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破局38年困境:中国首款针对PIK3CA靶点突变的新药伊赫莱重塑HR+/HER2-乳腺癌精准治疗版图

03月16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5年3月11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伊赫莱®(通用名:伊那利塞片)联合哌柏西利和氟维司群,适用于内分泌治疗耐药(包括在辅助内分泌治疗期间或之后出现复发)、PIK3CA突变、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R+/HER2-)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成人患者,标志着PIK3CA突变型HR+/HER2-晚期乳腺癌正式迈入分子靶向精准治疗时代。该药物作为我国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的高选择性PI3Kα抑制剂,填补了三十年临床治疗空白,使内分泌耐药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突破性延长至15个月。

历经38年:拨开PIK3CA靶点研发迷雾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HR+/HER2-亚型约占全部乳腺癌的70%,其治疗策略和临床预后备受关注。在乳腺癌的复杂分子机制中,PI3K-AKT-mTOR信号通路尤为关键,参与调节细胞的生长、增殖、代谢和存活,其异常活化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且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CDK4/6抑制剂治疗、化疗和抗HER2靶向治疗耐药密切有关。PI3K作为通路的第一关, 靶向PI3K治疗可抑制多个下游信号,抓住肿瘤生物学中最全面的治疗选择。在HR+/HER2-乳腺癌中,约35%-40%的患者存在PIK3CA基因突变[1],该突变通过激活PI3Kα催化亚基p110α,引发下游信号级联反应,导致内分泌治疗敏感性降低和CDK4/6抑制剂继发耐药。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欧美国家,中国人群PIK3CA突变率更高[2],而PIK3CA突变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期相比PIK3CA野生型患者明显更短(PIK3CA突变 vs PIK3CA野生型:26.9个月 vs 37.8个月)。此外,真实世界数据显示一线治疗PIK3CA突变原发/继发内分泌耐药患者预后更差,中位PFS仅为6.47个月和3.48个月。临床中较大未满足的治疗需求推动了PI3K抑制剂的研发。
 
从1988年PIK3CA靶点发现以来,PI3K抑制剂开发历经波折。早期泛PI3K抑制剂因广泛抑制,导致副作用较大,多款药物因疗效有限且不良反应严重研发失败。伊那利塞是新一代口服、强效的高选择性PI3Kα抑制剂及突变体降解剂,其独特的双重作用机制显著增强了药物疗效,并扩大了安全性窗口,使其能够与其他抗癌药物联合使用,从而实现对PI3K通路的持续抑制,并最大化抗肿瘤效果。该药物通过变构位点精准结合PI3Kα催化亚基p110α,对α亚基的亲和力较β、γ、δ亚基高出300倍以上。此外,伊那利塞可激活E3泛素连接酶系统,诱导突变型PI3Kα蛋白通过蛋白酶体途径降解,实现对PI3K信号通路的持续抑制[3-5]

INAVO120研究:伊那利塞联合治疗超双倍PFS获益

INAVO120研究是一项全球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期研究,旨在评估伊那利塞或安慰剂联合哌柏西利和氟维司群用于PIK3CA突变HR+/HER2-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的一线治疗效果[1]。研究纳入了325名来自28个国家的患者,患者通过组织活检或液体活检(ctDNA)确认了PIK3CA突变状态,并在辅助内分泌治疗期间或治疗结束后12个月内复发。该研究主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期(OS)、客观缓解率(ORR)、最佳总体缓解(BOR)、临床获益率(CBR)、缓解持续时间(DOR)、患者报告结局(PROs)及安全性等。

患者基线特征

伊那利塞组和安慰剂组分别纳入161例和164例患者,基线特征在两组之间基本均衡。患者中位年龄为54岁,约60%的患者为绝经后状态。超过80%的患者存在内脏转移,其中51.7%的患者有肝转移,整体疾病负荷较高。绝大多数患者未接受过CDK4/6抑制剂治疗(98.8%),且47.7%的患者仅接受过他莫昔芬作为辅助内分泌治疗。

表1. 患者基线特征分布

基线 新.png

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中位随访21.3个月,伊那利塞组中位PFS取得超双倍PFS获益,达15.0个月(对照组7.3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57%(分层HR 0.43;95%CI,0.32-0.59;P < 0.001)(图1)。在各关键亚组中,PFS获益均保持一致,包括有无内脏转移及肝转移的患者。

图片3.png

图1. 研究者评估的PFS概率

此外,伊那利塞组的ORR为58.4%,对照组仅为25.0%(Δ33.4%;95%CI,23.3-43.5)。伊那利塞组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18.4个月,对照组为9.6个月(HR 0.57;95%CI,0.33-0.99),实现快速、持续的肿瘤缓解。中位OS数据虽尚未成熟,但显示出积极的获益趋势(图2)。

合体新.png

图2. ORR、mDOR和OS结果

在安全性方面,伊那利塞整体安全性可逆可控,不良事件多为1-2级(表2),对患者生活质量无不利影响。

表2.各治疗组中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所有等级,发生率≥20%)

修改-不良反应.png

诊疗范式升级:从HER2到PIK3CA的精准跃迁

PIK3CA突变检测的规范化是精准治疗的前提。2025版《中国乳腺癌PIK3CA基因突变检测专家共识》推荐:HR+/HER2-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应在一线治疗前常规进行PIK3CA基因检测(证据质量:强;推荐强度:强)。最常用的PIK3CA基因突变检测方法包括二代测序(NGS)和PCR,两种方法均能有效识别PIK3CA基因突变。对于乳腺癌患者PIK3CA基因突变检测样本的选择,共识推荐优先选择肿瘤组织样本;当肿瘤组织样本不可及时,可考虑血浆ctDNA样本作为补充样本来源(证据质量:强,推荐强度:强)。

伊那利塞的获批不仅是技术突破的缩影,更是政策与临床需求协同驱动的典范。伊那利塞获得中美监管机构的突破性疗法认定及优先审评,该药物于2024年10月获FDA批准,并于2024年底写入NCCN指南,作为伴PIK3CA基因突变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一线推荐(1类证据)。而且,据最新新闻稿显示,INAVO120 关键研究次要终点OS获得具有统计学和临床意义的阳性结果,具体数据预计于近期的国际大会进行披露。作为Leading-PI,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炅教授强调,临床中伴有PIK3CA突变的乳腺癌患者在现有方案治疗中往往会迅速发生耐药,因此临床医生和患者对于更为有效、更加精准的新型治疗药物充满期待。而且,新型PI3Kα抑制剂伊那利塞联合CDK4/6抑制剂和内分泌治疗药物三药联合方案,能够实现对信号通路的三重阻断,为PIK3CA突变的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构建起精准治疗的“黄金三角”。

精准治疗,检测先行,伊那利塞作为目前中国首个唯一获批的新一代高选择性PI3Kα抑制剂和突变体降解剂,凭借其独特的双重作用机制,填补了PIK3CA突变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精准治疗空白,为PIK3CA突变的HR+/HER2-乳腺癌患者带来精准、高效、安全的治疗选择,助力患者实现更长生存。


参考文献

[1] Turner NC, Im SA, Saura C, et al. Inavolisib-Based Therapy in PIK3CA-Mutated Advanced Breast Cancer. N Engl J Med. 2024;391(17):1584-1596.
[2] Xiao, Weikai et al. Mutational Landscape of PI3K-AKT-mTOR Pathway in Breast Cancer: Implications for Targeted Therapeutics. Journal of Cancer vol. 12,14 4408-4417. 27 May. 2021
[3] VANHAESEBROECK B, PERRY M W D, BROWN J R, et al. Nat Rev Drug Discov, 2021, 20(10): 741-769.
[4] HANAN E J, BRAUN M G, HEALD R A, et al. J Med Chem, 2022, 65(24): 16589-16621.
[5]HONG Y R, SALLOUM R G, YADAV S, et al. Value Health, 2020, 23(12): 1592-1598.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Kell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Awa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3月30日
韩朝
黑山仁和医院 | 肿瘤内科
新型PI3Kα抑制剂伊那利塞联合CDK4/6抑制剂和内分泌治疗药物三药联合方案,能够实现对信号通路的三重阻断
03月17日
武亚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肿瘤外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03月17日
于永江
荣成市人民医院 | 放射治疗科
谢谢分享为患者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