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希愈纪 | 病例分享:后线探曙光——为高生活质量要求MM患者制定个体化方案

2024年12月19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由北京健康促进会发起的“希愈纪”2024血液肿瘤临床思维菁英show项目自2024年6月启动以来,踊跃出许多血液肿瘤领域优秀的病例,本系列旨在通过摘取出该项目突出病例,使更多的临床医师更快、更便捷的学习血液疾病诊疗相关知识,促进血液疾病个体化和全程规范治疗,帮助更多血液肿瘤患者获得获得创新前沿的诊疗方案,造福更多患者。本文分享一例R/R MM的治疗经验体会,详情如下。

病例简介

患者信息

一般资料:患者男,71岁,既往体健;

现病史:

2019年3月,出现右侧肋骨、胸椎疼痛,可忍耐,未诊治。骨痛呈进行性加重,渐影响活动,并于背部椎体旁出现局部隆起。

2019年5月于当地医院CT检查示:肋骨、胸椎溶骨性改变。

2019年9月背部肿物穿刺活检:浆细胞瘤。入住我院。

辅助检查

体格检查:被动体位,背部椎体旁局部隆起约3×2cm大小;胸腰椎、肋骨触痛阳性;心肺腹未见明显阳性体征。

外周血象:WBC 4.22×109L,HGB 109g/L,PLT 182×109/L

ESR:39mm/h

血清钙:Normal。

生化系列:β2-MG ↑ 5.14mg/L

PET-CT:脊柱多椎体及附件、双侧多根肋骨、胸骨、骨盆多处可见虫蚀骨质破坏,部分骨质代谢增高,双侧肱骨及右侧桡骨、双侧股骨局部骨髓腔密度增高伴代谢增高,其中右侧2、6、8肋骨、双侧髂骨骨质破坏伴软组织形成,右侧第8肋为著。胸5、腰1椎体病理性骨折。

图1. PET-CT.png

图1. PET-CT

免疫球蛋白定量:

图2. 免疫球蛋白定量.png

图2. 免疫球蛋白定量

其他检查结果:

1.png

2.png

图3. 其他检查结果

骨髓活检: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浆细胞明显增多。

骨髓涂片、流失:骨髓稀释。

免疫分型:CD38+CD138+细胞占23.4%,表达CD38,CD138,CD56,cLambda,CXCR4,CD9,部分细胞表达CD33,但CD45,CD19,CD200,cKappa,CD9,CD28,CD10,CD81,CD7,CD34,CD22,CD117,CD23,CD20,CD27表达均阴性,为异常表型浆细胞。

病理活检:(右侧胸壁肿物)符合浆细胞肿瘤

免疫组化:CK-、CD56+、Syn-、TTF-1-、CgA-、p63-、ki67约10%+、LCA-、CD117部分+、CD38-、CD138+

图4. 病理结果.png

图4. 病理结果

诊断:多发性骨髓瘤(不分泌型),DS分期:IIIA,R-ISS:II期,mSMART:高危组 P53/CEP17+、CKS1B/CDKN2C(1q21 1p32.3);骨髓瘤髓外病变(骨旁)

治疗经过

该患者及家属对生活质量有强烈要求,持续贯彻整个病程。

一线治疗:IRD-D方案(伊沙佐米4mg/d d1,8,15 + 来那度胺 25mg/d d1-25 + 地塞米松20mg/d d1,8,15,22 + 多柔比星脂质体20mg/d d1)

治疗2周期后,全身PET-CT提示髓外病灶较前缩小;骨髓稀释;血尿免疫固定电泳:阴性。

图5. 治疗2周期后评估.png

图5. 治疗2周期后评估

第3周期化疗(IRD)后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

动员方案:HD-CTX(3g/m2)+G-CSF(格拉诺赛特300ug/d)×7d

d4-5:采集外周造血干细胞(COBE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

MNC 4.72×108/kg

CD34 2.7×106/kg

第4周期化疗后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图6. 移植前疗效评估.png

图6. 移植前疗效评估

预处理方案:大剂量马法兰 200mg/m2(2020年3月20日)

HVOD预防:PGE1

CMV预防:更昔洛韦+人血丙种免疫球蛋白

卡式肺囊虫感染预防:复方磺胺甲噁唑

白细胞及血小板均在+12天植活。

移植后3月,IRD方案巩固治疗2周期。

持续治疗,两药联合:伊沙佐米(4mg/W)、来那度胺(25mg/隔日)

治疗期间出现骨髓抑制IV级,调整维持治疗为伊沙佐米(4mg/W)单药维持

2020年10月13日,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6月余。伊沙佐米(3mg/W)维持治疗。

血清游离轻链:正常

骨髓穿刺取材困难

骨髓涂片、流式:仍为稀释

全身PET-CT:脊柱及部分附件、多发肋骨、胸骨、双侧锁骨、肩胛骨、肱骨、双侧髂骨、坐骨、耻骨、股骨溶骨性骨质破坏,与2020年3月16日 PET-CT比较:代谢消退。

2021年9月6日,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19月余。

血清游离轻链:正常

骨髓穿刺取材顺利,骨髓涂片:无异常增多浆细胞,骨髓流式:无单克隆浆细胞表型

增强CT:多根肋骨、多个胸腰骶尾椎及附件、双侧髂骨、双坐骨、双耻骨骨质多处病变。

2022年6月15日,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27月余。
再次出现腰部疼痛

外周血象:WBC 3.14×109/L,HGB 99g/L,PLT 31×109/L

ESR:46mm/h

血清钙:Normal

生化系列:LDH ↑ 280U/L

血清游离轻链:正常

骨髓穿刺取材困难,骨髓涂片:浆细胞5.5%(取材稀释),骨髓流式:单克隆浆细胞表型占1%

二线治疗:RP1(临床复发)D-VD方案(18个月),V持续治疗5月,EFS 23个月。

2024年1月,再次出现腰痛。骨髓穿刺:成熟浆细胞 1%。

2024年2月27日,胸腰椎MRI+三维重建:1. 各胸椎、腰椎及其附件、胸骨、肋骨及双侧髂骨、骶骨骨质破坏;考虑MM。2. 老年性骨质疏松;3. 胸5、9、10、11、12、腰1、4椎体多发楔形变-压缩性骨折。

图7. 2024年2月胸腰椎MRI+三维重建.png

图7. 2024年2月胸腰椎MRI+三维重建

2024年2月29日,胸11、12经皮椎骨成形术。

2024年4月8日,开始服用塞利尼索 40mg/W、泊马度胺4mg/d、地塞米松 20mg/w,服用期间出现反应迟钝,进行性加重,1周后表现如老年痴呆表现。停药后逐渐恢复,2周左右恢复正常。

2024年6月12日PET/CT:视野内骨质广泛破坏伴代谢不均匀轻度增高,局部软组织增厚,符合MM;脊柱过弯,部分胸、腰椎压缩性骨折;T11、12局部骨质密度增高,考虑治疗后改变。

1.png

图8. 2024年6月12日PET/CT

治疗选择讨论:生活治疗需求:全口服治疗/减少住院时间;不接受CAR-T不良反应;多数临床试验不能入组:无可评估病灶;可及新药未使用药物:PI:卡非佐米;IMIDS:沙利度胺、泊马度胺;DR4/DR5激动剂:埃普奈明;双抗:不可及。

总结

患者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不分泌型)DS分期IIIA,R-ISS分期Ⅱ期,属高危组,骨旁髓外浆细胞瘤),治疗中疗效评估体系不明了。整个病程中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为第一位,选择个体化治疗。一线治疗选择近全口服IRD方案诱导、auto-HSCT、巩固、伊沙佐米维持,PFS 27个月。二线治疗在复发后采用DVd方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18Cy,V单药维持治疗,EFS 23个月。三线治疗由于不接受CAR-T的不良反应,无临床试验可测量病灶;最终选择全口服XPD方案,出现老年痴呆表现,停药后恢复;后三线治疗方案更改为Dara-埃普奈明-泊马度按-地塞米松。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niko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