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肾例在望 | 1+1>2,晚期肾癌靶免治疗开启更长生存之门

01月31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肾癌是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我国年新发患者超7万。晚期肾癌患者生存率较低,III期和IV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9%和20%,选择合适的系统治疗方案是其获得长生存的关键。近年来,晚期肾癌系统治疗发展迅速,特别是TKI与免疫联合治疗的出现,为晚期肾癌系统治疗开启了全新篇章。目前,靶免联合方案已经在国内外权威指南中获得推荐。本期邀请多位专家分享靶免联合治疗晚期肾癌病例,以期为专家学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晚期肾癌病例分享

病例分享专家

王雅琦
教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长江学术带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西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委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江西乳腺疾病专委会委员
江西省免疫学会委员
江西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委员
江西省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点击观看完整病例讨论视频

基本信息:患者男,64岁,ECOG PS 0分,无基础疾病。

现病史:2017年6月于外院诊断为左肾癌,行左肾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示左肾透明细胞癌,Furman 2级,pT3N0,术后未接受治疗,定期随访。

2019年9月复查示双肺多发转移,DFS=27.2个月,评估为IMDC 低危,行舒尼替尼一线解救治疗。

2021年9月复查,双肺多发转移瘤增多增大,肝胃间隙新增多发肿大淋巴结(PFS1=24个月+)。

 图片1.png

图1. 一线治疗疗效评估

入院诊断:左肾癌术后IV期,肺继发恶性肿瘤,淋巴结继发恶性肿瘤,IMDC 2分,中危

治疗经过:

二线治疗方案:阿昔替尼+特瑞普利单抗
2021年9月起,行阿昔替尼(5mg po bid)+特瑞普利单抗(240mg ivgtt q3w/q4w),期间出现高血压1级,免疫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2022年2月疗效评估CR。

2023年6月复查新增肝转移,疗效评估PD,PFS2=21个月。

图片2.png

图2. 二线治疗疗效评估

三线治疗:2023年6月,行伏罗尼布+依维莫司治疗,2023年10月疗效评估SD,2024年3月疗效评估PD。PFS3=9个月。

图片3.png

图3. 三线治疗疗效评估

四线治疗:肝脏TACE 2次;仑伐替尼(12mg qd)。2024年10月疗效评估增大SD。

图片4.png

图4. 病例小结

1+1>2,晚期肾癌病例分享

方家杰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
2015年意大利安科纳联合大学附属医院访问学者,2017-2018年中组部第二批“组团式”援疆医疗专家。
浙江省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委员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男科学专委会委员
中国性学会手术学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男科与性医学分会青年委员
国际尿控协会(ICS)会员
欧洲泌尿协会(EAU)会员
前列腺癌微创手术与快速康复、男性生殖器修复整形、尿道重建、性功能障碍治疗。

点击观看完整病例讨论视频

基本信息:患者男,62岁。主诉“乏力4月,发现左肾占位10天”。

现病史:患者4月前无明显诱因下自感乏力,无腰背疼痛,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肉眼血尿,无畏寒发热等不适,当时未予重视。患者10天前至当地医院就诊,2019年7月27日外院双肾、输尿管上段CT增强示:左肾占位(肾癌可能)。当地医院建议手术,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拟“左肾占位性病变”收住入院。患者病来神清,精神可,胃纳佳,大小便无殊,近3月体重减轻5kg。

既往史:患者既往痛风病史4年,疼痛时口服秋水仙碱片,双氯酚酸钠缓释胶囊。患者10天前当地医院检查提示糖尿病,未行药物治疗。

入院诊断:左肾肿瘤,糖尿病,痛风。

辅助检查:2019年7月30日胸片:未见明显异常X线征象。

2019年8月5日肾肿瘤CTA:左肾下极占位,肾癌考虑,肿块由增粗左肾动脉前下段分支供血。右肾一支副肾动脉。

图片5.png

图5. 2019年8月5日肾肿瘤CTA

临床分期:cT1bN0M0

手术治疗:2019年8月7日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左肾部分切除术”。术中于肾脏下极外侧找到肿块,见肿块大小约4.5cm,略突出肾表面,遂决定行左肾部分切除术。Bulldog阻断肾动脉,沿肾肿块周围约1cm以组织剪锐性剪除肿瘤。

病理检查:(左肾部分切除标本)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WHO/ISUP IV级

2019年8月13日患者出院。

图片6.png

图5. 术后病理

术后3月复查,全腹增强CT示:左肾部分切除术后改变,腹盆腔少量积液。两肾小囊肿。慢性胆囊炎。附见:左肺下叶炎症,两侧胸腔少量积液。

2019年12月16日肺部CT:左肺下叶肺炎,较前(2019年12月10日)有所吸收。右肺小增殖钙化灶考虑,较前相仿。两侧胸腔少量积液伴左下肺萎陷。两肺门及纵隔淋巴结稍大伴钙化。

图片7.png

图6. 2019年12月复查CT

2020年8月,术后1年,患者自觉左肾区疼痛,就诊查体示:左侧腰部皮下结节。

2020年8月19日行上中下腹部CT平扫+增强示:左肾癌切除术后,左侧肾周筋膜内及筋膜下方、左侧腰大肌前方、左侧腹壁及腹壁软组织多发肿瘤,复发转移考虑,病灶侵犯左侧输尿管上段,左肾积水。

图片8.png

图7. 2020年8月19日CT

治疗经过:2020年9月起患者于外院开始使用培唑帕尼+特瑞普利单抗。

治疗约1月后,2020年10月,患者出现腹胀、乏力、呕吐(呕吐物为食物残渣)、尿黄、腹泻、双下肢及颜面部水肿,无呕血,无黑便。外院查肝功能示:谷丙转氨酶 221IU/L,谷草转氨酶 251IU/L,总胆红素87.2 umol/L,直接胆红素 77.2umol/L。遂停用培唑帕尼与特瑞普利单抗,予以保肝药物治疗,疗效不佳,以“腹胀、肝功能异常1月余”入住我院。

我院予以还原性谷胱甘肽针、复方甘草酸苷针、腺苷蛋氨酸针护肝利胆等药物治疗,患者经治疗明显好转后出院。

肝损住院期间复查PET/CT示:左肾周筋膜区、左侧腰大肌前缘、左侧腹壁(包括腹膜、肌肉及皮下软组织)多发稍低密度结节影,FDG代谢轻度增高,部分病灶与左侧输尿管上段分界不清,左盂扩张、积液,考虑复发转移(伴肿瘤活性存在),左侧上段输尿管受累可能;后腹膜、双侧腹股沟多发增大淋巴结,FDG代谢略增高,不除外低代谢淋巴结转移可能;双侧胸腔积液,双肺下叶部分膨胀不全、右肺下叶背段部分不张;右肺上叶稍高密度小结节,未见FDG代谢增高,考虑增殖灶可能,建议CT密切随访。

图片9.png

图8. 肝损住院期间PET/CT

2020年12月起,改用阿昔替尼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

2021年2月5日,治疗2月余,复查全腹CT平扫+增强:原肾周及腹壁多发肿瘤未见,请随访复查。盆腔少量积液。右肾小囊肿。副脾。前列腺癌钙化。附见:L3椎体内点状致密影。疗效评估CR。

2021年2月5日,复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 12,谷草转氨酶 25。后治疗期间未见AST/ALT升高。

图片10.png

图9. 2021年2月5日复查CT

2021年4月后,考虑患者已达CR疗效,以及免疫性肝损伤风险,更改为阿昔替尼单药治疗至2024年4月。

2021年7月5日复查全腹CT平扫:左肾部切术后改变,术区局部腹膜增厚,腹壁皮下小条片状影,对比2021年2月5日CT平扫图像大致相仿。盆腔少量积液。前列腺钙化。

2021年12月28日复查腹部超声:胆囊壁多发息肉。脾偏大。副脾。左肾部分切除术后。前列腺结石。

2022年7月11日复查肺CT示:两肺散在多发结节灶,部分增殖钙化灶考虑,请随诊。纵隔及两肺门多发稍大淋巴结伴钙化。

复查全腹CT平扫:左肾部切术后改变,术区局部腹膜增厚,腹壁皮下小条片状影,对比2021年7月5日 CT平扫图像大致相仿。盆腔少量积液。前列腺钙化灶。两侧腹股沟稍大淋巴结。

2023年3月13日复查全腹CT平扫:左肾部切术后改变,术区局部腹膜增厚,腹壁皮下小条片状影,对比2022年7月11日CT平扫图像大致相仿。肝硬化倾向。左肾微小结石。前列腺钙化灶。两侧腹股沟稍大淋巴结。

2023年10月19日复查腹部B超:1. 胆囊壁多发息肉,脾偏大,副脾 2. 左肾部分切除术后,前列腺结石。

复查肺部CT:两肺多发结节,部分结节(M81、104、189、195等)较前(2022年7月11日)新发,转移待排,请结合临床,建议密切复查。纵隔及两肺门多发稍大淋巴结,部分伴钙化。

2024年4月8日复查肾脏MR平扫+弥散:左肾部分术后改变,术区腹膜增厚,请结合临床。右肾小囊肿。附见:慢性肝病改变。

复查肺CT:两肺多发结节,部分为增殖钙化灶,部分结节较前(2023年10月19日)缩小,部分结节较前新增,转移可能,请结合临床及复查。纵隔及两肺门多发稍大淋巴结,部分伴钙化。

图片11.png

图10. 2024年4月8日肺CT

图片12.png

图11. 治疗小结

专家点评

潘昊教授:王教授结合临床病例分享了晚期肾细胞癌的治疗进展,其中患者历经多次复发与多线治疗,选择了合适的治疗方案并进行了不良反应管理。方教授也分享了非常有意义的病例。该患者术后复发后接受了合适的治疗,从一线培唑帕尼到后线阿昔替尼靶免联合治疗,治疗较为成功。既往这类患者的外科手术处理较为棘手,如何保障手术切除肿瘤的完整性与患者保留器官的需求,未来仍然需要积累更多临床经验,开展更多研究。

涂新华教授:两位专家分享了非常精彩的病例。晚期肾癌患者治疗至后线,由于肿瘤的异质性,治疗较为困难。如今,随着精准检测与联合治疗方案的应用,我们取得了越来越好的疗效。总体而言,在后线治疗中,我们希望通过多学科诊断,结合不同患者的个体化差异,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Zika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