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4 ASH】王建祥教授:精准靶向治疗、联合策略突破、持续研究驱动,AML领域创新进展助力实现更高疗效与更好预后

2024年12月20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4年第6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已在美国圣迭戈圆满落幕,本届ASH年会提交的摘要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多达7950余篇佳作被接收,充分彰显了全球血液学领域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发展潜力。这次大会吸引了全球血液学领域的众多专家,共同探讨白血病及其他血液病的最新研究进展。在此次大会上,许多关乎白血病治疗的前沿研究成果被广泛分享。为此,【肿瘤资讯】特别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王建祥教授解读“2024ASH大会上白血病治疗的最新发展和未来趋势”,旨在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一个全面、前沿的白血病管理视角。

王建祥
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临床首席专家
北京协和医学院首批长聘教授
国家血液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国家血液内科质控中心(筹)主任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J Hematol & Oncol 副主编
Blood编委
中华血液学杂志主编(2012-2016)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 主任委员 (2012-015)
“杰青”、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卫生部突贡专家、国务院特贴专家
CD19、CD33 CAR-T主要研发者
白血病治疗领军人,预后分层、强化诱导、全程管理,显著改善了急性白血病的疗效
牵头制定了《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髓性白血病》多部诊治指南
NIH博士后杰出研究奖,第十届“吴阶平医学研究奖-保罗·杨森药学研究奖”一等奖,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第一完成人)

创新药物,精准治疗,医疗科技进展开启白血病新纪元

王建祥教授:近年来,靶向药物与免疫疗法的临床应用为白血病治疗开辟了新天地,使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治疗进入个体化精准治疗的新阶段。在2024 ASH大会上,无论是AML还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研究进展都备受关注。

阿伐替尼(Avapritinib)在复发/难治性或微小残留病灶阳性伴KIT突变的核心结合因子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CBF-AML)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摘要号222)显示出良好的前景。研究证明,阿伐替尼能够针对特定的基因突变,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显著提高疗效,并减少副作用。同时,维奈克拉(Venetoclax)与地西他滨(Decitabine)的联合治疗在新诊断AML患者中也展现出优于传统强化化疗的效果(摘要号971),表现出了更高的完全缓解率和无病生存期(DFS),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在高危AML患者的研究中,阿扎胞苷(Azacitidine)与西达本胺(Chidamide)的联合维持治疗被证实安全且有效(摘要号1050),为该类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此外,贝林妥欧单抗(Blinatumomab)作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维持治疗的研究(摘要号1049)也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尽管剂量低于推荐范围,依然能够显著降低复发率,提高无白血病生存率。

细胞疗法的进展同样引人注目,当前已有多种靶点的CAR-T疗法应运而生,如针对B系肿瘤的CD19、CD20、CD22 CAR-T以及针对髓系的CD33、CD123、CD70 CAR-T。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中,CAR-T疗法的疗效尤为显著,尤其是在难治/复发病例,令人鼓舞的是,部分患者在未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情况下即可获得良好的长期疗效。ASH大会上,一项关于创新功能增强型CAR-T细胞疗法的研究聚焦于复发或难治性CD7+ T-ALL/LBL患者(摘要号921),该技术能够以极低剂量(仅为商业化产品的千分之一)实现100%的响应率和缓解率,从而解决了目前CAR-T细胞疗法在治疗白血病及淋巴瘤时的有效率不足或复发率高的问题,为CAR-T细胞疗法领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积极推动。

总的来看,ASH大会所展示的研究成果为白血病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也为其他血液肿瘤的疗效开辟了新的方向。随着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不断发展,未来的疗法必将更加精准和个体化。

靶向药物,联合策略,赋能AML实现更深缓解与更长生存

王建祥教授:靶向治疗在AML中的应用标志着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其个体化治疗策略、联合用药以及动态监测技术等多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

精准治疗的关键在于靶向治疗的个体化。近年来研究发现,FLT3、IDH1/2、TP53等多种基因突变在AML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分子检测识别这些突变,医生可以为患者制定基于特定靶点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显著提高疗效并降低传统治疗的副作用。这种策略正逐步取代传统的“一刀切”治疗模式,实现更精准的治疗效果。

联合治疗方案展现出显著优势。将靶向药物与标准化疗方案联合应用,显著提高疗效并延长患者生存期。例如,许多新颖的AML联合治疗方案结合了化疗和靶向药物,不仅提高了总体反应率,也可能改善耐受性。

动态监测和治疗方案的调整是精准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微小残留病灶(MRD)检测等分子监测技术,医生可以实时评估患者对靶向治疗的反应,并据此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疗效并降低复发风险。

未来,随着对AML分子机制理解的不断深入,靶向药物研发将更加注重多靶点结合和组合疗法,以应对疾病的复杂性。CAR-T细胞治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新兴疗法也将逐渐融入AML的治疗体系,为高危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总而言之,靶向治疗在AML中的应用显著提升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也为未来的研究和治疗策略指明了方向。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AML的精准治疗将取得更大突破。

持续探索,未来可期,传统化疗诱导方案将逐渐转化为低毒、安全的创新联合方案

王建祥教授:AML治疗策略的转变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过程。虽然传统化疗诱导方案仍然占据重要地位,但其作用将与靶向治疗和其他新兴疗法紧密结合。如研究表明,大剂量阿糖胞苷联合伊达比星的巩固治疗方案,相比单独使用阿糖胞苷,能够在提供有效缓解的同时降低复发风险,体现了传统疗法与新型靶向药物融合的有效性。

精准医疗的兴起正推动治疗方案向个体化发展。对AML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不断促进靶向药物的研发,未来治疗方案将日益注重个体化治疗策略。新兴疗法,如CAR-T细胞治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正在不断完善,并逐步融入AML的治疗体系,为高危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临床试验将持续发挥关键作用,为新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可靠的临床数据支持,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治疗方案。

总而言之,AML治疗的未来将是多疗法整合的时代,在传统疗法的基础上,不断融合靶向药物、免疫疗法以及其他新兴疗法,最终实现更加精准有效的个体化治疗。

总结

近年来,AML的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靶向药物的引入为患者提供了个体化治疗的新选择。这些靶向药物针对特定的基因突变,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联合治疗策略的应用进一步增强了疗效,通过将靶向药物与传统化疗相结合,能够实现更深层次的缓解。此外,动态监测技术的发展使得临床医生能够实时评估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从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疗效并降低复发风险。尽管AML治疗已取得显著进展,但仍面临许多挑战,未来的研究需要聚焦于新靶点的发现和治疗方案的优化,以推动精准治疗的发展。整体而言,AML治疗的未来充满希望,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患者的预后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

参考文献

[1] 马军, 沈志祥, 朱军, et al. 淋巴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防治中国专家共识 [J]. 白血病淋巴瘤, 2020, (2): 65-72.
[2]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抗白血病联盟,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抗淋巴瘤联盟. 急性白血病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J]. 白血病.淋巴瘤, 2019, 28(4): 5.
[3] DINGJUN ZHUO X T, GUO CHEN,  YINGYING MA,  MAIHONG WANG,  SIYU CHEN,  QIN WEN,  HONG LIU,  CHENG ZHANG,  XI ZHANG. A single-arm, prospective, single-center clinical study on the use of hetrombopag for the prevention of consolidation 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in acute leukemia [J]. EHA Library, 2024, 06/13/2024; 422083; PB3317.
[4]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14版) [J]. 中华肿瘤杂志 2014年36卷11期 876-879页 MEDLINE ISTIC PKU CSCD CA BP, 2015.
[5]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 中国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专家诊疗共识(2019版) [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 012(001): 51-8.
[6] ATALLAH E, CORTES J, O'BRIEN S, et al. Establishment of baseline toxicity expectations with standard frontline chemotherapy in 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 [J]. Blood, 2007, 110(10): 3547-51.
[7] WEN-RONG HUANG A J C. Efficacy of Hetrombopag in Treatment of Cancer 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in Lymphoma and Multiple Myeloma Patients [J]. 2023 ASH, 2023.
[8] MENG LI Y L, YAN-FEN LI,  YU JING. Efficacy of hetrombopag in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patients [J]. 2024 EHA, 2024, EHA Library. Li M. 06/13/2024; 422082; PB3316.
[9] KUTER D J. Managing thrombocytopenia associated with cancer chemotherapy [J]. Oncology (Williston Park), 2015, 29(4): 282-94.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ashelin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展思懿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1月02日
王水
黑山县第一人民医院 | 外科
新年好运至玉兔踏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