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ELCC | Martin Reck教授解读KEYNOTE-799最终分析数据,K药联合同步放化疗前景可观!

04月15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5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已于3月26号至29号于法国巴黎盛大召开,此次学术盛宴中,德国Grosshansdor肺诊所Martin Reck教授在以“186O - Pembrolizumab (pembro) plus concurrent chemoradiation therapy (cCRT) in unresectable 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Final analysis of KEYNOTE-799”为题的口头汇报中分享了KEYNOTE-799最终分析数据,该研究旨在探讨免疫治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肿瘤资讯】特别邀请Martin Reck教授对该研究进行深入解读,与大家共同学习。

Martin Reck
教授

Grosshansdorf肺诊所胸部肿瘤科临床试验中心主任;
德国肺研究中心(DZL)首席研究员;
德国肺癌工作组成员;
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会员;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会员;
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会员;

K药联合同步放化疗:从实验室到临床

Q1:在不可切除III期NSCLC患者中,采取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这一策略的科学原理是什么?这一治疗策略是如何增强抗肿瘤活性的?

Martin Reck教授:在 KEYNOTE-799 试验中,我们研究了同步应用免疫治疗药物帕博利珠单抗与放化疗的效果,这一研究基于一些临床前数据,它们显示放疗与肿瘤免疫原性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在实践中,我们也确实观察到放疗及放化疗能影响肿瘤的免疫原性,这一发现源于我们在 PACIFIC 试验中关于度伐利尤单抗巩固治疗使用时机的观察结果:在 PACIFIC 试验中,患者先接受放化疗,随后进行度伐利尤单抗的巩固治疗,其5年生存数据显示,免疫巩固治疗对总生存期具有持续且显著的影响;在探索性分析中,我们还发现放疗结束与度伐利尤单抗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与巩固治疗的疗效呈相关性,即间隔越短,效果越佳

基于这一发现,我们认为或许可以将免疫治疗、放疗和化疗同时给予患者,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体的肿瘤免疫反应。这正是我们选择该方案以增强抗肿瘤疗效的原因。

免疫联合同步放化疗疗效优越,前景可观

Q2:KEYNOTE-799研究中,队列A与队列B均显示出了较高的客观缓解率。它们对于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的长期疗效意味着什么?

Martin Reck教授:本研究的主要终点之一是客观缓解率(ORR),最终结果中队列A(71.4%)与队列B(75.5%)的ORR均超过了70%,令人振奋。从整体数据上看,本次更新的5年随访数据显示,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C的缓解持续时间(DoR)介于46个月(队列A)到51个月(队列B)之间。同时,此次报告更新了本研究成熟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数据,在队列A中,中位PFS为29个月,并且4年里程碑分析中的PFS数据也非常出色;而队列B中,中位PFS为45个月。此外,总生存期(OS)同样表现良好,队列A的中位OS为36个月,队列B为57个月

然而,在观察现有的同步放化疗数据时,必须保持一定谨慎,因为 KEYNOTE-799 是一项II期试验而非III期试验,但总体而言,就PFS和OS所显示的疗效来看,这些数据是我们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迄今见到的最佳结果。这也是该试验现已进入III期试验阶段的原因之一。

患者分层对疗效的影响及其对临床的启示

Q3:研究结果显示,队列B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高于队列A。您能否谈谈造成这些差异的潜在原因?基于本研究的发现,临床医生在选择该治疗方案时应如何考虑患者筛选?

Martin Reck教授:队列A和队列B两组患者本身存在差异,因此在PFS和OS方面存在细微差别。在队列A中,患者包括鳞状和非鳞状NSCLC,其中超过 66% 的患者病理结果呈现为鳞状细胞癌;而在队列B中,我们仅纳入了非鳞状NSCLC患者。此外,从体能状态来看,队列A中有更多患者为PS 1,这意味着其体能状态较队列B有所降低。

鳞状NSCLC患者的合并症较多,并且鳞状NSCLC的预后一般而言相对非鳞状NSCLC来说更差。因此,我认为这两组人群的疗效差异主要来源于病理类型的分布。

关于向日常临床实践转化的问题,除了病理类型之外,我们还必须认识到这些患者都是经过高度筛选的,我们仅选取了那些能够以非常安全的方式接受同步放化疗的患者,即排除了需接受大面积放疗的患者。因此,目前我对将这一方案转化为日常临床实践持非常谨慎的态度。为了向临床转化,必须进行III期临床试验并根据结果调整策略

安全性可控,期待III研究数据支持

Q4:对这项研究,您认为还有什么前述问题中未提及的重要信息需要补充?

Martin Reck教授:KEYNOTE-799 试验证实同步免疫放化疗方案在经过筛选的患者中是可行的。该试验的另一共同主要终点是安全性,其中我们特别关注了严重肺部毒性的发生率。在试验前,我们规定不接受超过10%的3级及以上肺部毒性发生率,而实际数据介于6.9%至7.5%之间,也就是说,试验数据没有超过这一安全性阈值。通过合理的患者筛选,临床医生可以使特定患者人群接受这种高强度的同步治疗方案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这一治疗模式在部分患者中诱发了持久的缓解,这无疑是一个非常鼓舞人心的信号。当然,我们也收集了生物样本、血液等用于生物标志物的转化研究,目前这些工作仍在进行中。总体而言,该试验结果是积极的,但仍需在III期试验中加以确认。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丹忱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丹忱
ELCC文末图片.png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4月17日
吕慰
湖南益阳康雅医院 | 肿瘤科
这些患者都是经过高度筛选的,仅选取了那些能够以非常安全的方式接受同步放化疗的患者,即排除了需接受大面积放疗的患者。
04月16日
乐凌云
余姚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感谢分享好好学习
04月15日
刘海燕
丹东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放疗结束与度伐利尤单抗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与巩固治疗的疗效呈相关性,即间隔越短,效果越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