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江城乳腺癌论坛 | 葛睿教授:抗HER2治疗的前沿突破与乳腺癌精准防治策略

04月01日
来源:肿瘤资讯

2025年3月21日至23日,第五届江城乳腺癌论坛在武汉隆重举行。作为荆楚大地乳腺肿瘤领域的年度学术盛会,本次论坛吸引了众多国内顶尖专家齐聚一堂,围绕乳腺癌的基础研究、临床治疗、新技术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会议期间,【肿瘤资讯】特别邀请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葛睿教授进行专访,分享抗HER2治疗的最新进展、遗传咨询的重要性以及乳腺癌预防策略。

葛睿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乳甲外科副主任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乳甲外科副主任
普外科党支部书记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肿瘤学专委会 委员兼乳腺癌项目组秘书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 患教专委会常委/乳腺癌专委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甲状腺整合康复专委会/乳腺肿瘤整合康复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乳腺疾病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乳腺癌诊疗技术推广组副组长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乳腺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科普志愿者协会乳腺健康科普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委会 常务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外科分会乳腺癌学组 委员
上海市卫生发展基金会首届"医苑新星"兼专业班班长
CA中文版编委,中国医学论坛报肿瘤编委,Frontiers in Oncology、JNCC审稿专家,中华肿瘤杂志青年编委

抗HER2治疗日渐多元化,个体化精准治疗是关键

葛睿教授:近年来,抗HER2治疗在乳腺癌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些进展不仅体现在药物研发上,更体现在临床实践策略的革新。从最初的单克隆抗体曲妥珠单抗,到帕妥珠单抗,再到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抗体偶联药物(ADC)以及双特异性抗体,抗HER2治疗的药物种类日益丰富,疗效不断提升。而且,无论是在早期,还是晚期乳腺癌治疗中,抗HER2治疗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治疗模式也从单一化疗模式到靶向联合化疗,再到双靶治疗,治疗疗效显著提升。在单靶时代,为进一步提高疗效,我们进行了诸多探索,比如从H到 HP 以及 H联合TKI,无论是晚期一线治疗,还是新辅助治疗都进行了不同药物组合的探索,疗效也相较于单靶治疗有了显著提高。

进入ADC时代后,抗HER2治疗的疗效进一步突破。ADC类药物也从诞生伊始的晚期后线不断向前线推移,在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阶段展现出巨大潜力。这些药物的出现,使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有了质的飞跃。

未来,我们需要更加精准地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让患者在多元化的抗HER2治疗模式中获得最大化的获益。此外,我们也在探索是否可以通过靶向治疗减少化疗的使用,甚至实现“去化疗”治疗模式。目前的研究显示,约1/3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可能通过靶向治疗达到良好的预后效果,但具体哪些患者适合这种治疗模式仍需进一步探索。

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在乳腺癌管理中的关键作用

葛睿教授: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是近年来关注的热点方向。对于遗传咨询,我们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患者是否具有更强的生物学侵袭性以及是否存在家族遗传倾向;二是从遗传学角度评估患者因携带某些基因突变而面临的乳腺癌发病风险以及罹患乳腺癌后是否可以进行保乳治疗?是否有相应的靶向治疗药物?或者对于尚未确诊乳腺癌但携带高风险突变基因的患者,是否需要进行预防性对侧乳腺切除,甚至在未患病前就考虑预防性切除,也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这些问题的探讨正是基于对遗传因素的深入认知,其中BRCA1/2基因突变是这一领域的典型代表。携带BRCA突变的人群罹患乳腺癌时,往往为预后较差的亚型,比如三阴性乳腺癌。目前,针对BRCA突变的PARP抑制剂已在国际和国内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获得了相应的适应症,为这些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因此,遗传咨询在乳腺癌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结合个人临床实践,对于年轻乳腺癌患者、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以及HR阳性乳腺癌后线治疗患者,我们都会进行遗传评估,寻找合适的治疗机会。

基因检测方面,我们主要关注两方面:一是针对HR+HER2-这一常见亚型乳腺癌,通过多基因检测,如21基因、70基因等,评估、预测、指导后续治疗决策,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避免过度治疗,如不必要的化疗,并为高危患者提供更合理的治疗强度选择。二是更广义的基因检测,即全外显子测序或大panel检测,主要用于晚期乳腺癌患者,尤其是三阴性乳腺癌和CDK4/6抑制剂治疗进展的转移性HR+乳腺癌患者,通过基因检测发现潜在的靶点突变,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BRCA突变人群的筛查和预防

葛睿教授:对于携带 BRCA1/2 突变的中国健康女性的乳腺癌预防和早期筛查,我们可以从更宏观的角度出发,放眼到整个乳腺癌防治体系中进行考量。肿瘤防治通常遵循“防、筛、诊、治、康”的流程,其中“防”和“筛”尤为关键,因为早期发现肿瘤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因素。

在预防方面,我们可加强科普宣传,尤其是针对高危人群。例如,携带 BRCA 突变的女性不仅面临更高的乳腺癌风险,还可能面临其他相关肿瘤的风险。通过科普宣传,让这些高危人群充分了解自身风险以及现有的治疗药物和策略,从而增强她们的预防意识。

对于已确诊的患者,我们需要加强患者教育,通过全面的评估来确定其肿瘤复发风险。对于携带 BRCA 突变的高危患者,我们可能会考虑使用 PARP 抑制剂进行辅助强化治疗。此外,对于晚期患者,BRCA 突变的检测可以帮助我们探索新的治疗方向。

最为关键的是通过理念的覆盖和科普患教的拓展,让高危人群和患者充分了解现有的治疗手段,从而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防筛诊治康”多维度提升乳腺癌治疗效果

葛睿教授:提高乳腺癌治疗效果需要在多个关键环节持续发力。从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到康复(防、筛、诊、治、康),每个阶段都至关重要。我们需要通过加强患者教育,提升公众对乳腺癌的认知,从而在早期筛查和诊断阶段就实现对患者的精准干预。

此外,乳腺癌患者在治疗需求上与其他患者并无异同。我们需要在现有临床证据和药物的基础上,为患者量身定制最佳治疗方案。例如,多年前我们还在探讨携带BRCA突变的患者是否可以安全地接受保乳手术。如今,大量临床实践已证实,即使携带BRCA突变,患者依然可以安全地进行保乳手术。关键在于,手术后必须进行规范的后续治疗和严密的随访。我们还应通过科普教育,让携带BRCA突变的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相关风险,并鼓励他们进行必要的评估。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在每一个环节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最终提高乳腺癌的整体疗效和预后。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Dawn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4月02日
杨蔷
溧阳市中医医院 | 肿瘤科
即使携带BRCA突变,患者依然可以安全地进行保乳手术。
04月02日
李云龙
磐石市医院 | 乳腺外科
学习前沿知识,获益良多,谢谢分享。
04月01日
颜昕
漳州市医院 | 乳腺外科
前沿突破与乳腺癌精准防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