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ASCO中国之声 | 徐瑞华教授团队:新型抗HER2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偶联物TQB2102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及疗效:首次人体I期试验的初步数据

05月23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专场:【Oral Abstract Session】Developmental Therapeutics—Molecularly Targeted Agents and Tumor Biology

摘要号:3003

英文标题:Safety and efficacy of TQB2102, a novel bispecific anti-HER2 antibody–drug conjugate,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solid tumors: Preliminary data from the first-in-human phase 1 trial.

中文标题:新型抗HER2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偶联物TQB2102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及疗效:首次人体I期试验的初步数据。

第一作者:徐瑞华,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背景

TQB2102是一种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由重组人源化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双特异性抗体通过酶切连接子与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偶联而成。该双特异性抗体组分可同时靶向HER2的胞外结构域II(帕妥珠单抗结合位点)和IV(曲妥珠单抗结合位点)。我们进行了一项多中心、剂量递增和扩展的首次人体(FIH)I期研究,评估TQB2102在晚期实体瘤中的作用。

方法

在剂量递增阶段,符合条件的晚期实体瘤患者(经标准系统治疗后疾病进展)被纳入一项3+3剂量递增研究,接受TQB2102(1.5、3、4.5、6、7.5或9 mg/kg)静脉注射,每3周一次(Q3W)。在剂量扩展阶段,HER2阳性癌症和HER2低表达(HER2 1+或HER2 2+且FISH阴性)转移性乳腺癌(MBC)患者接受选定的2期推荐剂量(RP2D)。主要目标是评估TQB2102的安全性、耐受性、剂量限制性毒性(DLTs)和最大耐受剂量(MTD)。

结果

截至2024年10月1日,共有181例患者(剂量递增阶段41例,剂量扩展阶段140例)从12个中心入组。最常见的肿瘤类型包括MBC(N=80)、结直肠癌(N=37)和胃癌(N=23)。25例(31%)MBC患者既往接受过抗HER2 ADC治疗,包括21例接受过T-DM1治疗,8例接受过DS-8201治疗。中位随访时间为8.15个月。TQB2102耐受性良好,未发生DLT,MTD尚未达到。最常见的(发生率≥5%)≥3级不良事件(AEs)为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21.7%)、白细胞计数降低(10.6%)、贫血(8.9%)、血小板计数降低(6.1%)、腹泻(5.0%)。截至数据截止日期,仅1例患者发生2级间质性肺病(ILD)。选择6或7.5mg/kg进行剂量扩展。在165例至少有1次疗效评估的可评估患者中,根据RECIST v1.1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为41.2%(68例部分缓解[PR])。令人惊讶的是,在10例伴有脑转移的HER2+ MBC患者中,有7例达到PR,其中1例患者的脑转移灶在治疗4个周期后达到完全缓解。该试验目前正在进行中。

结论

TQB2102在HER2表达的癌症患者中耐受性良好,并显示出有前景的抗肿瘤活性。这些早期活性迹象支持在HER2低表达MBC患者中开展一项III期试验,该试验已启动(NCT06561607)。

6mg/kg及以上剂量组ORR(%)DCR(%)6个月PFS率 (%)
HER2阳性MBC(N=39)51.384.787.0
HER2低表达MBC (N=33)51.587.963.0
HER2 3+结直肠癌 (N=23)34.887.088.4
HER2阳性胃癌 (N=10)70.090.090.0
HER2阳性其他肿瘤 (N=5)60.0100.0NE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丹忱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丹忱


20250523-112246.jpg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5月23日
曹守波
临沂市人民医院 | 肿瘤科
新型抗HER2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偶联物TQB2102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及疗效:首次人体I期试验的初步数据
05月23日
武亚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肿瘤外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