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GC Case Pilot】一例胃癌腹膜种植转移患者一线化免治疗PFS达4年

2024年12月11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腹膜转移的发生率较高,约20%的胃癌患者在术前或术中诊断有腹膜转移,超过 50%的T3、T4期患者在根治性切除术后发生腹膜转移,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腹膜转移可能会导致大量腹水的形成,患者会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贫血、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胃癌出现腹膜转移后,患者的生存期明显缩短,是临床诊疗中亟需突破的难点。目前包括RATIONALE-305研究在内的多项研究都提示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可以明显延长胃癌患者生存期,但对胃癌腹膜转移人群的疗效数据尚不充足,本期分享一例胃癌术后腹膜种植转移患者经免疫联合化疗治疗后获得近4年无进展生存(PFS)的病例。

患者基本情况

患者,女性,54岁。

既往:胃癌病史,2015年胃癌根治性切除术(毕II式结肠前吻合),术后病理:胃窦部低分化腺癌,溃疡型。免疫组合:Cerb-B2(2+),EBER(-)。分期:pT4N2M0(IIIa期),术后行5周期化疗后定期复查,病情平稳。2020年4月因反复腹泻5月余来院就诊,肛检提示距肛6cm内可及狭窄,黏膜表面粗糙,退出指套无染血,肠镜提示距肛5cm~10cm见半周黏膜粗糙,充血水肿,管腔狭窄。 

1.png

腹部增强CT提示胃术后,直肠壁厚考虑癌浸润,右输尿管盆段癌浸润伴其上尿路积水,盆腔少量积液。

盆腔MRI提示直肠壁普遍浸润,右附件不排除外癌浸润,盆底少量积液,结合既往病史判断为胃癌复发腹膜种植转移。

诊断:胃恶性肿瘤rpT4N2M1 IV (PD L1 TPA< 5%, HER-2 2+,FISH-)。

治疗经过

2020年5月入组“一项对比替雷利珠单抗(BGB-A317)联合铂类药物及氟嘧啶与安慰剂联合铂类药物及氟嘧啶作为局部晚期不可切除的或转移性的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一线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I期临床研究”。患者接受替雷利珠单抗联合CAPOX治疗6周期后,继续接受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维持治疗。

3周期后疗效评价:疾病稳定(SD),后肿瘤持续缩小,2021年4月达到部分缓解(PR)并维持到2024年3月,PFS近4年。

2.png

不良反应:仅出现2级贫血及2级四肢麻木,2021年1月27日开始予以降低卡培他滨剂量水平至750mg/m2用药。综合患者意愿及获益,予C16开始降低卡培他滨剂量水平至500mg/m2用药。

后续治疗

2024年3月15日考虑腹膜转移肠粘连,导致肠梗阻,经MDT讨论后行腹腔镜直肠切除术+腹腔镜小肠病损切除术+腹腔镜下盆腔粘连松解术+腹腔镜子宫病损切除术+回肠造口术;

2024年6月,胃术后,胃肠吻合口壁稍厚;直肠术后,回肠造口,盆腔小肠吻合段内容物积聚,伴近端小肠不全梗阻,营养支持治疗;

2024年9月,CT提示肿瘤复发伴肠壁腹膜多发种植转移考虑,肠梗阻,多量腹水,肿瘤明显进展,营养支持治疗。

病例小结

3.png

本期特邀专家——郑  宇 教授

郑  宇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肿瘤内科
中国抗癌协会CMUP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胃部肿瘤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委员
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物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抗癌协会癌痛专业委员会常委
浙江省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浙江省数理医学会数理平台秘书长
浙江省数理医学会肿瘤精准诊疗专委会委员
浙江省抗癌联盟胃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本期特邀专家——翟冲亚 教授

翟冲亚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邵逸夫医院肿瘤内科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一作发表论文8篇,其中SCI论文6篇,中华论文2篇
主持厅局级课题1项,主参省部级课题2项
浙江省医师协会胸部肿瘤专委会委员
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肿瘤支持治疗专委会青委
擅长胃癌、肠癌、肺癌等多瘤种的诊治,作为主要研究者已参加国内外多中心临床研究20余项

专家点评

本例病例患者胃癌术后5年出现了腹膜转移,并种植转移至直肠壁及右输尿管盆段,针对这类人群,魏嘉教授[1]团队曾回顾性地研究了349例III/IV期胃癌患者的复发转移模式以及预后分析,结果发现IV期患者中腹膜转移是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腹膜转移患者的中位总生存(OS)为7.5个月,显著低于未发生腹膜转移的患者。该患者非常幸运能够参与到RATIONALE-305研究并随机到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组,在该治疗模式下,靶病灶退缩明显,获得PR,后续患者持续缓解,PFS达到了4年左右,远远超过了腹膜转移人群的平均水平。

分析RATIONALE-305研究[2],我们可以发现,该研究中入组了超过四成的腹膜转移患者,并且将腹膜转移设置为分层因素,因此该研究的腹膜转移亚组分析可以为我们临床诊疗提供一些证据。从目前已发布数据来看,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可以明显改善腹膜转移人群的OS[HR=0.80 (0.65~0.98)],我们也期待后续更详细的数据发布。

晚期一线免疫联合化疗的维持治疗也值得讨论,该患者在2024年3月随访时,肿瘤控制情况良好,仍处于PR状态,后续3月研究结束,患者停药后进行了姑息手术,但近几个月,患者肿瘤明显进展,腹水严重,分析目前几项Ⅲ期研究方案发现,CheckMate-649[3]、KEYNOTE-859[4]以及ORIENT-16[5]研究方案均规定治疗最多2年,而RATIONALE-305研究则规定直到进展或者不耐受,本次分享的患者用药约4年,在这期间仅出现2级不良事件(AE),耐受性良好,肿瘤控制情况良好,未出现耐药等情况,因此免疫治疗持续使用是不是可以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疗效获益也值得未来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Jia Wei, et al. Transl Cancer Res 2017;6(1):149-156.
[2] 2023 ESMO LBA80.
[3] Janjigian, Yelena Y et al. Lancet vol. 398,10294 (2021): 27-40.
[4] 2024 ASCO Abstract 4045.
[5] 2021 ESMO LBA53; 2023 AACR Abstract CT078.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QTT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高惠


下期预告

一例胃癌肝转移合并腹膜转移患者一线化免治疗后实现持续缓解


往期回顾:

【胃癌】后腹膜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转化治疗

【胃癌】转“胃”为安——一例转移性胃癌患者经替雷利珠单抗联合SOX治疗后成功转化达到病理完全缓解

【胃癌】救难“介胃”,白鱼“入”舟——一例转移性胃癌患者经替雷利珠单抗联合介入后达到完全缓解并长期获益

【胃癌】转移性胃肝样腺癌患者转化成功,DFS超过2年

【胃癌】新辅助免疫治疗助力局部晚期胃癌患者无进展生存近四年

【胃癌】“胃”来可期:一例HER2阳性胃癌患者围术期应用替雷利珠单抗联合方案达到病理完全缓解并长期获益

【胃癌】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为晚期多发转移胃癌带来持久获益:持续PR至今,PFS已超17个月

【胃癌】一例胃癌肝转移患者经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后获得手术机会并获得长期生存

【胃癌】一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替雷利珠单抗联合方案达到病理完全缓解并长期获益

【胃癌】一例晚期胃癌患者经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后成功转化手术并获得长期生存

【胃癌】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为胃癌肝转移患者带来持久获益:DOR超过66个月

【胃癌】晚期贲门癌伴多发肝转移患者经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后获长期缓解,DOR超过53个月

【胃癌】胃肝样腺癌术后肝转移,免化治疗后临床获益超五年,完全缓解超四年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1月20日
邓勇
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 | 乳腺外科
谢谢分享,学习到了
01月15日
邓勇
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 | 乳腺外科
谢谢分享,学习到了
2024年12月22日
张彦
唐山市妇幼保健院 | 妇科
对比替雷利珠单抗(BGB-A317)联合铂类药物及氟嘧啶与安慰剂联合铂类药物及氟嘧啶作为局部晚期不可切除的或转移性的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一线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I期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