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单药皮下注射贝林妥欧单抗治疗晚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研究

2024年11月15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贝林妥欧单抗是一种双特异性 T 细胞衔接器(BiTE),本研究旨在评估其皮下(SC)注射剂在复发/难治性(R/R)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成人患者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药代动力学。在多中心1b期试验的扩展阶段,患者接受两种剂量的 SC 贝林妥欧单抗治疗。结果显示,250μg/500μg 剂量组14例患者中 12 例(85.7%)达到完全缓解/部分血液学恢复的完全缓解(CR/CRh),9例(75.0%)微小残留病(MRD)阴性;500μg/1000μg 剂量组 13 例患者中12例(92.3%)达到CR/CRh且均为MRD阴性。未报告治疗相关的4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或神经事件(NE),SC注射耐受性良好,治疗相关的3级CRS和 NE经标准治疗后可缓解。结论为SC贝林妥欧单抗单药治疗 R/R B-ALL成人患者疗效高、安全性可接受。

image001.png

过去几十年,B-ALL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有所提高,但成人 R/R B-ALL的预后仍然较差。目前治疗方案包括多种抗体疗法和CAR-T细胞疗法,但存在毒性问题,因此需要更好的治疗方法。贝林妥欧单抗可重定向CD3 + T细胞以杀伤CD19阳性靶细胞,静脉持续输注(cIV)已成为R/R B-ALL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本研究旨在评估SC贝林妥欧单抗的疗效、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

这是一项多中心、单臂、开放标签的1b期试验,包括剂量递增和扩展阶段,评估SC贝林妥欧单抗单药治疗成人R/R B-ALL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疗效。扩展阶段于2022年10月24日至2023年7月31日招募患者,截至2023年9月15日,筛选了38例患者,29例入组,2例因中枢神经系统(CNS)病史或病理被排除。两组患者基线人口统计学和疾病特征相似,中位年龄52岁,多数患者接受过多种前期治疗,包括干细胞移植、抗CD19 CAR-T细胞治疗和cIV贝林妥欧单抗治疗,中位骨髓原始细胞百分比为 74%。

在数据截止时,250μg/500μg剂量组14例患者中12例(85.7%)达到CR/CRh,其中9例(75.0%)MRD阴性;500μg/1000μg剂量组13例患者中12例(92.3%)达到CR/CRh且均为MRD阴性。所有在第 1周期第12天和第27天进行骨髓评估的患者以及在第2周期第27天进行评估的患者均达到无原始细胞骨髓(<5%)。部分患者进行了中央MRD检测,结果显示高比例的MRD阴性率。截至数据截止,27例MRD阴性CR/CRh患者中有9例(33.3%)接受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500μg/1000μg剂量组有1例(3.7%)患者出现CD19阴性复发,9例患者仍在研究中。

250μg/500μg剂量组14例患者(100.0%)和 500μg/1000μg剂量组12例患者(92.3%)报告了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严重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在 250μg/500μg 剂量组9例(64.3%)和 500μg/1000μg 剂量组10例(76.9%)患者中报告。3级及以上治疗相关事件在 250μg/500μg剂量组12例(85.7%)和 500μg/1000μg 剂量组8例(61.5%)患者中报告。CRS和NE(包括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是关注的不良事件,3级 CRS事件在两组中发生率相似,而3级NE在250μg/500μg剂量组(6例,42.9%)较 500μg/1000μg剂量组(3 例,23.1%)更常见。所有3级CRS和NE经标准治疗后可缓解,治疗中断或停药率在500μg/1000μg剂量组(9例,69.2%)低于 250μg/500μg剂量组(11例,78.6%)。两名患者在最后一次给药后30天内报告了治疗期间出现的致命不良事件,但均未归因于SC贝林妥欧单抗治疗。

SC贝林妥欧单抗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显示,中位达峰时间约为6-12小时,剂量增加暴露量增加,重复给药后平均表观消除半衰期约为8-12小时。扩展剂量下的观察暴露量(平均稳态平均浓度 [Cavg,ss])通常超过cIV有效剂量(28μg / 天)的暴露量(平均稳态浓度 [Css])。

剂量递增阶段的汇总数据显示SC贝林妥欧单抗无免疫原性证据,两种剂量均导致CD19阳性B细胞深度耗竭。

总体而言,本研究表明,在多中心1b期试验中,对于接受过大量预处理的R/R B-ALL成人患者,皮下注射贝林妥欧单抗显示出高疗效和可接受的安全性。尽管存在样本量小等局限性,但结果为B-ALL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证据,有望推动该领域进一步研究,为改善患者预后带来新的希望。

参考文献

Jabbour E, Zugmaier G, Agrawal V, et al. Single agent subcutaneous blinatumomab for advanced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J]. 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 2024, 99(4): 586-595.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mathild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kk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