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放疗在局部晚期胰腺癌的前沿治疗研究

01月28日
供稿:消化肿瘤郭亚荣医生

胰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导致治疗难度极大。近年来,随着精准医学和放射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胰腺癌的治疗策略也在不断优化。本期公众号将聚焦胰腺癌的前沿治疗研究,探讨如何通过精准放疗、免疫治疗以及联合治疗策略,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我们将介绍几项最新的研究成果,包括碳离子放射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放疗,以及少分次同步剂量递增放疗等创新方法,旨在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最新的治疗信息和研究进展。

01同源重组缺陷和基因组不稳定性可预测胰腺癌对碳离子放射治疗的敏感性增加
Defective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and genomic instability predict increased responsiveness to carbon ion radiotherapy in pancreatic cancer

影响因子:6.8(Q1);

期刊:NPJ Precis Oncol

日期:2025-01-17;

DOI: 10.1038/s41698-025-00800-4

【摘要】:胰腺导管腺癌(PDAC)对常规化疗和放疗具有明显的耐药性。然而,临床试验表明,碳离子放疗 (CIRT)联合吉西他滨对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PDAC有效。本研究旨在确定预测 CIRT 反应的患者特征。我们利用一组具有不同遗传谱的人类PDAC细胞系来确定它们与γ射线相比对CIRT的敏感性,评估 10% 存活率的相对生物学有效性(RBE),范围为1.96至3.04。放射敏感性增加与DNA双链断裂(DSB)修复受损有关,特别是在同源重组(HR)修复途径缺陷和/或复制应激导致基因组不稳定性升高的细胞系中。此外,当在展开的布拉格峰中照射时,用HR抑制剂B02预处理显着提高了放射抗性 PDAC 细胞系对CIRT敏感性,但在束流入口位置则没有这种效果。这些发现表明,具有HR通路突变或高复制应激的PDAC肿瘤更有可能从CIRT中受益,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正常组织毒性。

kLQ1c5uACZ2f2DM3ighFQE9dK1TBwmi8.png2EE1rcO32cdg2dSOV9OHFwkDc2AfMJaN.png

02纳武利尤单抗联合或不联合伊匹木单抗联合立体定向放疗治疗难治性转移性胰腺癌的随机II期研究(CheckPAC)
Randomized Phase II Study of Nivolumab With or Without Ipilimumab Combined With 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 for Refractory Metastatic Pancreatic Cancer (CheckPAC)

影响因子:42.1(Q1);

期刊:J Clin Oncol

日期:2022-04-27;

DOI: 10.1200/JCO.21.02511

【目的】:评价纳武利尤单抗联合或不联合伊匹木单抗立体定向放疗(SBRT)治疗难治性转移性胰腺癌(mPC)患者的临床获益。

【方法】:在 2016年11月至 2019年12月期间,难治性 mPC 患者以 1:1 的比例随机分配到 15 Gy 的 SBRT 组,纳武利尤单抗或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按体能状态分层 (ClinicalTrials.gov 标识符: NCT02866383)。主要终点是临床受益率(CBR),根据 RECIST 1.1,定义为完全或部分缓解(PR)或疾病稳定的患者百分比。Simon的2阶段 II 期最佳设计独立用于双臂,CBR 决定扩展到第二阶段。次要终点包括安全性、反应率、反应持续时间、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探索性分析包括与益处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结果】: 84 例患者(41 例 SBRT/纳武利尤单抗和 43 例 SBRT/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 接受了至少一剂研究治疗。接受 SBRT/纳武利尤单抗治疗的患者的 CBR 为 17.1% (8.0 至 30.6),SBRT/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患者的 CBR 为 37.2% (24.0 至 52.1)。在一名接受 SBRT/纳武利尤单抗的患者中观察到 PR,持续 4.6 个月。6 例接受 SBRT/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治疗的患者达到 PR,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 5.4 个月 (4.2 个月未达到)。SBRT/纳武利尤单抗组和 SBRT/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组分别有 10 名 (24.4%) 和 13 名 (30.2%) 患者发生 3 级或更高级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通过肿瘤比例评分或联合阳性评分 ≥ 1% 的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 1 表达与临床获益无关。治疗中血清白细胞介素 6 、白细胞介素8和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与更好的总生存期相关。

【结论】:难治性 mPC 患者接受 SBRT/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治疗后,证明具有临床意义的抗肿瘤活性和良好的安全性。然而,SBRT 的贡献尚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

03胰腺癌的放射治疗:对谁、何时以及如何治疗?
Radiotherapy in Pancreatic Cancer: To Whom, When, and How?

影响因子:4.5(Q1)

期刊:Cancers (Basel)

日期:2023-06-28

DOI: 10.3390/cancers15133382

【摘要】:胰腺癌的诊断率正在稳步上升。平均发病年龄接近 70 岁。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疾病是在晚期被诊断出来的。放疗的适应症和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本论文的目的是从放射肿瘤学家的角度介绍放射治疗的作用和可能性。胰腺癌治疗失败的最常见原因仍然是全身性。无论疾病处于哪个阶段,新的全身治疗方案的实施都有助于改善治疗结果。随着远处转移发生率治疗结果的改善,局部治愈性对患者寿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增加。现代放射治疗为实现高局部治愈率提供了机会。术后放疗联合化疗对于具有pT3和 pN+ 特征的术后胰腺癌患者组似乎是合理的。在临界可切除胰腺癌患者组中,放疗联合最新化疗方案的影响很难明确定义。在诊断为晚期胰腺癌的情况下,放疗,尤其是立体定向放疗,与化疗联合使用,有助于提高局部治愈率,并可以显着减轻疼痛水平。

04 局部晚期和转移性胰腺癌患者少分次同步剂量递增放疗疗效观察
Clinical outcomes of hypofractionated simultaneous integrated boost radiotherapy for locally advanced and metastatic pancreatic cancer

期刊: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日期:2021-12-15

DOI : 10.3969/j.issn.2095-5227.2022.01.010

【背景】:放疗是局部晚期和转移性胰腺癌重要的局部治疗手段,但以根治性为目的的最佳剂量分次模式尚未确定。

【目的】:观察以根治性为目的的少分次同步剂量递增(simultaneous integrated boost,SIB)螺旋断层放疗对局部晚期和转移性胰 腺癌患者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探索最佳的剂量分次模式。方法:收集2011年1月- 2014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经病理证实不能手术的胰腺癌和转移性胰腺癌患者19例,肿瘤计划靶区容积(plan target volume,PTV)和大体靶区容积 (gross target volume,GTV)分别接受少分次同步剂量递增螺旋断层放疗。GTV包括原发肿瘤和局部转移的淋巴结。PTV在 GTV的基础上在轴位方向外放0.5 ~ 0.8 cm,在长轴方向外放0.5 ~ 1.0 cm。观察的主要终点指标包括肿瘤局部控制率、剂量 限制性毒性和剂量容积限制,次要终点指标包括局部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生物学等效剂量(biological equivalent dose, BED)按照α/β=10进行评估。

【结果】:19例局部晚期和转移性胰腺癌患者采用少分次剂量递增螺旋断层放疗的处方剂量为 50 ~ 60 Gy/17 ~ 23 f,接受的中位BED10为81(范围78 ~ 90)Gy。中位随访时间10.7(范围3.1 ~ 64.1)个月,肿瘤局部控制率84%,中位局部无进展生存期为8.1(95% CI:5.8 ~ 10.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0.7(95% CI:3.4 ~ 17.9)个月。胃和十二指肠受照的中位最大剂量分别为56(范围33 ~ 69) Gy和52(范围22 ~ 59) Gy。十二指肠剂量限制性毒性出血发生率为5%(1/19),相应的剂量容积限制分别为BED10 70 Gy在0.03 cm3、63 Gy在0.50 cm3、55 Gy在2.62 cm3、48 Gy在6.33 cm3。

【结论】:少分次同步剂量递增螺旋断层放疗是局部晚期和转移性胰腺癌患者耐受良好的有效治疗模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总结】:

  1. 放疗技术的改进:少分次放疗和剂量递增技术在局部晚期胰腺癌中显示出更好的肿瘤控制效果和较低的毒性反应。

  2. 放化疗结合的优势:吉西他滨等药物作为放疗增敏剂,可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

  3. 联合治疗的潜力:放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在初步研究中显示出一定的疾病控制潜力。

  4. 未来方向:进一步探索新型放疗技术(如碳离子放疗)和精准放疗策略,以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


 

作者简介

郭亚荣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医学博士,博士后,美国UPMC访问学者
山西白求恩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
消化肿瘤科主任
中德医学协会循证医学专委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第二届青年理事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肿瘤学分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胰腺肿瘤整合康复委员会委员
山西省抗癌协会副秘书长
山西省抗癌协会多原发和不明原发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
山西省抗癌协会胃癌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山西省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山西省抗癌协会肿瘤转移防治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山西省抗癌协会肝癌多学科诊疗专委会常务委员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Vicky



评论
02月08日
马利平
河南省肿瘤医院 | 放疗科
胰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02月05日
苗雨
清河县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如何通过精准放疗、免疫治疗以及联合治疗策略,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02月03日
李朝强
万荣县人民医院 | 乳腺外科
包括碳离子放射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放疗,以及少分次同步剂量递增放疗等创新方法,旨在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最新的治疗信息和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