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AACR】Evorpacept(ALX 148)联合来那度胺和利妥昔单抗治疗B-NHL的Ⅰ期试验最终结果

04月27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备受瞩目的国际肿瘤领域顶尖学术会议——第116届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于当地时间4月25日在美国芝加哥盛大启幕。此次盛会将汇聚全球癌症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全球癌症研究和治疗的最新进展,分享前沿科技成果。日前,官方已公布了部分研究的摘要内容。其中,来自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Tony Z. Zhuang等人报告了Evorpacept(ALX 148)、来那度胺和利妥昔单抗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Ⅰ期试验最终结果(摘要号:LB369/13)。【肿瘤资讯】特将该摘要主要内容整理如下,以供大家学习。

图片25.png
标题:Final results of a phase I trial of evorpacept (ALX148), lenalidomide, and rituximab for patients with B-cell non-Hodgkin lymphoma

中文标题:Evorpacept(ALX 148)、来那度胺和利妥昔单抗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Ⅰ期试验最终结果

汇报者: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 Tony Z. Zhuang

研究背景

有研究认为,促肿瘤SIRPα+巨噬细胞的增加是复发或难治性(RR)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患者对来那度胺和利妥昔单抗(R2)耐药的机制之一。Evorpacept(ALX148)是一种新型的高亲和力CD47阻断剂,能够消除为SIRPα+巨噬细胞提供的“别吃我”信号。研究人员假设Evorpacept与R2联合治疗对于RR B-NHL患者将是安全且有效的。

研究方法

这项单臂Ⅰ期研究(NCT05025800)于2021年11月至2023年9月进行(数据截止日期为2025年1月)。研究纳入了至少接受过2线系统治疗的成人RR B-NHL患者[惰性B-NHL(iNHL)患者为1线]。

Evorpacept通过静脉输注(IV)给药,每28天为一个周期,直至疾病进展[或在完全缓解(CR)的情况下进行12个周期],分为两个剂量水平(DL):在第1天(D1)和第15天(D15)给予30 mg/kg(DL1),或在第1天给予60 mg/kg(DL2);利妥昔单抗375 mg/m² IV在第1周期每周给药一次,在第2至第6周期的第1天给药;来那度胺20 mg口服,在第1至第6周期的第1至第21天给药。

根据CTCAE v5在第1周期评估剂量限制性毒性(DLT),并采用贝叶斯最优区间设计,目标DLT率为0.3。根据2014年Lugano标准评估缓解情况。在治疗前和第1周期期间收集的肿瘤活检样本上进行了单细胞RNA测序。

研究结果

共有20例患者纳入研究。中位年龄为61岁(27~85岁),10例(50%)为男性,7例(35%)为非白人;15例(75%)患有滤泡性淋巴瘤,3例(15%)患有边缘区淋巴瘤,1例(5%)患有套细胞淋巴瘤,1例(5%)患有Richter综合征;所有患者既往均接受过抗CD20单克隆抗体治疗,13例(72%)接受过化疗免疫治疗,16例(80%)在24个月内出现疾病进展。3例患者在DL1接受治疗,17例在DL2接受治疗,未观察到DLT。

最常见的3~4级不良事件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症(60%)、感染(30%)和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15%)。16例(80%)患者达到CR,最佳总缓解率(ORR)为90%。中位随访时间为28个月(95%CI,18-28个月),2年无进展生存(PFS)率为69%,2年总生存(OS)率为84%。

成功对16例患者的连续肿瘤组织样本进行了测序。在治疗期间,观察到B细胞显著减少,T细胞和巨噬细胞显著增加。在巨噬细胞中,与细胞因子、先天免疫系统、Toll样受体(TLR)信号传导、内吞作用、吞噬作用、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以及抗原呈递相关的通路被上调。

结论

Evorpacept与R2的联合治疗具有安全的毒性特征,展现出有希望的抗肿瘤活性(历史CR率为30%),并且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多个组成部分产生了有利的生物学效应。一项Ⅱ期研究正在评估其在初治且肿瘤负荷高的iNHL患者中的疗效,目前已完成入组。
 

参考文献

https://www.abstractsonline.com/pp8/#!/20273/presentation/10141


责任编辑:Mathilda
排版编辑:Mathilda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