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GC Case Pilot】胃肝样腺癌术后肝转移,免化治疗后临床获益超五年,完全缓解超四年

2024年12月02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根据GLOBOCAN的统计数据1,2022年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列全球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第5位。东亚地区是全球胃癌发病率(23.0/10万)和死亡率(9.7/10万)最高的地区。在中国,胃癌的发病率位于第5位,死亡率居第3位。并且,中国胃癌患者初诊分期晚,近一半患者在诊断时即失去手术根治的机会2, 3

肝转移是晚期胃癌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胃肝样腺癌是胃癌的一种特殊亚型4,易发生肝转移、淋巴结转移,预后差,治疗手段有限,既往的治疗方案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为主。本期病例报导一例肝样腺癌肝转移经免疫联合化疗治疗后获得临床治愈超四年的患者。

患者基本情况

◆ 患者男性,确诊时40岁。

◆ 2019年初因上腹部疼痛伴呕血至当地医院查胃镜,活检病理:(胃体)黏膜慢性炎,其间见少量核深染细胞,考虑为低分化癌。进一步完善上腹部CT报告:胃小弯占位,性质待定,肝胃间隙多发肿大淋巴结;腹腔内多发小淋巴结。

◆ 2019年2月患者在南京鼓楼医院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报告:贲门下及胃体前壁,肿瘤侵及固有肌层,结合免疫组化考虑为肝样腺癌,低分化。上、下切缘及送检吻合圈1枚均未见癌组织累及。脉管内见癌栓。未见神经侵犯。查见胃小弯侧淋巴结4/8枚和送检淋巴结1/6枚见癌组织转移;查见胃大弯侧淋巴结8枚未见癌组织转移。网膜组织未见特殊。AJCC第8版病理分期:IIB期(pT2,N2,cM0)。免疫组化:Ki67(80%+),AFP(灶+),Her2(0),VEGFR2(-),PD-L1(SP142,肿瘤细胞-;间质淋巴细胞20%+),MLH1(+),PMS2(+),MSH2(+),MSH6(+),P53(+,野生型)。

◆ 术后2个月复查腹部CT提示肝脏转移(2019年2月 vs 2019年4月):

1.png

◆ 2019年4月患者入组“一项对比替雷利珠单抗(BGB-A317)联合铂类药物及氟嘧啶类与安慰剂联合铂类药物及氟嘧啶类作为局部晚期不可切除的或转移性的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一线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3期临床研究”。研究结束后揭盲显示该患者在替雷利珠单抗联合治疗组。

具体治疗经过

2019年4月起患者接受“替雷利珠单抗+XELOX方案”治疗6周期,6周期治疗后停用奥沙利铂,因甲沟炎停用卡培他滨,2019年11月起开始替雷利珠单抗单药维持治疗,期间维持PR(部分缓解)状态,至2020年7月影像学评价达到cCR(临床完全缓解)。患者使用替雷利珠单抗单药维持治疗至今,最近一次复查时间为:2024年7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已超5年,患者病情评估仍保持cCR状态。

2-1.png

本期特邀专家——杨  阳 教授

杨  阳 教授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
医务处副处长、主任医师、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南京大学医学院肿瘤学博士
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医科大学临床研究科学硕士
中华医学会肿瘤姑息治疗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多原发和不明原发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恶性肿瘤微创治疗分会委员
江苏省免疫学会转化医学分会委员
南京市肿瘤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秘书
南京市江北新区医学会肿瘤分会秘书
曾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江苏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在内多次学术奖励,主持两项国家科技部重点项目,参编多部中英文肿瘤学专著,发表SCI论文20余篇

本期特邀专家——解佳奇 教授

解佳奇 教授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肿瘤科 主治医生 医学博士
江苏省整合医学会中西医结合肿瘤分会秘书
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在Theranostics(中科院1区,IF 12.4分)等英文杂志、《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等中华系列杂志发表论文数篇,作为sub-i参与了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如BGB-A317、HX008、FSH-1502等临床研究项目
目前主要致力于肿瘤的内科治疗及放射治疗,对于腹膜转移和合并恶性腹水的患者,可以熟练开展腹腔穿刺置管及HIPEC技术,精于晚期肿瘤合并有多种并发症的治疗

专家点评

①胃肝样腺癌的组织形态既具有普通胃癌的特点,又包含类似肝细胞癌的形态。这种癌症的恶性程度通常较高,容易发生早期转移,特别是肝转移的发生率较高。该患者男性,确诊时40岁,非常年轻,术后病理证实为胃肝样腺癌,细胞核增殖指数Ki67(80%+),复发风险非常高,患者确实术后不久出现门脉癌栓+肝转移,考虑该患者肿瘤细胞增殖快,预计预后极差。

②患者术后2月确诊肝多发转移,临床分期IV期,参考病理免疫组化:HER2(-),PD-L1(-),微卫星稳定,2019年PD-L1 CPS、Claudin 18.2、FGFR等分子靶点检测尚不成熟,当时包括KEYNOTE-062,CheckMate 649等研究还在进行中。患者病情经评估符合RATIONALE-305研究入排标准,经与患者及家属充分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入组治疗,研究结束后揭盲显示该患者在替雷利珠单抗联合治疗组。对患者来说这无疑是幸运的。

③该患者入组接受“替雷利珠单抗+XELOX方案”序贯替雷利珠单抗单药维持治疗超5年,多次复查CT及MR均评估肿瘤明显缩小至消失,达到cCR,同时患者除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需要对症治疗外没有出现其他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对比免疫治疗出现前类似患者艰难的抗肿瘤药物治疗及可以预见的不良结局,替雷利珠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极大幅度改写了这类患者的预后。事实上,我中心入组RATIONALE-305研究的13名患者中,包括这名患者在内有多名患者都出现了极好的疗效,有2名经替雷利珠单抗联合方案治疗患者的PFS(无进展生存)超5年。


参考文献

1.Bray F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2: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Cancer J Clin. 2024 May-Jun;74(3):229-263.
2.Zheng RS et a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16. J Natl Cancer Center. 2022; 2: 1-9.
3.Lancet Public Health 2021; 6: e877–87
4.Xia R et al., Front Oncol. 2021 Apr 12;11:633916. doi: 10.3389/fonc.2021.633916.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QTT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高惠


下期预告

一例胃癌腹膜种植转移患者一线化免治疗PFS超4年

往期回顾:

【胃癌】后腹膜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转化治疗

【胃癌】转“胃”为安——一例转移性胃癌患者经替雷利珠单抗联合SOX治疗后成功转化达到病理完全缓解

【胃癌】救难“介胃”,白鱼“入”舟——一例转移性胃癌患者经替雷利珠单抗联合介入后达到完全缓解并长期获益

【胃癌】转移性胃肝样腺癌患者转化成功,DFS超过2年

【胃癌】新辅助免疫治疗助力局部晚期胃癌患者无进展生存近四年

【胃癌】“胃”来可期:一例HER2阳性胃癌患者围术期应用替雷利珠单抗联合方案达到病理完全缓解并长期获益

【胃癌】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为晚期多发转移胃癌带来持久获益:持续PR至今,PFS已超17个月

【胃癌】一例胃癌肝转移患者经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后获得手术机会并获得长期生存

【胃癌】一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替雷利珠单抗联合方案达到病理完全缓解并长期获益

【胃癌】一例晚期胃癌患者经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后成功转化手术并获得长期生存

【胃癌】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为胃癌肝转移患者带来持久获益:DOR超过66个月

【胃癌】晚期贲门癌伴多发肝转移患者经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后获长期缓解,DOR超过53个月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2024年12月20日
张远超
济南市济阳人民医院 | 放疗科
胃肝样腺癌是胃癌的一种特殊亚型,易发生肝转移、淋巴结转移,预后差,治疗手段有限
2024年12月19日
韩宪春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 肿瘤内科
胃肝样腺癌术后肝转移,免化治疗后临床获益超五年,完全缓解超四年。
2024年12月19日
陈明亮
保定市徐水区中医医院 | 普通外科
肝转移是晚期胃癌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