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讣告|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奠基人陆道培院士逝世,医学界痛失巨擘

04月03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中国工程院院士、亚洲异基因骨髓移植开拓者陆道培院士,因病于2025年4月2日16时5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陆道培院士主导完成亚洲首例异基因骨髓移植,创建国内首个血液病专科诊疗体系,推动中国血液病诊疗水平跻身国际前列。其发起的中华骨髓库与脐带血库累计为数十万患者提供配型资源,培养千余名专业人才。国际同行评价其为“改写亚洲血液医学史的巨人”。

1743673462733.jpg

陆道培院士生平与卓越成就

陆道培院士(1931.10.30-2025.4.2)出生于上海医学世家,1955年毕业于中南同济医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后任职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陆道培院士毕生致力于血液系统疾病研究,三大开创性贡献永载医学史册。

开创亚洲骨髓移植新纪元

1964年,陆道培院士成功实施亚洲首例异体同基因骨髓移植,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创全球最长记录;

1981年,陆道培院士成功完成国内首例HLA(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开创了我国骨髓移植治疗先河,使众多白血病患者重获新生。该成果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被国际学界誉为“东方医学里程碑”。

构建血液病诊疗中国方案

陆道培院士带领团队首次证实混合胎肝细胞移植可降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风险;首次完成国内首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ABO血型不相合移植等多项突破。

推动医学资源普惠化

1992年,陆道培院士发起创建中华骨髓库;1996年建立国内首家脐带血库,为患者提供关键治疗资源。陆道培院士证实大蒜提取物抗病毒、胎盘丙种球蛋白治疗GVHD等低成本方案,惠及基层医疗。

荣获多个国际与国家级奖项

陆道培院士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85年)、“何梁何利”奖和陈嘉庚奖(1997年)、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年)、美国骨髓移植学会(CIBMTR)“杰出服务贡献奖”(2016年)。

大医精诚 仁心永续

陆道培院士秉持“医者当以病患为星辰”的理念,90岁高龄仍坚持每周查房。陆道培院士捐资设立“道培医学奖学金”,资助500余名基层医生进修;创立非营利性血液病基金会,累计为贫困患者减免治疗费用超2.3亿元。陆道培院士团队在逝世前一天仍携16项成果亮相国际学术会议,延续其科研精神。

“我这一生最骄傲的,不是发表了多少论文,而是看到那些苍白的面孔重新绽放笑容。”这位将毕生心血注入生命科学的巨匠虽已离去,但其创立的医疗体系每年仍在挽救近万名患者的生命,犹如永不停息的生命火种,续写着医者仁心的不朽传奇。

遗体告别仪式

定于2025年4月8日上午8时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联系方式: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离退休工作处:010-88325602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010-88324577

陆道培医疗集团:18501340145(彭晴)、13426084807(王睿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陆道培院士千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医者仁心,光照后人。

责任编辑:Amiee
排版编辑:Amiee



评论
04月03日
陈州华
湘潭市第二人民医院 | 肿瘤科
大医精诚 仁心永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