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学术周看点|免疫治疗重塑TNBC治疗格局,背后真相几何?

02月22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5年2月17日~2025年2月23日,肿瘤资讯一周要闻。

1. 共识丨胆道恶性肿瘤HER2分子诊断与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中国抗癌协会(CACA)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胆道肿瘤专家委员会牵头成立的专家工作组,基于现有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临床实践经验,组织多学科专家团队对相关内容进行讨论,形成了《胆道恶性肿瘤HER2分子诊断与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本共识将在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及时总结循证医学证据并更新。

点击阅读共识重点内容


2. 菅伟教授点评:ctDNA 结构变异检测,新方法,新希望

《Ultrasensitive Detection and Monitoring of Circulating Tumor DNA using Structural Variants in EarlyStage Breast Cancer》 由 Mitchell J. Elliott 等人撰写发表在Clin Cancer Res。该研究聚焦于早期乳腺癌中循环肿瘤 DNA(ctDNA)的检测与监测,旨在探究基于结构变异(SVs)的 ctDNA 检测方法的有效性与临床应用潜力。

微信图片_20250225122534.png

点击阅读原文


3.免疫治疗重塑TNBC治疗格局,背后真相几何?

相较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TNBC具有显著的免疫炎症表型,表现为更高的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水平(中位CPS=7.5,50%患者CPS≥102),以及更丰富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和更高的肿瘤突变负荷(TMB)。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TNBC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敏感性的分子基础。

近十年临床研究的重要突破在于,通过联合ICIs与传统化疗显著改善了TNBC患者的治疗结局。值得注意的是,ICIs的疗效模式在疾病不同阶段呈现异质性:在转移性TNBC中,PD-L1表达水平是ICI应答的关键预测标志;而在新辅助/辅助治疗阶段,ICIs的临床获益则突破PD-L1表达限制,呈现出“全人群获益”趋势。这一现象或与疾病进展过程中免疫微环境动态演变相关——随着肿瘤负荷增加,PD-L1表达及TILs水平逐渐耗竭,凸显早期免疫干预的重要性。

点击阅读领域综述梳理(上)

点击阅读领域综述梳理(下)


4. 【中国好声音】姜尔烈团队揭示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的CSF3R基因突变对预后的影响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干细胞移植中心姜尔烈团队在《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IF=10.1)期刊上发布了题为“CSF3R Mutations in Hematological Disorders Undergoing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478例接受allo-HSCT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描述了患者中 CSF3R突变的发生情况,并重点关注28例 CSF3R突变的原发AML患者预后。

点击查看研究结果


5. 中国好声音丨仁济医院最新研究:胆囊癌的“伪装术”被识破,耐药性有了新克星

2025年2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和临港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合作发表了题为“Full-length transcriptome atlas of gallbladder cancer reveals trastuzumab resistance conferred by ERBB2 alternative splicing”的研究论文。

研究发现, 一种名为ERBB2 i14e的新型转录本编码一种新型功能蛋白,其蛋白表达在胆囊癌中升高,并与预后恶化密切相关。对患者衍生异种移植模型的进一步研究证实,用反义寡核苷酸阻断ERBB2 i14e可增强肿瘤对曲妥珠单抗及其药物共轭物的敏感性。 这项研究提供了胆囊特异性长读数转录组图谱,发现了曲妥珠单抗耐药的新机制,从而最终设计出改善曲妥珠单抗疗法的策略。

点击阅读研究详情


6. ASCO GI重磅研究CheckMate 8HW同步登顶柳叶刀主刊:支持O+Y作为MSI-H/dMMR mCRC新标准方案

在2025 ASCO GI大会上,备受瞩目的III期CheckMate 8HW研究的最新成果以Late-Breaking Abstract(LBA143)的形式重磅揭晓[1]。该研究评估了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NIVO+IPI,O+Y)对比纳武利尤单抗(NIVO)单药、研究者选择的化疗方案在微卫星高度不稳定/错配修复缺陷(MSI-H/dMMR)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公布的结果发现,与NIVO单药相比,NIVO+IPI在所有治疗线均显著改善了无进展生存期(PFS),将疾病进展风险降低38%(HR=0.62,P=0.0003)。该结果支持NIVO+IPI作为MSI-H/dMMR mCRC患者的新标准方案。值得关注的是,在1月25日ASCO GI大会数据发布当日,该研究全文同步发表于柳叶刀主刊(Lancet,IF 98.4)。此前,该研究在2024 ASCO GI大会上已公布了NIVO+IPI对比化疗在一线治疗中的优效性数据(HR=0.21,P<0.0001)[3]。

点击阅读原文


7. 张力、杨云鹏教授团队揭示LAG-3/PD-1联合治疗策略在晚期实体瘤中的潜力

2025年2月7日,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杨云鹏团队牵头、全国多家中心共同参与的“抗LAG-3单抗(LBL-007)联合抗PD-1单抗(特瑞普利单抗)治疗晚期实体瘤的Ib/II期临床研究”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肿瘤学期刊《血液学与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

研究表明,LAG-3/PD-1双靶点联合治疗在多种晚期实体瘤中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明确的抗肿瘤活性,在LAG-3高表达以及未接受免疫治疗的鼻咽癌患者中疗效尤为显著。

点击阅读原文


8.NEJM | 卡博替尼显著延长晚期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III期临床试验结果

2025年2月13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 Engl J Med)发表了题为“Phase 3 Trial of Cabozantinib in Advanced Neuroendocrine Tumors”的研究论文。由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Jennifer Chan教授牵头,开展多中心、III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以评估卡博替尼(Cabozantinib)对晚期神经内分泌肿瘤(NET)的疗效。

结果表明,卡博替尼显著改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为晚期NET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也为NET治疗研究提供新依据。【肿瘤资讯】特别整理该研究的重要信息,以飨读者。

点击阅读相关研究


9. Young-PEARL最终OS分析:绝经前转移性乳腺癌治疗新焦点,更优PFS未能转化为OS获益

近日,《柳叶刀·肿瘤学》(IF 41.6)在线发表了Young-PEARL研究[1]的最终总生存期(OS)分析结果。该研究为首个聚焦CDK4/6抑制剂用于绝经前人群的II期随机试验,旨在评估哌柏西利联合依西美坦及卵巢功能抑制对比卡培他滨化疗在绝经前HR+/HER2-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结果显示,尽管哌柏西利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优于化疗组,但中位OS未见统计学差异。这一发现与早期PEARL试验(绝经后人群)的OS结果一致。尽管OS未达显著性,该结果仍支持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作为绝经前患者的一线优选方案,而卡培他滨在资源匮乏地区或特定临床场景中可作为替代选择,为个体化治疗策略提供了循证依据。

点击阅读原文


10.【中国好声音】吴一龙教授团队关于可切除NSCLC免疫治疗的五问五答

随着免疫治疗在围手术期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正在不断拓展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的循证医学基础。确定最佳的治疗模式(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还是两者的结合)是当前的关键任务,尤其需要明确哪些患者能够从中获益最大。
 
2024年5月,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团队在肿瘤学知名杂志Cancer Cell(IF:48.8)上发表了题为“Immunotherapy in resectable NSCLC: Answering the question or questioning the answer?”的评论文章。该评论文章聚焦于可切除的NSCLC,以“五问五答”的形式深入探讨了免疫治疗在围手术期治疗中的应用,为可切除NSCLC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点击阅读吴一龙教授精彩分享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tcz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tcz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2月28日
麻青
鹤壁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02月28日
戴明
厦门市中医院 | 肿瘤科
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02月28日
张彦
唐山市妇幼保健院 | 妇科
一种名为ERBB2 i14e的新型转录本编码一种新型功能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