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EBMT亮点前瞻】G-CSF在自体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能否提高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效果?

03月27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5年3月30日~4月2日,2025年第51届欧洲血液与骨髓移植学会(EBMT)年会将于意大利佛罗伦萨正式举行。EBMT年会是血液病治疗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会议之一,会议涵盖与造血干细胞移植和细胞治疗相关的关键话题,预计将有来自全球的五千余名科学家、医生、护士、药剂师和生物学家等专业人士参会。3月17日,大会官网已公布了摘要入选结果。其中,来自萨拉曼卡大学医疗中心的Adolfo Fernandez Sanchez教授等人报告了一项研究,探讨了在自体干细胞移植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与非G-CSF预防的效果(摘要号:OS14-07)。【肿瘤资讯】特将该摘要主要内容整理如下,以供大家学习。

截屏2025-03-27 22.18.04.png 
标题:G-CSF Versus Non G-CSF Prophylaxis in Autologous Stem Cell Post-Transplantation for Multiple Myeloma: One Center Experience

中文标题:自体干细胞移植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防措施的对比研究:单中心经验

研究背景

多发性骨髓瘤的标准治疗方法为高剂量化疗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尽管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该过程中被广泛使用,但其可能引起的植入综合征(engraftment syndrome,ES)等不良反应使得许多中心逐渐取消了G-CSF的使用。本研究旨在评估在自体干细胞移植后,G-CSF预防策略与不使用G-CSF的效果。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对比研究,纳入了12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根据治疗时间,这些患者分为两组:第一组为2016年8月至2019年2月接受G-CSF支持的患者(60例);第二组为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未接受G-CSF的患者(60例)。研究比较了两组患者的基本特征、医疗指标、重症感染、黏膜炎、住院天数、再入院率及生存数据。

研究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G-CSF的患者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显著缩短,前者中位数为6天(2-8天),而后者为9天(5-17天),统计学显著(p<0.01)。此外,G-CSF组患者的黏膜炎持续时间也显著更短(4天 vs 5天,p=0.027),住院时间则分别为14天(11-31天)与15天(12-77天)(p=0.008)。两组间未观察到G-CSF使用与植入综合征发生率显著相关的证据(8.3% vs 3.3%,p=0.243)。1年内的PFS(6.6% vs 10%,p=0.138)和OS(1.67% vs 3.33%,p=0.210)没有显著差异。

表1.主要研究数据

图片 1.png

结论

MDC-BCMA-CAR001在三重耐药和BCMA预处理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同时具备较低的高等级CRS发生率和无神经毒性的良好安全性,使其成为治疗存在器官功能不全的重度预治疗患者的合适选择。

参考文献


Fernandez Sanchez A, et al., "G-CSF versus Non-G-CSF Prophylaxis in 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Multiple Myeloma: One Center Experience". Presented at EBMT 2025. https://ebmt2025.abstractserver.com/program/#/details/presentations/1102

责任编辑:Ashelin
排版编辑:Ashelin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3月30日
毛玉英
平遥兴康医院 | 肿瘤内科
感谢分享受益匪浅
03月27日
于永江
荣成市人民医院 | 放射治疗科
谢谢分享为患者益
03月27日
苗军程
金乡县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多发性骨髓瘤的标准治疗方法为高剂量化疗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