应该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原研药物去服务于全世界的患者。


对于我们临床医生来说,依沃西单抗本次适应症的获批意味着肺癌一线治疗手段的更新,我们有了更多的机会为患者带来更好的获益尤其对于PD-L1阳性的初治晚期NSCLC患者而言,我们有了疗效更好、毒性更低的免疫治疗新方案,极大地提高了医生的治疗信心和患者的依从性。


整体而言,我认为依沃西单抗的这一成果是“免疫2.0时代”走向新阶段的重要里程碑,但并不是终点。随着相关临床研究的持续推进,未来包括联合治疗策略,乃至更多适应症的探索成果将陆续展现,肺癌治疗格局还会进一步优化,为更多肺癌患者带来获益。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N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ZYL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