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新靶点驱动下的胃癌精准诊疗:2025 CSCO胃癌诊疗指南靶向治疗更新解读

04月25日
来源:肿瘤资讯

2025年4月18日,备受瞩目的《CSCO胃癌诊疗指南2025》重磅更新。本次指南基于靶点的精准检测及不同表达指导下的精准治疗探索,新增靶向CLDN18.2一线治疗方案推荐,以及对CLDN18.2、FGFR2b及EBV检测的描述,并对HER2、VEGFR等传统靶点的分类及检测进行优化。本文围绕指南中涉及的新兴靶点展开论述,系统梳理其临床研究进展及指南推荐策略,为胃癌的精准诊疗提供参考。

20250307 胃肠癌BENNER 16-9 [转换]_1 副本.jpg

CLDN18.2:胃癌靶向治疗的里程碑突破

一线治疗方案的更新:2025年CSCO胃癌诊疗指南首次新增针对HER2中/低/不表达、CLDN18.2表达(IHC 2-3+,≥75%)患者,将FOLFOX/XELOX联合佐妥昔单抗纳入I级推荐(1A类证据)。

这一更新基于两项关键全球、多中心的III期临床研究(SPOTLIGHT和GLOW)结果:与单纯化疗(mFOLFOX6/CAPOX)组相比,佐妥昔单抗联合mFOLFOX6/CAPOX一线治疗均带来了有统计学意义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SPOTLIGHT研究:10.6个月 vs 8.7个月;GLOW研究:8.2个月 vs 6.8个月)和中位总生存期(mOS;SPOTLIGHT研究:18.2个月 vs 15.5个月;GLOW研究:14.4个月 vs 12.2个月)改善,验证了佐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在此类患者中的显著生存获益。

检测更新:CLDN18.2表达检测由2024版的II级推荐(2A类证据)升级为I级推荐(1B类证据)。同时,指南强调在临床实践中建议优先采用经临床试验验证的标准化检测方案,阈值参考检测系统、抗体克隆号及临床试验结果,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强调了标准化检测的重要性。

FGFR2b:潜在的治疗靶点

检测更新:FGFR2b在胃癌中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其在部分胃癌患者中具有较高的表达率,为靶向治疗提供了潜在的机会。2025版CSCO胃癌诊疗指南新增了FGFR2b检测为III级推荐,这意味着FGFR2b作为胃癌治疗靶点的价值开始受到关注和重视,相关研究和探索也在不断开展中。

II期FIGHT研究显示Bemarituzumab联合化疗一线治疗为晚期HER2阴性、FGFR2b过表达胃癌患者带来PFS和OS双重改善,特别是FGFR2b过表达(≥10% 2+/3+)患者获益更优,mOS突破2年;东亚人群mOS更是长达30个月。此外,其他FGFR2b ADC药物I期临床正在进行中,希望越来越多药物能够取得生存突破,重塑晚期胃癌治疗格局。

胃癌其他靶点的探索

经典永不过时,HER2的重新定义与治疗优化:2025版指南重新定义了HER2相关表述,“HER2阳性(IHC3+或2+且FISH+)”改为“HER2高表达(IHC3+或2+且FISH+)”,“HER2阴性”改为“HER2中/低/不表达”。

基于DESTINY-Gastric01中国注册桥接研究DESTINY-Gastric06研究结果,针对HER2高表达人群,德曲妥珠单抗由III级推荐升级为I级推荐(1B类证据)。同时,针对HER2中表达人群,I级推荐维迪西妥单抗(2A类证据)。

VEGFR靶向治疗进展:在二线治疗中,基于III期FRUTIGA临床研究结果,针对HER2阴性胃癌患者,III级推荐紫杉醇+呋喹替尼(1B类证据)。FRUTIGA研究结果显示,紫杉醇+呋喹替尼方案的客观缓解率(ORR)为42.5%,疾病控制率(DCR)为77.2%,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5.5个月。

临床实践中的挑战与应对

精准检测的重要性:随着胃癌新兴靶点相关研究不断突破以及相应检测的推荐,临床实践中需要更加注重精准检测。不同靶点的检测方法、标准和意义各有不同,如CLDN18.2、FGFR2b及EBV检测等,对病理诊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临床与病理科之间的对话与合作,建立标准化的检测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是实现精准治疗的重要保障。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面对不同药物的人群精准选择、不同联合策略及优势人群富集、耐药克服等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特征,如肿瘤的分子特征、病理类型、分期、体力状态、并发症等,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还需密切监测治疗过程中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策略,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总结

2025版CSCO胃癌诊疗指南的更新,为我们展示了胃癌靶向治疗领域的诸多新进展和新方向。CLDN18.2、FGFR2b等新靶点的崛起,以及相关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探索,为胃癌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但与此同时,临床也面临着精准检测、个体化治疗、耐药机制等诸多挑战。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深入探索这些新靶点的作用机制和治疗价值,优化检测技术和治疗方案,推动胃癌靶向治疗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最终提高胃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专题二维码.jpg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Sky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Skye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4月26日
舒颖
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 | 肿瘤内科
FGFR2b作为胃癌治疗靶点的价值开始受到关注和重视,相关研究和探索也在不断开展中。
04月26日
张晓妮
荣成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感谢分享,获益良多
04月25日
袁素娟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 肿瘤科
新增靶向CLDN18.2一线治疗方案推荐,以及对CLDN18.2、FGFR2b及EBV检测的描述,并对HER2、VEGFR等传统靶点的分类及检测进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