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HRP卵巢癌治疗新探索:尼拉帕利与新抗原反应性T细胞治疗展现协同抗肿瘤作用

2024年12月18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在中国,2022年预计有近5.7万的卵巢癌新发病例和3.9万的死亡病例,且呈上升趋势。由于起病较为隐匿,早期患者缺乏特异性症状及特征,约70%的患者诊断时即为晚期,5年生存率为30%~40%[1]。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的出现,大大改变了晚期卵巢癌的治疗格局,一系列临床研究显示,晚期同源重组缺陷(HRD)卵巢癌患者在一线肿瘤细胞减灭术和含铂化疗获得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后,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可进一步延长生存。然而,对于大约 50% 同源重组修复完整(HRP)的卵巢癌患者来说,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获益往往较低。PRIMA和PRIME研究显示,尼拉帕利可显著延长HRP人群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PFS为8.1个月(PRIMA研究)和14个月(PRIME研究)[2],但仍未达到HRD患者获益,凸显了探索新联合治疗方法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免疫治疗作为第4大抗肿瘤治疗方法,为肿瘤治疗带来了突破性进展,然而由于卵巢癌属于“冷”肿瘤,对于免疫治疗敏感性较差,多项大型Ⅲ期研究纷纷折戟。但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极具前景的治疗手段,有望为卵巢癌患者带来更多获益可能,因此如何进一步发挥免疫治疗疗效,相关探索一直在进行中。近期,Translational Oncology期刊发表了一项小鼠模型研究[3],探索了尼拉帕利与新抗原反应性免疫细胞(NRT)疗法联合用于HRP小鼠卵巢癌模型中疗效,结果显示,尼拉帕利与NRT联合可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为临床治疗HRP带来了新思路。【肿瘤资讯】特对研究主要内容进行整理,以飨读者。

研究方法

研究者对6-8周雌性C57BL/6小鼠皮下注射ID8细胞(HRP细胞系),建立卵巢癌模型,并监测肿瘤生长。通过对ID8细胞和C57BL/6小鼠尾组织全外显子组测序(WES)、RNA测序(RNA-seq)和转录组测序,分析潜在新抗原,并基于潜在新抗原制备个性化的新抗原长肽疫苗,进而生成了NRT。

在治疗方面,研究者们通过流式细胞术和ELISpot实验评估了NRT的免疫活性,并在小鼠模型中测试了尼拉帕利单独使用和与NRT联合使用时的体内抗肿瘤效果。此外,通过免疫细胞浸润分析、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和免疫荧光分析等方法,进一步验证了尼拉帕利对TIME的影响,并评估了联合治疗的疗效。

研究结果

尼拉帕利促进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M1表型极化和CD8+ T细胞浸润

通过转录组测序和免疫细胞浸润分析评估尼拉帕利给药前后TIME(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尼拉帕利治疗导致M1-TAMs和激活的CD8+ T细胞比例增加,而M2-TAMs比例减少(图1a和b)。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显示,在尼拉帕利治疗后,在961个富集(P < 0.05)基因集中,567个基因集显著富集(P < 0.01),351个基因集(包括与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和干扰素α相关的基因集)上调,216个基因集下调(图1c)。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相关的基因集上调(图1d-f),表明趋化因子可能在TIME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提示尼拉帕利可促进CCL5、CXCL9、CXCL10等趋化因子表达和分泌,然后通过诱导CD8+ T细胞的激活和浸润,以及TAMs从M2表型极化为M1表型,从而与免疫治疗发挥协同作用(图1)。

图片1.png

图1. 尼拉帕利对ID8卵巢癌TAMs和CD8+T细胞浸润的影响

新抗原反应性T细胞(NRT)具有较好免疫原性

对ID8细胞系和C57BL/6小鼠尾部组织进行了WES和RNA-seq分析,选择了前10个新抗原,并成功制备了8个NeoVAC,然后制备了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NRT。通过将成功制备的新抗原肽与树突状细胞(DCs)共培养,获得新抗原DCs(Neo-DCs),并与携带肿瘤的小鼠T细胞共培养,然后在体外扩增。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与Neo-DCs共培养8小时后的NRT中CD3+CD137+ T细胞的比例,以评估激活T细胞的数量。结果表明,NRT中CD3+/CD137+ T细胞比例为8.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23%(图2a和b)。此外,通过用每个新抗原肽刺激DCs来诱导NRTs的体外激活。通过ELISpot实验检测IFN-γ的释放来评估活细胞的免疫反应性。使用ImageJ软件计数荧光点,结果表明,用新抗原肽刺激后产生的荧光点数量是常规T细胞的两倍多。以上数据提示NRT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图片2.png

图2. NRT细胞制备、功能和免疫应答评估

尼拉帕利和NRT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

当肿瘤可以触及时,将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注射PBS)、尼拉帕利组(注射尼拉帕利)、NRT组和联合组(尼拉帕利+NRT)(图3a)。对肿瘤体积和生存分析的统计分析表明,与单一药物组相比,联合组肿瘤生长减缓(图3b和d),生存期延长(图3c)。表明,尼拉帕利和NRT联合在携带ID8卵巢癌的C57BL/6小鼠中产生了协同抗肿瘤效应。安全性分析显示,所有组小鼠体重均随时间增加,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图3e)。尽管与正常参考范围相比,白细胞(WBC)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LT)等个别指标略有升高,但主要生化指标在各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图3f)。使用H&E染色对主要器官(心、肺、肾和肝)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显示所有组小鼠的组织结构正常,尽管一些器官出现轻度慢性粒细胞浸润但无明显损伤(图3g)。表明尼拉帕利联合NRT治疗不会引起器官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尼拉帕利和NRT联合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图片3.png

图3. ID8小鼠模型体内抗肿瘤试验

与NRT组相比,联合组肿瘤组织M1极化和CD8+ T细胞浸润增加,免疫相关趋化因子和信号通路富集

为进一步验证尼拉帕利调节TME的作用,研究者对体内实验肿瘤组织进行CD3/CD137免疫荧光染色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实验组中CD3+ T细胞和CD137+ T细胞(激活的T细胞)浸润增加,联合组最为明显(图4a和b)。此外,对M1标记CD86和M2标记CD206的免疫荧光染色分析显示,与对照组和NRT组相比,尼拉帕利组和联合组中CD86表达增加(图4c)。
 
对NRT组和联合组肿瘤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免疫细胞浸润分析显示,与NRT组相比,联合组中M1表型比例增加,M2表型比例减少,激活的CD8+ T细胞比例增加(图4d和e)。KEGG通路GSEA分析显示,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相关基因集富集(图4g和h),JAK-STAT通路、T细胞受体反应和抗原处理及呈递通路富集上调(P < 0.001)(图4i和k)。

为了解联合治疗后的功能富集,进一步分析了HALLMARK基因集,发现IL6/JAK/STAT3通路、INFα、INFγ、TNFα和炎症相关基因集富集显著上调(图4l和p),缺氧和血管生成相关基因集富集上调(图4f)。

图片4.png

图4. 各组免疫荧光染色分析及转录组测序结果

研究结论

该研究显示尼拉帕利能够通过调节HRP卵巢癌中的TAMs和CD8+ T细胞浸润重塑肿瘤微环境,并与NRT治疗产生协同抗肿瘤作用。这一发现为尼拉帕利和NRT的联合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为HRP卵巢癌的联合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李洁, 姜洁. 卵巢癌靶向治疗应用及进展.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24年7月第25卷第4期.
2. 李一帆, 李宁. 中国卵巢上皮癌靶向治疗现状及进展.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23年3月第24卷第4期.
3. Lu J, Liu H, Wang B, et al. Niraparib plays synergistic antitumor effects with NRT in a mouse ovarian cancer model with HRP. Transl Oncol. 2024 Nov;49:102094.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Elv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展思懿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2024年12月20日
李刚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 肿瘤内科
尼拉帕利与NRT联合可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为临床治疗HRP带来了新思路。
2024年12月20日
刘桂林
长海县獐子中心卫生院 | 普通内科
临床的患者接受度怎么样
2024年12月20日
孙泽辉
唐山市第三医院 | 肿瘤外科
尼拉帕利与新抗原反应性T细胞治疗展现协同抗肿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