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4 ASH学术速递】泽布替尼联合R-CHOP治疗经2周期R-CHOP治疗后PET阳性non-GCB DLBCL患者

2024年12月15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今天分享一项在第66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上发表的研究成果,摘要号4488,《Zanubrutinib plus R-CHOP (ZR-CHOP) in non-germinal center B-cell-like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patients who wer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ositive after two cycles of R-CHOP:a single-arm,open-label,multicenter prospective study》该研究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牛挺教授牵头,国内6家中心共同参与。【肿瘤资讯】邀请壁报第一作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王婕教授进行研究解读,牛挺教授进行研究结果点评。

背景及目的

在血液肿瘤治疗领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治疗一直充满挑战。虽然R-CHOP方案是DLBCL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但仍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患者疗效不佳,其中non-GCB患者以及2个周期R-CHOP治疗后PET阳性患者的预后更差【1,2】。该单臂、开放标签、多中心前瞻性研究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评估ZR-CHOP并继以泽布替尼维持用于治疗经过2个周期R-CHOP治疗后PET检查仍呈阳性(排除PD)的non-GCB DLBC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ChiCTR2100054552)。

方法

接受两个周期R-CHOP治疗后,PET阳性(Deauville评分为4或5)患者被纳入研究。PET阴性或疾病进展(PD)的患者被排除。

患者接受21天周期的ZR-CHOP治疗,共6个周期(诱导治疗),随后对于达到部分缓解(PR)或完全缓解(CR)的患者,给予泽布替尼单药治疗作为维持治疗,最多6个月。泽布替尼口服剂量为每天两次,每次160毫克。

本研究主要终点是R-CHOP治疗开始后 2 年无事件生存率,次要终点包括总缓解率 (ORR)、完全缓解率(CR)、缓解改善比例(定义为在 ZR-CHOP 诱导治疗期间治疗反应从 PR 提升为CR 或从病情稳定提升到 CR 或 PR 的患者比例)和安全性。

image001.png

结果

从2022年5月到2024年6月,共有28例DLBCL患者入组并接受治疗。患者的中位年龄是59.0岁(范围,40-79岁),其中53.6%为男性,32.1%的患者ECOG表现状态为≥2;总共有78.6%的患者处于III-IV期;32.1%的患者患有双表达型淋巴瘤;大多数患者有结外侵犯(82.2%);8例(28.6%)患者国际预后指数得分≥3;Deauville评分为4分和5分的患者分别为60.7%和39.3%。
截至2024年9月27日,共有24例DLBCL患者接受了ZR-CHOP治疗并进行了疗效评估,中位随访时间为11.1个月(范围7.9-26.8)。

  • 24例DLBCL患者中有22例(85.7%)患者完成了2个周期的ZR-CHOP治疗, ORR为91.7%(22/24),完全缓解(CR)率为29.2%(7/24)。

  • 24例DLBCL患者中有18例(75.0%)完成了6个周期的ZR-CHOP治疗。18例患者中,有15例患者达到了CR或PR,ORR为83.3%(15/18),CR率为61.1%(11/18)。

  • 截至数据截止时,有9例患者完成了维持治疗,其中8例(88.8%)患者在维持治疗期间仍然持续缓解。

  • 缓解改善比例为54.2%(13/24;95% CI,29.1-70.9)。

image003.png

a: Response was assessed by CT or PET-CT. b: Response was assessed by PET-CT. c: Response was assessed by CT.

image005.png

安全性方面,研究中任何级别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EAEs)和≥3级TEAEs的百分比分别为92.9%和71.4%。未观察到5级TEAE。

最常见的(≥10%)3-4级血液学毒性是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发生率为50%(14/28)。最常见的3-4级非血液学毒性包括白细胞计数减少,发生率为53.6%(15/28);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和感染,发生率为14.3%(4/28),感染患者中包括1例肺炎,1例胃肠炎,1例败血症,1例尿路感染。

没有发生任何级别的心血管事件或高血压。只有2例DLBCL患者出现了2级出血并已恢复。下图为展示的是发生率 ≥10% 的TEAE。

image007.png

结论

ZR-CHOP 对于接受两个周期R-CHOP治疗后PET阳性的non-GCB DLBCL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案。这表明在动态PET-CT的指导下加入泽布替尼以升级治疗可以提升这些患者的缓解率,同时不会明显增加毒性。

专家点评

牛挺教授:有研究发现,2个周期R-CHOP治疗后PET阳性患者的2年无事件生存率显著低于2个周期R-CHOP治疗后PET阴性的患者2】。因此,为了改善2个周期R-CHOP治疗后PET阳性DLBCL患者的预后,需要改进治疗方案。

从这项研究中,可以看到ZR-CHOP在两个周期R-CHOP后PET阳性的non-GCB DLBCL患者中显示出了积极的疗效信号。通过该升级治疗使一半以上患者的缓解状态获得了提升。此外,研究中未观察到明显增加的毒性,这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仍在进行中,后续将继续关注主要终点EFS的表现。

专家简历

王婕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医疗组长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内科
研究方向:恶性淋巴瘤临床与转化研究
华西医院管理后备人才,第十届“华西青年榜样”
四川省血液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秘书
中国老年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青委委员
四川省康复医学会血液专业委员会青年学组组长
四川省女医师协会血液专业委员会委员
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血液分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套细胞淋巴瘤工作组委员
四川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工作组专家
四川省生物信息学学会医疗健康信息传播分会常委
四川省医学科技创新研究会医学与传媒互促研究分会常委

牛挺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内科主任

首届华西医院十大医师榜样 

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及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 主要研究者(PI) 

四川大学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四川) 主要研究者(PI)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常委、淋巴细胞疾病学组 副组长 

中国血液病专科联盟 副理事长 

中国STAR工作组血液病学专科委员会 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副总编辑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及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 专家 

国家血液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NCRCH)四川省分中心 主任 

国家血液内科专业质量控制中心(筹)工作组 专家、淋浆细胞疾病工作组 副组长 

四川省肿瘤学会 副理事长、血液肿瘤分会 主任委员 

四川省干细胞技术与细胞治疗协会 副会长

血液学分会 会长 

四川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候 任主任委员

参考文献

1. Wang L, Li L-R, Young KH. New agents and regimens for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 2020.
2. Mamot C, Klingbiel D, Hitz F, et al. Final 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Interim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Treated With R-CHOP-14 (SAKK 38/07).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15; 33(23): 2523-9.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cherr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邓文普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