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女性常见的生殖内分泌代谢疾病,严重影响女性生命质量、生育及远期健康。近日,新华网大健康就PCOS的临床诊疗及健康管理策略等相关科普话题,对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市中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主任中医师孙云教授及妇产科主任、主任中医师胡欣欣教授进行了专访。
PCOS是一种什么疾病?临床表现有哪些?
孙云:PCOS是一种具有生殖、代谢及心理特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患者常出现排卵障碍、胰岛素抵抗、月经异常、不孕、流产、胆固醇异常等情况,且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PCOS会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
PCOS的病因是什么?
孙云:PCOS的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早在1935年,英国专家Stein教授和Leventhal教授首次对该疾病进行了报道。在随后的九十年间,医学界不断梳理和更新关于该疾病的诊断标准及诊疗指南。目前认为,PCOS主要与遗传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PCOS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患者的直系亲属中,常有多人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女性亲属可能表现出不孕、月经失调、痤疮、肥胖、脱发等问题,而男性亲属则多表现为多毛、脱发、肥胖和痤疮等。因此,在临床问诊时,医生需详细询问家族病史,例如父辈是否存在高血压或毛发旺盛等情况,并对患者的月经、生育能力及其他长期代谢问题予以充分关注。
在生活方式方面,高热量饮食可能导致肥胖,从而增加PCOS的发病风险;蔬菜、水果及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可能干扰内分泌代谢,进而诱发PCOS;缺乏锻炼会导致脂肪堆积,引发内分泌及代谢紊乱;睡眠不足则可能降低人体免疫力,这些因素均需引起重视。
此外,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存在复杂且长期的影响。我们所处的环境中存在多种有毒重金属,这可能是导致PCOS发生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
胡欣欣:正如孙主任所言,PCOS是一种具有家族聚集倾向的疾病。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常常观察到,如果女性的家族中有相关病史,例如父亲存在痤疮、肥胖、脱发等表现,或者姐妹被确诊为PCOS,那么这些女性患PCOS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PCOS会影响哪些年龄段的女性?
孙云:PCOS对女性的影响贯穿其全生命周期。在青春期,患者多表现为月经紊乱及代谢相关问题,如痤疮、肥胖等。这些问题不仅会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还可能对其学业和社交能力产生负面影响。然而,青春期的内分泌系统尚未完全成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仍处于发育阶段,会出现一些生理性激素波动,这些变化与PCOS的部分症状相似,容易导致我们忽视青春期PCOS的诊断,误将其多毛等症状归因于正常的青春期激素波动。因此,青春期PCOS的临床诊断标准更为严格,临床也应积极管理此类患者。
对于生育期女性,临床主要关注其生育能力、肥胖及月经问题。临床治疗的重点是调节月经周期以辅助怀孕。此外,对于反复流产的患者,也需要关注其月经紊乱、内分泌失调及肥胖问题。
对于围绝经期女性,临床主要关注其代谢问题,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会严重影响患者绝经前后的健康生活。虽然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与PCOS没有直接因果关系,但临床仍需关注这些潜在的远期并发症,并建议患者定期进行妇科B超、血脂检查等基础体检。
总之,PCOS对女性的影响贯穿其全生命周期,临床应对其实施长期、个性化、精准的管理与治疗,以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哪些人群需要特别警惕PCOS?
胡欣欣:PCOS的常见表现为月经失调(如月经稀发、闭经、月经淋漓不尽、经期延长、月经频发等)、不孕(主要为排卵障碍性不孕)、高雄激素表现(如多毛、痤疮)、肥胖(可通过体重指数、腰臀比进行衡量)、黑棘皮症(主要表现为颈部、腋窝、乳房下方甚至腹股沟出现棕褐色色素沉着,是高胰岛素血症的一大表现)。当女性朋友们出现了以上5方面的症状表现时,我们就需要警惕是否存在PCOS的可能。
孙云:如今,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会自行脱毛。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当遇到月经失调或明显痤疮的患者时,医生往往会进一步询问其是否有自行脱毛的行为。这是因为这些症状可能与内分泌紊乱相关,而脱毛行为可能掩盖或混淆某些体征。除了胡主任讲的这些问题,我们还需关注那些有不良妊娠史的患者,如有流产史的患者需要关注其月经问题,并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有多次妊娠经历的女性,需关注其是否存在妊娠期糖尿病,以排除隐匿性PCOS,保证后续生育的安全性。
PCOS的发病率如何?
孙云:PCOS的发病率较高,但存在显著的地域和种族差异。数据显示,其全球发病率在4%到21%之间,而在欧美地区,由于肥胖人群比例较高,PCOS的发病率可能更高。近年来,中国肥胖人群比例也呈上升趋势,因此在今年的两会期间提出了“健康体重管理年”的倡议。
多年来,PCOS相关指南已更新了十几版,其中最经典的仍是2003年的鹿特丹标准。在2023年出版的国际循证指南中,特别强调了AMH(抗缪勒氏管激素)指标的重要性。随着临床诊断指标的不断优化,PCOS的临床发病率统计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当然,在诊断过程中,临床医生还应关注PCOS的年轻化趋势,努力实现早期诊断和精确诊断。一项国际研究显示,约三分之一的PCOS患者延迟2年才得到确诊;另一项数据表明,87%的患者需要转诊3次以上才能最终确诊。因此,提高诊断的及时性至关重要,以便为患者提供精准的健康管理。
尤其是围绝经期女性,由于症状可能与其他内分泌问题相似,她们往往首先前往内分泌科就诊。我们医院的内分泌科也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医院也整合了包括针灸科、针灸推拿科、内分泌科等多个科室的力量,成立了针对PCOS的多学科创新团队,以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精准的诊疗服务。
胡欣欣:临床中还有几种特别容易被忽视的PCOS表现:其一,部分患者的月经表现是正常的。有的不孕症患者是通过性激素检测、排卵检测发现其激素水平的异常、无优势卵泡的成熟排出,综合其各方面表现,从而诊断出是由于PCOS导致的。其二,约50%的PCOS患者会有肥胖表现,但也有一些患者体重正常,或看起来身材消瘦,这类患者便是非肥胖型PCOS,或称瘦型PCOS。其临床表现较为隐匿,不表现为体重指数、腰臀比异常,但其体脂率偏高。临床发现,此类患者的体脂率较正常同龄健康女性高3%~5%。
另外,有的患者会拿着写着多囊卵巢的体检报告单前来就诊,但其实鹿特丹标准规定应存在以下 3项中符合2项并排除其他可能引起高雄激素和排卵异常的疾病可诊断为PCOS:① 稀发排卵或无排卵;②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和/或高雄激素血症;③B超提示多囊卵巢。仅凭B超结果,是不能完全诊断的,还需要系统评估。20%~30%的健康女性的B超结果也可能提示多囊卵巢,这也是临床诊断需要避免的误区这一。
PCOS引起的月经异常与女性经常提及的月经不调有哪些区别?还需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孙云:PCOS引起的月经失调表现各异。PCOS会引起排卵障碍,从而引起月经延后,延后时间可达35天以上,停经半年以上便属于闭经。有的患者则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有的甚至会导致重度贫血。
胡欣欣:临床中多见的普通月经失调可能是由于情绪、环境、压力等改变导致的短期的月经失调,去除诱因后,月经可能恢复正常。PCOS是由于高胰岛素血症、代谢异常等问题导致的,临床表现更具异质性,同时治疗上也需要长期管理。
除此之外,临床还应予高泌乳血症相鉴别。高泌乳血症亦表现为月经稀发、量少或延迟、闭经,临床可通过激素水平检测进行鉴别。高泌乳血症的患者会有泌乳素水平异常升高,并结合垂体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垂体微腺瘤等病变。
PCOS需要进行哪些检查?
胡欣欣:PCOS的临床检查主要包括盆腔B超检查和性激素检测。盆腔B超是妇科常进行的临床检查,对于已婚已育女性,我们会进行阴道B超检查;对于无性生活女性,可以进行经腹部或肛门的B超检查。PCOS患者的B超结果往往会显示卵巢体积增加,典型患者的B超会显示出单侧或双侧存2~9mm的小卵泡,呈车轮状排列,也称项链征。但这些卵泡无法发育成熟排出,从而影响正常的月经来潮及孕育过程。性激素检测在临床诊断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临床需综合FSH(促卵泡成熟激素)、LH(促黄体生成素)、AMH等生殖内分泌指标及血脂、转氨酶、血糖水平等代谢相关指标进行判断,必要时还需进行糖耐量实验等,以更准确地明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中医学对PCOS有哪些阐述?请您分享下您在这方面的诊疗经验。
孙云:在中医学中,PCOS并无固定的诊断名称,临床上通常根据其具体症状诊断为月经后期、闭经、崩漏、不孕症等。中医临床多从肝、脾、肾三脏去认识PCOS,并辨证论治。肾主精髓,主生殖,肾气亏虚是PCOS被认为是PCOS的主要病因之一,治疗上常采用补肾气、滋肾阴、温肾阳等方法,以调节患者的内分泌系统和激素水平。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而PCOS患者多表现为肥胖,其主要病机为痰湿内蕴,与脾的功能密切相关。此外,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疏泄,肝藏血,气血与女性的生理功能息息相关。基于肝、脾、肾三脏与PCOS的内在联系,临床上常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将其分为肾气虚证、肝经郁热证、痰湿阻滞证等证型,进行辨证施治,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此外,中医还特别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肝入手,缓解患者的情绪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除了药物治疗,中医还采用艾灸、针灸、拔罐等多种非药物疗法,通过多手段的整体调理,帮助患者改善症状。许多患者经过治疗后,痤疮减少,毛发异常减轻,皮肤更加光滑,气色变好,仿佛进行了美容一般。可以说,PCOS是中医药具有显著优势的病种之一。
当然,在生活方式管理的基础上,临床治疗需根据患者的病情阶段、个体差异以及具体问题,灵活选择中药治疗、西药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例如,我在临床上曾遇到一位患者,2年前体重为70kg,此前接受过规范的西药治疗,但来诊时她的体重增加至90kg,仍存在月经淋漓不尽的情况,患者情绪低落。对此,我便单纯进行了中药调理,经过两三个月的治疗后,患者月经恢复正常。中药调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排卵功能、内分泌、代谢等问题,而西药治疗则有助于调整月经周期,但其排卵功能可能不会很快恢复。如果患者有生育要求,则需关注其排卵障碍问题,此时中西医结合治疗便显得非常重要。当然,中药存在携带不便的问题,临床可以通过改变剂型,如使用颗粒剂、膏方等,使患者用药更简单、更方便。
PCOS是否需要长期药物治疗?
胡欣欣:PCOS会影响女性的各个阶段,但是否需要治疗以及如何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具体症状、治疗需求等因素综合判断。
对于青春期女性或暂无生育需求的患者,如果月经能够自主来潮,仅表现为月经周期延长(如月经后期),可先进行观察,暂不干预。然而,如果月经紊乱严重,尤其是超过3个月未来潮,说明体内缺乏孕激素的定期转化,这会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临床建议通过中药或西药进行治疗,以促使月经来潮,保护子宫内膜健康。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则应积极治疗。
因此,PCOS并不需要像高血压、糖尿病那样终生服药。其治疗策略是动态的,会根据患者所处的生理阶段、具体症状以及治疗目标进行调整。临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精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满足不同阶段的治疗需求。
对于PCOS患者的生活方式调整有哪些建议?
孙云:生活方式调整对女性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可以通过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平衡心理、健康睡眠等进行调整。当然,在长期管理过程中,医生需要为患者提供具体的目标方案、心理支持,以帮助其最终达到良好的疗效。
哪些PCOS患者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孙云:实际上,PCOS的手术治疗并不常见。对于不孕的PCOS患者,临床通常优先选择简单、无创的操作方式。然而,如果患者合并输卵管阻塞或其他需要手术干预的问题,则可能需要考虑腹腔镜手术或辅助生殖技术等治疗手段。
如果出现子宫内膜癌、卵巢癌骨转移,临床会怎么处理?
孙云:目前临床上尚未发现PCOS会直接导致骨转移。然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是与PCOS相关的潜在远期并发症,而这些癌症的骨转移发生率相对较高。因此,临床医生需要重视PCOS患者的骨健康问题,例如骨质疏松等,并建议患者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一旦发生骨转移,患者应及时接受规范的治疗。目前,临床上治疗骨转移的手段较为丰富,大家无需过度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