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早期筛查与规范治疗

2024年12月31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筛查+规范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早期筛查可以尽早发现乳腺癌的早期病变,从而提高治愈率。目前常用的乳腺癌筛查方法包括乳腺 X 线检查、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等。
规范治疗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规范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在今年7月杭州举办的肿瘤免疫杭州会夏季论坛(乳腺癌专场)暨浙江省乳腺癌筛查培训会议上中国医学科学肿瘤医院李霓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倪超教授、兰溪市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蓝峰就乳腺癌早期筛查+规范治疗展开了深入交流。【肿瘤资讯】整理访谈如下,以飨读者。

蓝峰 书记

兰溪市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局长、三级调研员

李霓
研究员 博士研究生导师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副主任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中国抗癌协会 肺癌防筛专委会 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 肿瘤流行病学专委会常委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分会常委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
代表性研究发表于Lancet Respir Med,Nat Med等权威期刊
国家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3项,癌症风险评估标准化量表版权1项
制定3部国家级癌症筛查指南,执笔我国癌症筛查标准

倪超
副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乳腺外科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年专家
浙江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循证医学分会青年委员
浙江省免疫学会临床免疫分会常委
浙江省数理医学会乳腺临床试验专委会青委副主委
浙江大学肿瘤学 博士
浙江大学肿瘤学 博士生导师
浙江大学“临床医学百人计划”
浙江大学临床拔尖人才B类

Q1:在乳腺癌的早诊早筛方面,国家有哪些关键的政策措施?这项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哪些成效和面临哪些挑战?鉴于乳腺癌防治工作的复杂性,您认为该如何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增强公众健康意识?

李霓教授:

这个问题对于我们国家的乳腺癌的筛查和早诊早治普及非常重要,实际上我们国家对于乳腺癌的筛查和早诊早治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比如我们在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支持下,对于农村妇女包括乳腺癌在内的两癌筛查做了这么多年的工作,在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中,也对全国31个省份的项目覆盖地区的女性提供了乳腺癌的筛查,而且乳腺癌筛查应该说是我们国家从项目走向机制非常成熟的一个案例。两癌筛查的经验将乳腺癌和宫颈癌的筛查推向了基本公共卫生的一系列的工作中,所以乳腺癌的筛查很成功的。当然了,因为介于癌症筛查这个工作的复杂性,包括乳腺癌在内,这样的一系列筛查工作,下一步要开展什么内容,我个人认为就是健康中国2030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在癌症筛查专项中要强化癌症长效机制,推广早诊早治。如何从原来有限的人群向更广泛更大人群的覆盖,让我们国家适宜筛查的人群中更多的人尽快能够享受到乳腺癌筛查这样的健康获益,我们要考虑如何扩大,如何让更多的人获益,如何提高我们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如何将这项工作从项目到机制去推进。这些都是我的思考,谢谢。

倪超教授:

其实我们浙二医院的乳腺中心,也是浙江省乳腺癌早筛的中心指导单位,所以我们在这方面其实一直做了大量的工作。从我们医院自己的数据来看,其实这几年在我们省乳腺癌早期的筛查率也是越来越高了,换一句话说,越来越多的乳腺癌患者发病的时候被发现是比较早期的,所以也给这些患者带来了比较良好的一个预后。但仍然有一些比如在农村,或者说是相对比较偏远的一些妇女,她们不太愿意去接受筛查,一直等到疾病非常严重了才来治疗,这就给我们医生在科普宣传等方面提出了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不能只在诊室里等着病人来,我们需要去跟包括县医院的一些基层医院的医生去合作、去宣教来加强乳腺癌自我体检。还有早期的一些诊断,包括B超、钼靶流动项目筛查深入到基层的村域的区域来进行肿瘤的筛查,能够更好的防止一些被遗漏掉的病人。

Q2:县域乳腺癌筛查工作在实施中面临着独特的挑战和机遇。能否请您分享一些县域层面的特别策略和经验?您认为这些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哪些借鉴和启示?

李霓教授:

实际上筛查跟诊疗一样,应该有一个分级的过程,县域应该承担的是癌症初筛的乳腺癌初筛的第一道防线,它的优势是县域的医生对于周边居民覆盖面是比较紧凑的。另外地区内的居民非常信任我们县域代表性的机构,这些医生与居民相互比较了解,能够有效开展第一道的初筛工作。当然这个局限性也非常明显,筛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乳腺癌的筛查涉及到的技术标准也很高,如何让我们的基层医疗机构、我们的基层医生能够承担的起科学规范的筛查,这是面临最大的挑战。国家卫健委、国家癌症中心正在推行这个区域级的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中心的建立,为了响应国家的政策,国家癌症中心正在集合全国的癌症防控领域的专家的智慧,构建能够为基层开展乳腺癌筛查这样一个便利化的工具。也就是通过信息化、大数据等技术,让我们的高危人群的识别和规范化的筛查能够通过一些技术的引导,实现筛查的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所以有挑战,但是也有更多的机遇。相信在全国同道的智慧下,在国家卫健委的引领下,国家癌症中心尽快的将这些技术在全国的区县级的机构中使用,服务于我们国家的公益性乳腺癌的筛查。

蓝峰书记:

近几年来,浙江省是高度重视民生实施工作的。在省卫健委的鼎力支持下,兰溪市这几年在开展乳腺癌筛查工作中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其中我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我觉得是可以供大家参考的。第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兰溪市从2017年开始妇女两癌的筛查,从一开始市政府就将其列入年度的民主实施工作。在工作部署方面动员了全市各个乡镇、各个村子的力量,通过几年的工作的努力已经形成了基层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重要的内容。第二,兰溪市这几年在开展妇女两癌筛查服务方面实施精准的施策。这几年根据兰溪本地的实际精准识别高风险人群,特别是农村地区和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妇女群体,利用社区网格化的优势,广泛宣传筛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了居民的参与度和知晓率。第三,完善我们的筛查网络。前几年我们是由兰溪妇保牵头,从2023年开始我们进一步对兰溪市人民医院妇儿院区资源和妇保院资源进行了深度的整合,建立完善了医共体内部的协作的流程。将前段的筛查、中段的治疗、后段的随访结合到一个机构、一套体系,真正实现了医防融合、防治结合一体化管理,极大的方便了老百姓,提升了治疗的水平。第四,规范的治疗和随访管理,这是做好防治的核心。对于初筛异常者,我们建立了完善的随访管理制度,专门成立了院后健康管理中心,拓展了医防融合慢病的功能,由高年资的护士长负责日常患者的随访、沟通等工作。对异常人员进行定期的追踪、复查和积极的干预,实现了全周期的闭环管理。第五,开放合作、强力的技术支持,这是做好两癌早筛早治的强力保障。这里特别要感谢浙大二院一直以来对兰溪市卫健事业特别是兰溪市医院作为紧密型医联体工作的支持。我们在浙大二院的强烈的支持下,设立了专家工作站、名医馆、一体化管理周期,组建了MDT团队,规范诊疗随访的路径和人才的建设,合作与转诊资质更趋完善。确保疑似和确诊患者能够得到及时规范的治疗,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大大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Q3:在乳腺癌治疗日益追求精准化、个体化和规范化的今天,基因组蛋白组,影像组及AI辅助诊断等先进技术在临床治疗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您认为这些技术将如何影响保乳保腋手术的未来发展?

倪超教授:

目前对于乳腺癌的手术应该说是越来越微创了,传统上我们对于保乳保腋还是需要通过手术或者是穿刺这样一些有创的操作来进行判断。但是这两年包括人工智能、影像组学、蛋白组学等多组学技术的发展,同时我们在黄建教授的带领之下,也在做相关的单组学或者多组学,甚至是多模态的探索。实际上已经有很多国际上发表的一些文章,也已经证明这样的一些技术可以提高我们对于例如乳腺新辅助化疗之后的退缩率。第二,还可以通过判断有没有腋窝达到PCR的一些状况来减少我们一定要通过有创的操作才能够知道结果的情况。通过这些方法就得到一个准确的结果。因为现在大量的数据显示,这样的一些方法其实它的一些假阴性率是完全可控的,准确性也是比较高的。我相信这些技术在未来我们通过更大规模、更大人群的一些样本的验证以后,加上我们多中心的验证一定会普及到临床上,肯定是以后发展的一个方向。

Q4:规范化诊疗的推广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措施。近年来,浙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哪些显著的工作进展和成就?为了实现乳腺癌的“早期筛查+规范治疗”策略的全面推进,您认为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倪超教授:

非常感谢您的问题。因为肿瘤进展尤其是乳腺癌无论是外科手术,还是系统治疗的进展都是日新月异,这就对我们的知识更新提供了很大的挑战。我们在和一些县域医院交流的时候,就发现其实很多县医院的医因为信息不够通畅,包括参加一些学术会议的机会相对来说比较少,所以它在诊疗规范化的方面,尤其是对于一些知识的更新相对有一些滞后。所以我们中心作为浙江省MDT多学科团队讨论的中心单位之一,我们浙二医院也是有很多合作医院,包括一些县域医院一直都在通过这样的一些MDT的模式,通过线下小型的讨论会来帮助这些基层的医生了解乳腺癌现在的一些新的进展。尤其是我们现在乳腺癌通过新辅助治疗以后,绝大部分的女性其实是可以做到保乳的。甚至是以前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病人,很多医生还是会去做腋窝淋巴结的清扫。其实这对于一个女性长期的上肢的功能,包括感觉、疼痛、麻木都有很大的影响。但现在一些新的技术可以做到保乳保腋。我们中心的黄建院长也是在全国牵头完成这样一个专家共识,我们也在推广这样的工作,这就是我们中心在诊疗规范化方面做的一些工作的缩影。治疗不仅仅是医生个人的问题,因为我们临床上也碰到很多因为患者强烈的要求而不得不导致治疗方案改变的一些情况。所以我们觉得不仅是医生要加强医疗的学术,我们还有义务要对患者进行科普的教育,例如说很多女性一患乳腺癌就希望把乳房切掉,我们要进行不断的宣传、不断的宣教告诉她保乳手术其实对于局部复发率包括长期的生存是有获益的,是有好处的。只有通过这样一个科学的宣教,反复的宣传,才会在老百姓的心目当中产生深刻的印象,以后就不会出现医生要保乳,反而病人一定要全切的问题。现在绝大多数的病人在我们的宣教之下,很多病人也主动会来询问乳房是不是一定要切除,能不能做保乳等问题。这让我们医生感觉到我们的宣传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Kell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Ale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1月07日
颜昕
漳州市医院 | 乳腺外科
癌的早期病变,从而提高治愈率
01月02日
李国君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 | 血液肿瘤科
2024肺癌少见突变治疗进展年终盘点
01月02日
郑雪珍
泉州德诚医院 | 其他
仍然有一些比如在农村,或者说是相对比较偏远的一些妇女,她们不太愿意去接受筛查,一直等到疾病非常严重了才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