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年NCCN直肠癌指南更新:从V1到V2的关键变化

04月15日
整理:肿瘤资讯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是全球肿瘤学领域的权威指南之一,其定期更新反映了当前肿瘤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最佳实践。近日,2025年NCCN直肠癌指南更新至V2版,从V1到V2的更新涵盖多个方面,包括基因检测、治疗策略调整以及免疫治疗的优化。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更新内容,并讨论其对临床实践的影响。

更新内容

基因检测的优化

1. PIK3CA基因检测

更新内容:在无远处转移的直肠癌患者中,建议对II-III期患者进行PIK3CA基因检测(新增Bullet 3)。

临床意义:PIK3CA基因突变与肿瘤进展和治疗反应密切相关,检测该基因突变有助于识别可能从阿司匹林辅助治疗中获益的患者。

2. DPYD基因检测

更新内容:在开始氟嘧啶类药物治疗前,建议进行DPYD基因检测(新增Footnote k)。尽管目前尚无特定检测方法推荐,但患者可选择进行检测以评估风险。

临床意义:DPYD基因突变可能导致氟嘧啶类药物的毒性增加。通过检测,临床医生可以更好地评估患者的耐受性,从而优化治疗方案。

治疗策略的调整

阿司匹林辅助治疗

更新内容:对于II-III期直肠癌患者,若检测到PIK3CA基因突变,建议术后每日口服100-162 mg 阿司匹林,持续3年(新增Footnote t)。

临床意义:阿司匹林的抗肿瘤作用已在多项研究中得到证实,特别是在PIK3CA突变患者中,其可能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炎症反应发挥作用,这为特定患者群体提供了新的辅助治疗选择。

免疫治疗的优化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选择与毒性管理

更新内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选择包括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帕博利珠单抗、多塔利单抗、西米普利单抗、瑞特利单抗、特瑞普利单抗或替雷利珠单抗(修订Footnote xx和w)。PD-L1/CTLA-4联合阻断疗法在不可切除或转移性结直肠癌中显示出改善生存的潜力,但伴随更高的毒性风险。

临床意义:免疫治疗在晚期直肠癌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其毒性管理仍是一个重要挑战,指南强调了联合疗法的潜在获益与风险平衡。

治疗方案的个体化

更新内容:对于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的治疗方案,建议仅在需要强化治疗时使用(Footnote w)。此外,纳武利尤单抗与透明质酸酶-nvhy的皮下注射形式可替代静脉注射,但需遵循不同的剂量和给药说明。

临床意义:这一更新反映了对治疗方案个体化的重视,特别是在毒性管理方面。皮下注射形式的引入为患者提供了更便捷的治疗选择,同时强调了剂量调整的重要性。

总结

2025年V2版NCCN直肠癌指南的更新体现了精准医学和个体化治疗的理念。通过优化基因检测、调整治疗策略以及改进毒性管理,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全面的指导。这些更新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强调了对治疗相关毒性的关注。未来,随着更多临床研究的开展,指南将进一步完善,为直肠癌患者带来更大的获益。

消化指南针.png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Sky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Skye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4月19日
张剑
锦州市中心医院 | 其他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04月18日
戴明
厦门市中医院 | 肿瘤科
PIK3CA基因突变与肿瘤进展和治疗反应密切相关
04月17日
杨蔷
溧阳市中医医院 | 肿瘤科
PD-L1/CTLA-4联合阻断疗法在不可切除或转移性结直肠癌中显示出改善生存的潜力,但伴随更高的毒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