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ASCO | ctDNA:ASCC放化疗早期疗效“晴雨表”!分子复发早于临床,预警精准治疗新时代

05月27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专场:Rapid Oral Abstract Session:Gastrointestinal Cancer—Colorectal and Anal

摘要号:3518

英文标题:Circulating tumor DNA as an early response indicator in an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reated with chemoradiation.

中文标题:循环肿瘤 DNA 作为放化疗治疗肛门鳞状细胞癌的早期疗效指标

第一作者:Aron Bercz, 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 New York

研究背景

根治性放化疗 (CRT) 是局部晚期肛门鳞状细胞癌 (ASCC) 一种高效且能保留器官的治疗方法。然而,部分患者会出现局部区域复发,即便进行挽救性手术,其肿瘤学预后也不佳。循环肿瘤 DNA (ctDNA) 作为监测治疗效果和预测预后的工具已显示出广阔前景;但目前评估 ASCC 中肿瘤特异性 ctDNA 检测的基线可检测性和动态变化的研究仍相对较少。

研究方法

88 名 ASCC 患者前瞻性同意进行纵向 ctDNA 监测,他们均接受了根治性放化疗,并使用了个性化的肿瘤特异性 ctDNA 检测方法(Signatera,Natera 公司)。ctDNA 检测在三个关键时间点进行评估:治疗前(放化疗开始前至开始后 5 天内)、治疗中期(放化疗开始后 5 天以上至结束前 7 天内)和治疗后(放化疗结束前 7 天以上至结束后 42 天内)。此后,每三个月继续进行监测。研究人员分析了 ctDNA 水平的变化与临床结局之间的关系。局部区域复发 (LRF) 通过竞争风险回归进行评估,并按 ctDNA 状态(阳性 vs. 阴性)进行分层。ctDNA 结果也与无进展生存期 (PFS) 相关联。

研究结果

79% 的患者在治疗前检测到 ctDNA,92% 的患者在治疗后实现了 ctDNA 阴性(表 1)。在中位随访 18 个月(四分位距 11~26)期间,7 名患者发生局部区域复发,5 名患者发生远处转移。在治疗中期实现 ctDNA 阴性的患者中,累计局部区域复发率为 0%。相反,治疗中期 ctDNA 阳性患者的局部区域复发率为 26%,治疗后 ctDNA 阳性患者的局部区域复发率为 61%。治疗中期实现 ctDNA 阴性的患者,其一年无进展生存率为 100%。相比之下,治疗中期和治疗后仍保持 ctDNA 阳性的患者,从相应 ctDNA 检测日期算起,其估计一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 81% 和 44%。在实现 ctDNA 阴性但在监测期间随后出现分子复发(N=7)的患者中,所有患者均出现疾病复发。所有病例中,分子复发均早于临床或影像学证据显示的复发。

表1

表2 .png

研究结论

这种肿瘤特异性 ctDNA 检测方法在 ASCC 中显示出较高的基线可检测性,并在放化疗期间迅速清除,分子清除与良好的预后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基于 ctDNA 的分子复发检测始终早于传统的临床和影像学疾病复发指标。本研究结果有待在大型前瞻性队列中进一步验证。

责任编辑:Kingsley
排版编辑:Kingsley

ASCO资讯直击.jpg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