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ASCO 中国之声 | 首创新药IBI363在免疫治疗失败的晚期肢端和黏膜黑色素瘤中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疗效

05月23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专场:  DEVELOPMENTAL THERAPEUTICS—IMMUNOTHERAPY

摘要号:2502

摘要类型:Oral Abstract Session 

英文标题:Efficacy and safety results of a first-in-class PD-1/IL-2a-bias bispecific antibody fusion protein IBI363 in patients (pts) with immunotherapy treated, advanced acral and mucosal melanoma.    

中文标题:首创新药PD-1/IL-2α-bias双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IBI363治疗经免疫治疗的晚期肢端和黏膜黑色素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讲者:郭军,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第一作者:Bin Lian,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研究背景

尽管免疫治疗(IO)在晚期黑色素瘤中取得重大成功,耐药肿瘤仍存在未满足的临床需求。肢端型黑色素瘤和黏膜型黑色素瘤患者从现有治疗中获益有限。IBI363作为全球首创的PD-1/IL-2α偏向性双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通过阻断PD-1并激活α偏向性IL-2通路以逆转耗竭的肿瘤特异性T细胞,在晚期黑色素瘤患者中已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疗效。本文报告IBI363在I期研究(NCT05460767)和II期研究(NCT06081920)中治疗免疫治疗失败的晚期肢端型黑色素瘤和黏膜型黑色素瘤患者的结果。

研究方法

入组符合标准的经IO治疗失败的晚期肢端型黑色素瘤和黏膜型黑色素瘤患者。IBI363给药方案包括:每周0.1 mg/kg、每两周(Q2W)0.3/0.6/1 mg/kg或每三周(Q3W)1/1.5/2/3 mg/kg静脉注射。I期研究主要终点为剂量限制性毒性(DLT)和安全性;II期研究主要终点包括安全性及研究者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缓解持续时间(DoR)和无进展生存期(PFS)(依据RECIST v1.1标准)。

研究结果

截至2024年12月6日,共入组91例患者(I期76例,II期15例),其中男性占47%,中位年龄57岁,亚洲人群100%,ECOG PS 1评分66%,IV期89%;肢端型黑色素瘤47例,黏膜型44例。中位随访时间8.2个月,中位治疗持续时间13.4周(范围:2.0-72.4)。90/91例(98.9%)患者出现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EAEs),其中27例(29.7%)发生≥3级TEAEs。3例(3.3%)因TEAEs终止治疗,1例(1.1%)出现导致死亡的TEAE(败血症,判定与治疗相关)。最常见TEAEs为关节痛(59.3%,其中≥3级4.4%)、皮疹(42.9%,≥3级3.3%)和贫血(42.9%,≥3级2.2%)。在87例至少完成一次基线后肿瘤评估的患者中,1例完全缓解,22例部分缓解,33例疾病稳定,31例疾病进展。ORR为26.4%(95%CI:17.6-37.0),其中16例确认缓解,2例待确认;DCR为64.4%(95%CI:53.4-74.4)。在1 mg/kg及以上剂量组(n=74)中,ORR达28.4%(95%CI:18.5-40.1),DCR为68.9%(95%CI:57.1-79.2)。1 mg/kg Q2W组(n=30)中位DoR为14.0个月(中位随访9.1个月,50.0%事件发生),中位PFS为5.7个月(95%CI:3.6-6.7;中位随访11.0个月,73.3%事件发生)。

研究结论

IBI363在免疫治疗失败的晚期肢端型黑色素瘤和黏膜型黑色素瘤患者中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疗效,安全性特征可接受且可控。IBI363在黑色素瘤领域的全球临床开发正在进行中。

临床试验注册号:NCT05460767和NCT06081920。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Nydi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Nydia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