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地舒单抗联合放疗,或可进一步加强肺癌伴多椎体骨转移的治疗疗效

2024年11月04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肺癌是最常见的实体瘤类型。既往研究表明,肺癌患者出现骨转移的平均时间为9个月。由于肺癌起病隐匿,大约2/3的患者在肺癌诊断时,即已发生骨转移。肺癌骨转移以溶骨性病变为主,在带来骨痛的同时,还可能引发压缩性骨折、截瘫等不良事件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在肺癌确诊时,应密切留意肺癌患者的骨转移发生情况,及时应用适当的骨保护治疗手段。在此,【肿瘤资讯】特别整理了一例肺癌伴多椎体骨转移患者的病例,并对其治疗经过进行点评,详情如下。

病例介绍

患者:

男性,72岁。

主诉:

腰痛伴行走困难1月,外院CT提示右肺占位。

现病史:

2023.11.02,患者入院前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持续性隐痛,无牵涉性痛,无发热,无咳痰、胸闷、气紧等呼吸道症状;

2023.11.08,入院后进行生化检查提示血钙 2.38mmol/L,血磷1.12mmol/L,碱性磷酸酶127U/L;

2023.11.09,PET-CT结果显示:右肺下叶后基底段分叶状软组织结节影,大小约3.2cm*2.7cm*2.8cm,SUV最大值为6.4,平均值为5.7。右侧肺门及纵膈(气管隆突下)多发增大淋巴结影,最大直径约为1.3cm,放射性摄取增高,SUV最大值为4.2,平均值为3.3。肝脏多发大小不等结节状低密度影,放射性摄取增高,SUV最大值为4.7,平均值为4.0。颈6椎体棘突、胸骨柄、胸10及12椎体、右侧髋臼、双侧髂骨、右侧股骨头、双侧股骨上段多发骨质破坏,放射性摄取异常增高,SUV最大值为9.6,平均值7.7;

2023.11.16, 肝脏结节穿刺活检,结合免疫组化结果符合腺癌。免疫组化:CK7(+),CK20(-),HEP(-),TTF-1(+),NapsinA(+),P63(-),CDX-2(-),GATA-3(-);

2023.11.20,右侧胸水液基涂片,可见少许异性细胞,考虑为癌细胞;

2023.11.21,右侧髂骨占位穿刺活检:镜下为横纹肌及脂肪组织,横纹肌组织间查见几个上皮样细胞,不排除肿瘤;

2023.11.27,EBUS引导下行“11Ri淋巴结”穿刺活检,可见非小细胞癌细胞。免疫组化支持为腺癌:CK7(+),CK5/6(-),TF-1(+),P63(-),P40(-),Napsin(+)。基因检测:EGFR基因19外显子19-Del基因突变(为药敏突变Ct值为21.67),PD-L1 TPS 0%,CPS 0。

诊断:

右肺下叶腺癌(cT3N2M1c,IVB期)伴肝、骨多发转移(EGFR19 Del突变,PD-L1阴性)。

治疗经过:

2023.11.20,予贝伐珠单抗10mg/kg+培美曲塞500mg/㎡+顺铂75mg/㎡,同时,予双膦酸盐(因卡膦酸二钠10mg)治疗;

2023.11.25,开始采用IGRT技术,针对肿瘤原发及转移病灶予以放疗,具体剂量:GTV1(右肺下叶):62Gy/9f(32Gy/4f+30Gy/5f),GTV2(肝顶叶):50Gy/9f(20Gy/4f+30Gy/5f),GTV3(T9):37.5Gy/9f(20Gy/4f+17.5Gy/5f),GTV4(T10):36Gy/9f,GTV5(T12):28Gy/6f(20Gy/5f+8Gy/1f),GTV6(L1):8Gy/1f,GTV7(L3):20Gy/5f,GTV8(胸骨柄):30Gy/6f,GTV9(髂骨):49Gy/13f(24Gy/8f/4d+25Gy/5f)。患者疼痛症状稍有减轻,但NRS评分仍有6分。

2023.11.27,因基因检测结果回报EGFR 19外显子突变,将化疗方案更换为采用三代EGFR-TKI奥希替尼病情控制良好,持续使用至今。

2023.12.08和2023.12.25,分别进行两次影像学评价CT显示,胸腰椎及右侧髂骨溶骨性骨质破坏伴有周围软组织肿块,部分较前明显,范围进行性扩大。

2024.01.20,经讨论后,开始使用地舒单抗(120mg q4w)治疗,并继续针对病灶修改计划加量照射。

2024.04.13,地舒单抗治疗3个周期后再次复查CT提示T9、T12、L3椎体骨质破坏范围较地舒单抗治疗前缩小,骨质密度较前增高,疗效评估为部分缓解(PR)。右侧髂骨骨质破坏范围较地舒单抗治疗明显缩小,软组织肿块体积明显缩小,疗效评估为PR;

2024.07.13,经过6个周期地舒单抗治疗后,胸腹增强CT复查结果显示:右肺下叶结节、肝顶叶结节较前减小,双侧部分肋骨、部分胸腰椎、胸骨柄、骨盆构成 骨,破坏范围较前缩小 。患者疼痛症状基本消失,NRS评分降为0-1分,可自行行走,活动自如。

病例点评

肺癌骨转移的特征是破骨细胞活化导致的骨破坏,病理上以溶骨性病变居多。一旦骨骼中出现肿瘤细胞,则肿瘤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形成恶性循环,增加骨转换,进而导致溶骨性破坏并促使恶性肿瘤细胞生存。RANKL/RANK是介导肺癌骨破坏的关键通路,所以,针对骨转移的治疗,靶向RANKL是一个不错的选择1

本例患者为肺癌骨转移患者,骨转移病灶表现为多处椎体转移伴有溶骨性破坏,椎体压缩性骨折、疼痛明显。患者在入院后,起始给予双膦酸盐抗骨转移治疗,并予以一阶段放疗后疼痛有所减轻,但未达预期,且在治疗1个月后,影像学检查提示部分骨转移病灶进展。

后续改为地舒单抗治疗的同时,进行二阶段加量放疗。治疗过程中患者疼痛症状逐渐减轻,肢体活动能力逐渐恢复,3个周期后复查CT,多处椎体及右侧髂骨溶骨性破坏范围较前缩小,骨质破坏区域表现为成骨性改变,疗效评估为部分缓解。地舒单抗治疗6个周期后,疼痛基本消失。与此同时,经过局部放疗和分子靶向治疗,CT显示肺部原发病灶和肝部转移病灶较前也明显缩小。患者的这些病程变化提示,在将骨改良药物更换为地舒单抗之后,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降低了不良骨事件的发生,在与局部放疗的联合治疗下,可能进一步增强了抗骨转移治疗的疗效,值得临床予以借鉴。


参考文献

1.中国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指南,2024版.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Cherr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IRIS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