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肺癌攀研社”第九期学术会议:聚焦双抗与ADC药物引领肺癌治疗新时代

04月01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为了推动肺癌诊疗发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田攀文教授联合良医汇在肿瘤医生平台推出“肺癌攀研社”栏目,围绕肺癌领域国际大会进展、重磅研究解析、指南更新及热点话题,邀请全国肺癌诊疗专家分享讨论。该栏目自开播以来,促进了全国肺癌专家的交流合作,为临床同道提供了诊疗新思路,助力更多中国肺癌患者获益。
2025年3月27日,“肺癌攀研社”第九期学术会议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由田攀文教授携手上海市肺科医院苏春霞教授共同担任会议主席,并邀请国内多位肺癌领域专家,聚焦于肺癌治疗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双特异性抗体和抗体偶联药物(ADC)等新型药物,深入探讨其临床应用现状、优势人群、联合治疗策略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指导,推动肺癌治疗迈向新的高度。

图片14.png

主席致辞

田攀文教授在开场致辞中对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特别感谢共同主席苏春霞教授的参与。他强调本次会议将聚焦肺癌新型治疗尤其是双特异性抗体(双抗)治疗的最新进展,相信通过国内顶尖专家的深入交流,将为参会者带来肺癌治疗领域的前沿见解和临床启发。
苏春霞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已进入以双抗和ADC药物为代表的免疫治疗2.0时代,强调这些新型治疗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她高度评价本次会议紧扣肺癌治疗前沿热点,相信通过专家们的思想碰撞将为参会者带来精彩内容,并对田攀文教授主持的“肺癌攀研社”系列学术活动给予好评和期待。

1zikby44FuXGGeoM2G0fqXJg6alThFnK.pngb6TuMDktQT0ssNwpSGXZ1loaiXKLNjQC.png

免疫双特异性抗体肺癌研究新进展

夏旸教授系统阐述了双特异性抗体在肺癌治疗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夏教授首先回顾了双抗从1960年代概念提出到近年临床应用的研发历程,双特异性抗体结构及作用机制;其次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免疫双抗在肺癌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依沃西单抗(AK112)和卡度尼利单抗(AK104)等药物在晚期和围术期肺癌中的应用均取得重要成果。其中,依沃西单抗已获NMPA批准上市,用于EGFR-TKI耐药NSCLC患者的治疗。目前,多项免疫双抗在肺癌的III期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其有望挑战目前标准治疗,打破治疗瓶颈,为临床带来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夏阳.png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夏旸教授

大咖视角

田攀文教授的主持下,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白莉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孟睿教授和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李力教授就免疫双抗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及前景进行了讨论。白莉教授指出,双抗药物在特定患者群体中疗效显著,但目前难以取代成熟的PD-1单抗和VEGF单抗。未来需结合新技术进一步探索其在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孟睿教授认为,双抗药物在与局部治疗手段联合应用方面潜力巨大,但仍需更多临床数据支持。李力教授强调,双抗药物未来需进一步验证数据成熟度,并开发新的生物标志物以筛选优势人群。三位专家一致认为,双抗药物前景广阔,但需更多研究数据支持其临床应用。

田攀文2.png

ADC联合疗法的挑战与机遇

林根教授在讲座中指出,抗体偶联药物(ADC)在肿瘤治疗领域具有突破性意义,其独特的药物组成和作用机制使其在多种肿瘤类型中展现出变革性潜力。然而,在肺癌治疗中,ADC药物的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临床研究中出现的疗效和安全性问题,以及与其他治疗方式联合应用时的复杂性。尽管如此,ADC药物作为一种新型治疗药物,未来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依然广阔,但仍需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数据来支持其合理应用和联合治疗策略的探索。

林根.png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林根教授

大咖视角

苏春霞教授的主持下,西部战区总医院李东教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王磊教授和河南省人民医院张茜茜教授讨论了ADC药物的优势人群和联合治疗方向。李东教授强调ADC药物的优势人群与靶点特异性相关,靶点高表达或特异性表达是关键,且ADC药物可与双抗类药物互补,尤其在EGFR-TKI耐药治疗中。他还指出,ADC药物的联合应用是未来方向,但需关注安全性,避免毒性叠加。张茜茜教授提到ADC药物的特异性毒性(如间质性肺炎),强调联合治疗中需优化剂量和给药方式。王磊教授从胸外科角度指出,ADC药物在新辅助治疗中展现良好的应用前景,期待其在辅助治疗中的进一步探索。三位教授一致认为,ADC药物前景广阔,需进一步探索优势人群和联合治疗策略,同时关注安全性和不良反应管理。

苏春霞2.png

会议总结

田攀文教授在总结中指出,本次会议聚焦肺癌治疗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双抗和ADC两类新型药物,强调双抗药物通过多靶点协同作用已在晚期和围手术期肺癌中展现出显著优势,而ADC药物需突破“高级化疗药”的认知局限,其复杂作用机制和平台技术创新值得深入探索。苏春霞教授特别肯定会议平台汇聚了领域顶尖专家,通过高效交流为临床实践和研究方向提供了重要启发。两位主席一致认为,未来新型药物发展应坚持科学驱动的联合策略,避免盲目组合,同时期待这些突破性疗法能为肺癌患者带来更大获益。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Nydi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momo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4月02日
丁胜富
达州市达川区中医医院 | 心胸外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04月01日
韩素梅
安达市医院 | 内科
双抗与ADC药物引领肺癌治疗新时代!
04月01日
雷昕奕
永州市中心医院 | 胃肠外科
引领肺癌治疗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