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c-Met免疫组化常规检测的临床实践:单中心真实世界研究

05月20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近年来,针对c-Met过表达和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靶向药物在临床试验中展现出潜力,但如何高效筛选适合治疗的人群仍是临床难题。本文基于法国尼斯大学医院的真实世界数据,探讨了在NSCLC诊断中系统性开展c-Met免疫组化检测的可行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分子标志物的关联。这一研究为未来临床实践中c-Met检测的标准化提供了重要参考,尤其对病理实验室的检测流程优化具有现实意义。

研究背景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s)是近年来肺癌治疗领域快速发展的新型疗法,其中靶向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的药物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对晚期NSCLC的疗效。目前,除针对MET基因外显子14跳跃突变和扩增的治疗策略外,基于c-Met蛋白过表达的治疗策略也在开发中,这要求病理实验室建立可靠的伴随诊断标志物。本研究旨在通过单中心真实世界队列,系统性评估c-Met免疫组化(IHC)在NSCLC诊断中的实施效果,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及分子特征的相关性。

研究方法

研究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诊断为NSCLC的391例患者,所有样本均完成c-Met免疫组化检测(SP44克隆抗体)。c-Met表达采用H-score(0-300分)和三分类法(阴性:3+染色<25%;中间型:3+染色25%-50%;高表达:3+染色≥50%)评估。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PD-L1表达(22C3抗体,TPS评分)及二代测序(NGS)分子信息。统计分析采用χ²检验、线性回归等方法。

结果

1、患者特征

总体而言,在预筛选的NSCLC患者中,391/418例(94%)具有可解读的c-Met IHC染色结果并被纳入研究。28例因无法进行c-Met IHC检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FFPE)组织块中组织耗尽或肿瘤细胞含量极低)被排除。
 
入组患者确诊时的中位年龄为70岁(范围25-89岁),其中男性患者234例(男女比例1:5)。28%的患者为当前吸烟者,31%为既往吸烟者。30%(104/349)的患者确诊时为晚期(IIIB-IV期),包括26%的IV期患者。44%的患者在确诊时存在淋巴结和/或内脏转移。57%的样本来自手术切除,35%来自活检(其中一半为支气管镜活检样本),8%来自细胞学标本。肺部是主要的取样部位(83%)。根据2021年WHO肺肿瘤分类,5例(1%)为原位腺癌,303例(77%)为浸润性腺癌(包括2例微浸润性腺癌),38例(10%)为鳞状细胞癌(SCC),8例(2%)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27例(7%)为未特指NSCLC,10例(3%)为其他类型NSCLC。总体而言,早期切除的非黏液性腺癌中,49%(81/165)为c-Met 3+。主要的流行病学、临床和病理数据见表1。

表1. 入组患者基线特征

2、c-Met和PD-L1染色,以及分子特征分析

32%的病例肿瘤细胞无PD-L1表达(TPS<1%),而34%的病例肿瘤细胞PD-L1高表达(TPS≥50%)。中位c-Met H评分为150(范围0-300),52%的病例被分类为c-Met阳性(H评分≥150)。使用c-Met三级分类法,19%分类为c-Met高表达,9%为中间型(表1)。
 
382例患者可获取分子数据。主要的分子改变涉及TP53(37%)和KRAS(36%,包括12%的G12C突变)。在14%的患者中观察到EGFR突变(包括9%的常见突变),7%的患者检出BRAF突变(包括2%的V600E突变),2%的患者检出HER2突变。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和ALK融合分别在10/382(3%)和12/382(4%)例患者中观察到。17%的患者通过该panel未检出任何突变(图1)。

图1. 入组患者(n=382)中检出的基因突变图谱

3、c-Met表达与临床特征、PD-L1及分子特征的相关性

29%的c-Met阴性患者确诊时为晚期,而c-Met中间型为22%,c-Met高表达为42%(p=0.065)。43%的c-Met阴性病例在诊断时出现淋巴结和/或内脏转移,而c-Met中间型为29%,c-Met高表达为55%(p=0.042)。在手术标本中,15%被分类为c-Met高表达,活检标本为25%,细胞学标本为20%(p=0.110)。95%的c-Met高表达病例为腺癌,而鳞状细胞癌为1%;23%的腺癌显示c-Met高表达,而鳞状细胞癌为3%(p=0.004)。在c-Met阴性病例中,27%为PD-L1高表达,而c-Met中间型为38%,c-Met高表达病例为58%(p<0.001)(图2A)。H评分分类也观察到类似结果(图2B)。c-Met H评分与PD-L1表达的线性回归显示相关系数(r)为0.3421(95%CI:0.2492-0.4288:;p<0.001)。然而,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在c-Met高表达或阳性病例中富集。10例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病例中,6/10(60%)被分类为c-Met高表达,而4/10(40%)被分类为c-Met阴性(p=0.002)。

图2. 不同(A)c-Met三级分类和(B)c-Met H评分中PD-L1表达的分布情况

结论

本研究表明,在NSCLC诊断中系统性开展c-Met免疫组化检测具备可行性,且c-Met高表达可能提示更具侵袭性的生物学行为(如转移率升高)及独特的分子特征(如PD-L1高表达、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这些发现为未来靶向治疗患者筛选提供了依据。然而,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MET扩增状态未纳入分析,样本中MET外显子14突变病例较少(仅10例),且回顾性设计可能引入选择偏倚。后续需通过更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验证c-Met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联,并推动检测流程的标准化。

参考文献

Bontoux C, Hofman V, Abboute M, et al. c-Met immunohistochemistry as reflex test at diagnosis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real-world experience from a monocentric case series. J Clin Pathol. 2024;78(1):35-41. Published 2024 Dec 18. doi:10.1136/jcp-2023-209202。

审批编号:CN-158902 有效期至:2025-07-24

声明: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Yuno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Sall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5月21日
许慧芹
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肿瘤科
c-Met高表达可能提示更具侵袭性的生物学行为(如转移率升高)及独特的分子特征(如PD-L1高表达、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这些发现为未来靶向治疗患者筛选提供了依据
05月21日
郭忠强
曲沃县人民医院 | 肿瘤科
针对c-Met过表达和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靶向药物在临床试验中展现出潜力,但如何高效筛选适合治疗的人群仍是临床难题。
05月20日
李朝强
万荣县人民医院 | 乳腺外科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s)是近年来肺癌治疗领域快速发展的新型疗法,其中靶向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的药物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对晚期NSCLC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