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更新!依沃西单抗获多项推荐,引领免疫2.0时代

04月20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5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大会于4月18日至19日在山东济南隆重举行,国内肿瘤领域的知名专家齐聚一堂,对2025版CSCO最新诊疗指南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解读。

《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5》[1]基于最新临床研究数据和循证医学证据迎来诸多重磅更新:
 Ⅳ期EGFR敏感突变NSCLC耐药后治疗
新增“依沃西单抗联合化疗”作为Ⅰ级推荐
● Ⅳ期无驱动基因、非鳞NSCLC一线治疗
新增“依沃西单抗(PD-L1 TPS≥1%)”作为Ⅱ级推荐
● Ⅳ期无驱动基因、鳞癌一线治疗
新增“依沃西单抗(PD-L1 TPS≥1%)”作为Ⅱ级推荐

依沃西单抗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获得指南多项新增推荐,标志着中国创新方案正引领免疫治疗迈入2.0时代,为肺癌的规范化诊疗提供了更优解。

Ⅳ期EGFR敏感突变NSCLC耐药后
依沃西单抗高效低毒,重新定义标准治疗

对于EGFR敏感突变NSCLC患者,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后不可避免会出现耐药问题,且耐药机制复杂多样,导致后续治疗选择受限。耐药后治疗方案中,单纯化疗疗效有限,“抗血管+免疫+化疗”三联模式成为新探索方向,但临床中仍需权衡疗效与毒性,高效低毒的治疗方案亟待落地。

本次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对EGFR敏感突变非鳞NSCLC后线治疗新增“依沃西单抗联合化疗”作为Ⅰ级推荐,是基于HARMONi-A研究[2]该研究在2024 ASCO大会上首次公布结果,并同期发表于国际顶刊《JAMA》。

研究结果显示,依沃西单抗联合化疗显著改善了EGFR-TKI治疗后进展人群的PFS及OS,在总人群中mPFS为7.1个月vs.4.8个月(HR=0.46),mOS为17.1个月vs.14.5个月(HR=0.7),ORR为50.6% vs. 35.4%,证实依沃西单抗联合化疗为EGFR-TKI治疗后进展的患者带来了显著获益。

在纳入患者中,既往接受过三代EGFR-TKI治疗的人群占比高达86%,符合当下临床诊疗实际,更具指导意义。无论既往EGFR-TKI治疗线数和代数、突变类型、基线是否脑转移,各亚组PFS获益情况均与整体PFS获益趋势一致。依沃西单抗联合化疗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化疗相当,整体安全可控。

依沃西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已于2024年5月24日获批用于治疗EGFR-TKI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q-NSCLC,并纳入2024年国家医保目录,体现了创新成果的快速落地,为此类人群带来了全新的标准治疗方案。

2025 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更新.png2025 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更新

Ⅳ期无驱动基因、非鳞NSCLC一线治疗
依沃西单抗打破瓶颈,颠覆传统免疫格局

对于PD-L1阳性、无驱动基因的NSCLC一线治疗,既往多项临床研究如KEYNOTE-042、KEYNOTE-407、IMpower110等验证了免疫治疗的有效性。然而经过十年发展,传统免疫治疗的生存率达到瓶颈,难以取得根本性突破;尤其对于临床占比更高的PD-L1 TPS 1–49%的患者群体,疗效提升空间仍待进一步挖掘。如何打破疗效平台期、扩大获益人群,是临床亟需优化的方向。

本次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对驱动基因阴性晚期nsq-NSCLC一线治疗新增“依沃西单抗(PD-L1 TPS≥1%)”作为Ⅱ级推荐,是基于HARMONi-2研究[3]该研究在2024 WCLC大会上首次公布结果,并发表于国际顶刊《Lancet》。

HARMONi-2研究入组的PD-L1阳性人群分布与真实世界保持一致,PD-L1高表达占比42.2%。结果显示,中位随访8.67个月时,依沃西单抗组较帕博利珠单抗组显著延长PFS(中位数,11.14个月vs.5.82个月,HR=0.51;非鳞癌亚组mPFS 11.1个月 vs.6.7个月,HR=0.55),尤其无论PD-L1低表达或高表达,依沃西单抗组的mPFS均显著优于帕博利珠单抗,呈现强阳性获益(PD-L1 TPS 1-49%人群 HR=0.54;PD-L1 TPS≥50%人群,HR=0.48)。

此外,依沃西单抗对比帕博利珠单抗的总体ORR为50% vs 39%,DCR为90% vs 71%,均取得显著性提升;中位起效时间(mTTR)为1.5个月,优于帕博利珠单抗的2.5个月。可见依沃西单抗具有优越的抗肿瘤活性,能够快速减轻症状,实现疗效获益。

关于依沃西单抗在此类人群的应用,指南注释中提及了另一项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AK112-201研究中,依沃西单抗联合化疗在初治晚期NSCLC人群中ORR达53.5%,1年PFS率59.1%。提示除单药治疗外,依沃西单抗联合化疗亦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

2025 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更新2.png
2025 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更新

Ⅳ期无驱动基因、鳞癌一线治疗
依沃西单抗填补空白,实现抗血管安全获益

当前,肺鳞癌的治疗仍存在明显空白。既往抗VEGF类药物虽在相关研究中展示了疗效的提升,但因出血风险被限制在此类人群中使用。如何突破这一局限,为鳞癌患者寻求更安全的方案、增加治疗策略的选择性,是重要的探索目标。

本次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对驱动基因阴性肺鳞癌一线治疗新增“依沃西单抗(PD-L1 TPS≥1%)”作为Ⅱ级推荐,亦基于HARMONi-2研究。

该研究中鳞癌受试者占比45.5%,其中67.4%为中央型鳞癌,8.8%的肿瘤存在空洞、坏死,3.9%的肿瘤包绕重要血管。依沃西单抗组在鳞癌人群中的mPFS亦显著优于帕博利珠单抗(9.7个月 vs.5.8个月),且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3级TRAE与帕博利珠单抗组相当(22.2% vs. 18.7%),未发生≥3级出血事件,患者生存质量一致。

依沃西单抗用于一线治疗PD-L1 TPS≥1%晚期NSCLC的适应症已于2024年8月2日纳入优先审评,目前尚未获批。待该适应症正式获批,依沃西单抗在无论鳞癌或非鳞癌的一线治疗中,临床推荐等级均有望进一步提升,以颠覆传统免疫治疗的格局。

2025 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更新3.png2025 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更新

靶免一体,协同增效
依沃西单抗引领免疫2.0时代

双特异性抗体与多药联用或抗体组合有着本质的不同,有着更为独特的作用机制,以及更为复杂的生产工艺,也以此带来了更加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提升。因此,作为全球首个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依沃西单抗的突破是划时代的。

依沃西单抗一个分子两个靶点,可实现对抗血管和免疫检查点双通路的协同抑制,并且具有创新的四价结构和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体外模拟研究中,当有VEGF-A存在时,依沃西单抗与PD-1的结合能力可提升18倍以上;当有PD-1存在时,可将依沃西单抗与VEGF-A的结合能力亦提升4倍以上[4]

这也意味着,依沃西单抗不仅能够放大免疫和抗血管的协同作用,更能够富集在VEGF-A和PD-1表达比较多的肿瘤组织,使得出现脱靶效应的概率大大降低,以此达到增强疗效、减轻毒性的全新作用。这种疗效和安全性的双重提升,使依沃西单抗有望成为新一代免疫治疗基石药物。

当前,依沃西单抗在全球范围内多项Ⅲ期临床研究正稳步推进,期待随着更多高质量研究结果的揭晓,进一步夯实其临床价值,加速惠及全球更多肺癌患者。

依沃西单抗协同作用机制模型图.png依沃西单抗协同作用机制模型图

结语

“让医生用上中国指南,让世界看到中国方案”。作为国内肿瘤领域权威学术规范,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诊疗指南的内容制定严格依托国际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同时深度融合我国临床实践现状,形成覆盖诊断至治疗全过程的系统化标准路径,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科学、精准、可操作的决策参考。

本次CSCO非小细胞肺癌指南更新,新增多项依沃西单抗相关治疗方案推荐,充分体现了中国原创药物在全球临床研究中的引领地位,也标志着中国患者正率先获益于国际领先的治疗方案。随着双特异性抗体从研发走向指南、从循证走向实践,肺癌免疫治疗2.0时代正加速落地临床,为更多患者带来精准、高效、可及的治疗新选择。

参考文献

[1]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 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5.
[2] JAMA. 2024 May 31. doi: 10.1001/jama.2024.10613.
[3] Lancet. 2025 Mar 8;405(10481):839-849
[4] iScience. 2024 December 31. doi.org/10.1016/j.isci.2024.111722.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YN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ZLG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