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当前局部进展期食管鳞癌新辅助治疗策略的争议

02月28日
来源:《2024中国临床肿瘤学进展》康晓征教授、李印教授

当前,局部进展期食管鳞癌(ESCC)新辅助治疗的主要策略涉及新辅助同步放化疗与新辅助单纯化疗。与单纯外科治疗策略对比,将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或新辅助单纯化疗与手术治疗相结合,能显著提升ESCC患者的术后总生存(OS)。在肿瘤学近期及远期疗效评估维度上,这两种策略均展现出各自的优越性。然而,临床医师仍面临一个持续的挑战:即如何精准界定能够从中获益的患者群体

探索新辅助同步放疗化疗策略的研究表明,以荷兰CROSS研究为典型例证,ESCC患者术后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的比例为49%,并且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包括鳞癌与腺癌)的全因死亡风险降低了40%,10年OS率提高了13%。我国NEOCRTEC5010研究也证实了相似结论,即ESCC患者经历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后,pCR率达到了 43.2%,全因死亡风险减少了26%(HR=0.74,95%CI 0.57~0.97),5年总生存率延长了10%。然而,对术后肿瘤复发及转移模式的深入分析揭示了该疗法的若干局限性。两项研究——CROSS与NEOCRTEC5010均发现,尽管采取了新辅助同步放化疗,远处转移仍是最常见的治疗失败模式(CROSS研究报道的血行转移率为28.6%,食管癌疾病导致的10年累积死亡风险为47%;而NEOCRTEC5010研究报道的血行转移率则为14.7%,5年累积复发转移率达到32.2%,其中24.3%为远处转移)。这些数据强调了当前新辅助同步放化疗策略在全身控制力度及预防远处转移方面的不足,提示未来的治疗改进方向应更加侧重于全身性治疗策略,而非局部治疗手段的优化。

探索新辅助单纯化疗策略的代表为日本JCOG1109/NExT研究。该研究结果显示术前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方案的患者术后pCR率更佳,具体为CF-RT(放疗结合顺铂与氟尿嘧啶)方案的38.5%,DCF(多西他赛、顺铂与氟尿嘧啶联用)方案的19.8%,以及CF(顺铂与氟尿嘧啶)方案的2.1%。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CF-RT方案在pCR方面表现出色,其与CF方案相比在术后3年OS率方面的提升并未达到统计学意义水平,分别为68.3%与62.6%(HR=0.84,95%CI 0.63~1.12)。与此同时,DC方案相较于CF方案在术后3年OS率方面则展现出显著优势,分别为72.1%与62.6%(HR=0.68,95%CI 0.50~0.92)。 此外,我国CMISG1701研究针对可手术切除的局部进展期ESCC(根据UICC第8版TNM分期为cT3~4aN0~1M0期)患者,比较了新辅助同步放化疗与新辅助单纯化疗的远期疗效,最新意向性分析数据表明,新辅助同步放化疗组的术后pCR率显著高于新辅助化疗组(27.7% vs 2.9%)。然而,两组间术后3年OS率[分别为64.1%(95%CI 56.4%~72.9%) vs 54.9%(95%CI 47.0%~64.2%)]、无进展生存期(PFS)(HR=0.83,95%CI 0.59~1.16)及无复发生存期(RFS)(HR=1.07,95%CI 0.71~1.60)的差异均未能达到统计学意义。

上述数据提示,在提升局部进展期ESCC患者术后远期预后的层面上,优化的新辅助单纯化疗方案疗效可能并不逊于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方案。尽管各种新辅助治疗模式均能名义上达到 pCR,但是其对术后长期生存获益的转化效能呈现异质性。考虑到局部进展期ESCC对于统一新辅助治疗策略的临床反应存在显著差异,以往基于经验的“一视同仁”式的新辅助治疗策略已难以满足临床实践的精细化需求。因此,深入探索针对各种新辅助治疗模式选取适宜获益人群的方法,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Marie

评论
04月18日
陈俊红
磁县肿瘤医院 | 肿瘤外科
进展期食管癌新辅助治疗
03月09日
阚随随
安阳市肿瘤医院 | 肿瘤内科
CROSS与NEOCRTEC5010均发现,尽管采取了新辅助同步放化疗,远处转移仍是最常见的治疗失败模式
03月03日
陈方艳
临武县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深入探索针对各种新辅助治疗模式选取适宜获益人群的方法,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