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EGFR突变晚期NSCLC:ESMO指南下的真实世界病例探讨与临床实践启示

04月08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在近期举办的ESMO网络研讨会中,专家们围绕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ESMO临床实践指南(CPG)及相关真实世界病例展开了深入讨论,旨在促进基于循证医学的高质量癌症护理,并探讨指南推荐在日常实践中的可实施性。本文将结合会议内容,对EGFR突变晚期NSCLC的治疗策略进行详细解读。

病例回顾

初始诊断

患者为71岁女性,无吸烟史,但配偶吸烟40包年。因持续干咳入院,经检查发现右肺上叶段2处有91×53×67 mm的肿块,几乎占据整个上叶,且第2、3段支气管受阻,同侧纵隔、对侧肺门淋巴结阳性。PET-CT提示右肺上叶肿块89×59 mm,脑MRI发现半卵圆中心有单个可疑转移病灶,大小约3-4 mm。分子检测未发现EGFR、ALK、ROS、RET、MET突变,PD-L1 TPS为30%,HER2未提及,NGS结果待出。最终诊断为右肺寡转移腺癌,非成瘾性cT4N3M1b IVa期。

治疗过程

2024年12月,多学科团队(MDT)讨论后决定采用CHECKMATE 816模式,给予3周期的纳武利尤单抗+化疗用于寡转移NSCLC。在治疗过程中,NGS结果显示EGFR 19外显子缺失突变,TP53功能缺失突变。后续治疗调整为奥希替尼联合培美曲塞+卡铂的方案,共进行4周期化疗。

治疗效果评估与后续策略探讨

2025年2月的PET-CT复查显示,右肺上叶肿块缩小至50×23 mm,仅边缘部分有高代谢摄取,且未再检测到高代谢淋巴结。脑MRI显示之前发现的转移病灶缩小至1.5 mm,无新病灶出现。此时,MDT团队计划对残余肺部病灶进行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SBRT),并继续使用奥希替尼。

1744100365264.jpg

图 治疗前后肿块变化

在讨论中,专家们提出了几个关键问题:是否在4周期化疗后停用化疗,仅继续使用奥希替尼而不进行局部治疗;是否暂停奥希替尼,继续进行根治性化疗+放疗,之后再恢复奥希替尼;或者在4周期化疗后停用化疗,进行手术,并在术后继续使用奥希替尼。这些问题反映了在寡转移疾病治疗中,如何平衡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的顺序和时机。

ESMO指南的关键推荐与临床实践的挑战

初始诊断与分期

ESMO指南强调完整的病史采集(包括吸烟史,IV,A),胸部及上腹部CT扫描(IV,A),以及对转移性疾病患者进行中枢神经系统成像(IV,B)。对于寡转移性疾病患者,推荐FDG-PET-CT和脑部成像(IV,A),并尽可能获取病理学证据(IV,A)。若纵隔疾病可能影响治疗计划,需进行病理学证实(IV,A)。在分子检测方面,推荐使用多基因检测平台(NGS,III,A)。

寡转移性疾病的治疗

寡转移性疾病是介于局限性和广泛性转移之间的状态,可能从局部消融治疗(LAT)中获益。SINDAS试验(III期随机试验,纳入133名EGFR突变阳性寡转移性NSCLC患者)显示,局部消融治疗可改善无进展生存期(PFS),但目前仍缺乏统一的治疗标准和共识。

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的结合

对于EGFR突变阳性的晚期NSCLC患者,靶向治疗是首选。FLAURA 2研究显示,奥希替尼联合铂类化疗和培美曲塞可显著改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达9.5个月)。然而,将该方案应用于临床实践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患者群体的复杂性(如老年患者、合并多种疾病、使用多种药物)、治疗毒性、患者依从性以及医疗资源的可及性。

局部治疗的时机与选择

对于系统治疗后仍有残留病灶的患者,局部治疗的时机和方式是关键问题。部分研究表明,对于EGFR突变阳性患者,手术切除原发病灶和纵隔淋巴结后辅助使用奥希替尼可能带来生存获益。但对于寡转移性疾病患者,是否需要手术或放疗以及如何与系统治疗相结合,仍缺乏明确指导。

临床实践中的思考与展望

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每个患者的情况独特,治疗方案需综合考虑病理特征、基因突变情况、身体状况、治疗反应及个人意愿。例如,寡转移性疾病患者在局部治疗获益的同时可能面临治疗相关风险,因此个体化治疗是未来发展方向 。

多学科团队合作的关键性

多学科团队(MDT)在患者的诊断、治疗决策及随访中至关重要。通过MDT合作,可整合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和经验,为患者提供全面优化的治疗方案。如上述病例中,MDT根据患者治疗反应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持续监测与长期管理

治疗后的持续监测和长期管理对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非常重要。定期影像学检查和分子检测可及时发现疾病复发或进展,从而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密切监测和管理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未来研究的方向

尽管在EGFR突变晚期NSCLC治疗中取得进展,但仍有许多问题待研究。例如,如何确定寡转移性疾病患者的最优治疗策略,如何更好地预测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以及如何优化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小  结

通过本次ESMO网络研讨会,我们可以看到,ESMO指南为EGFR突变晚期NSCLC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框架。然而,在将指南应用于日常临床实践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化情况,包括疾病特征、身体状况、治疗耐受性等。同时,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多基因检测平台的广泛应用以及对寡转移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未来有望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

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我们期待更多的研究能够填补临床试验与真实世界之间的差距,为患者提供更加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多学科团队的协作、患者教育以及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将成为推动肺癌治疗进步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https://oncologypro.esmo.org/education-library/esmo-webinars/esmo-guidelines-real-world-cases/esmo-guidelines-real-world-cases-webinar-series-egfr-mutated-metastatic-non-small-cell-lung-cancer-2025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Nydi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Nydia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4月12日
黄勇涛
常宁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个体化治疗是未来发展方向
04月08日
仲美玲
沭阳县中心医院 | 肿瘤内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04月08日
夏月琴
盐城市第七人民医院(盐城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盐城市职业病防治院) | 肿瘤内科
每个患者的情况独特,治疗方案需综合考虑病理特征、基因突变情况、身体状况、治疗反应及个人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