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捷报再传!Ⅲ期临床结果揭晓——泽贝妥单抗+CHOP为DLBCL患者带来曙光,GCB亚型疗效突出

2024年11月19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弥漫性大 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成人中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临床表现和预后多样。目前,DLBCL的一线治疗方案仍然是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R-CHOP)。然而,在接受R-CHOP治疗的患者群体中,大约有30%~40%的患者会出现复发的情况。而且,长期使用该治疗方案,会给患者带来较为沉重的经济负担。这一系列因素致使R-CHOP治疗在老年患者以及发展中国家患者中的广泛应用受到了限制。因此,需要进一步的治疗方法来提高生存率或降低治疗成本。近日国际知名期刊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期刊发表了一项Ⅲ期临床研究,评估比较了泽贝妥单抗联合CHOP(Hi-CHOP)与R-CHOP在CD20阳性DLBCL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肿瘤资讯】整理了其中重点信息,以飨读者。

图片1.png

愈越往昔,泽贝妥单抗开启DLBCL治疗新格局

DLBCL起源于成熟B细胞,是一种侵袭性肿瘤,也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最常见的类型,在我国占35%~50%1。多年来,R-CHOP方案作为DLBCL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可使50%~70%的患者获得治愈,但仍有一部分患者面临疾病难以治疗或在完全缓解后复发的问题2。尽管研究者们对抗CD20单抗在DLBCL治疗中的潜力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3

随着新型抗CD20单抗泽贝妥单抗(HS006)的问世,DLBCL患者迎来了新的治疗希望。泽贝妥单抗作为利妥昔单抗的“me-too”抗体,展现出更强的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作用,并在药效学、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特性上与利妥昔单抗相似。在Ⅰ期试验中,泽贝妥单抗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并在Ⅱ期试验中与R-CHOP疗效相当。最新的Ⅲ期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泽贝妥单抗在CD20阳性DLBCL患者中的疗效优势,同时耐受性良好4-5

再添力证,Ⅲ期临床结果表明泽贝妥单抗可成CD20阳性DLBCL一线治疗新选择

研究设计与方法

该研究共纳入符合条件的483例未经治疗的CD20阳性DLBCL患者,按照2:1的比例随机接受6个周期的Hi-CHOP方案和R-CHOP方案治疗。主要终点为C6D50时的客观缓解率(ORR),次要终点包括缓解持续时间(DOR)、无进展生存期(PFS)、无事件生存期(EFS)、总生存期(OS)、由盲法独立审查委员会(BIRC)评估的C6D50时的完全缓解率(CR)以及安全性结果(图1)。

图片2.png

图1.研究设计

研究结果

Hi-CHOP方案和R-CHOP方案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和疾病特征在基线时无显著差异(p>0.05)(表1)。

表1.患者特征图片3.png

疗效方面,泽贝妥单抗为患者带来更优的生存获益

疗效分析结果显示,在全分析集(FAS)中,Hi-CHOP组的ORR率相较于R-CHOP组显示出提高的趋势(83.5% vs. 81.4%), 组间差异为2.1%(95%CI:-5.2%~9.4%)。次要终点CR率在Hi-CHOP组也优于R-CHOP组(75.2% vs. 67.9%,P=0.092);在符合方案集(PPS)中,Hi-CHOP组的ORR率相较于R-CHOP组同样表现出提高的趋势(95.3% vs. 93.7%),组间差异为1.6%(95%CI:-3.3%~6.5%)。在CR率方面,PPS中Hi-CHOP组显著优于R-CHOP组(85.7% vs 77.3%,P=0.038)。此外,FAS中Hi-CHOP组的1~3年PFS率和1~3年OS率均优于R-CHOP组(图2)。

图片4.png

图2. FAS集两组患者经BIRC评估的PFS和OS的Kaplan-Meier曲线

此外,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FAS中,GCB亚型DLBCL患者中,Hi-CHOP组在ORR率、CR率、EFS率和OS率上均显著优于R-CHOP组,且DOR(HR 0.47,95%CI:0.18~1.26,P=0.126)和PFS(HR 0.41,95%CI:0.16~1.07,P=0.060)也优于R-CHOP组。而在non-GCB亚型患者中,Hi-CHOP与R-CHOP在DOR、PFS率、EFS率和OS率上的获益相当(P>0.05)(图3)。与non-GCB亚型患者不同,GCB亚型患者目前缺乏有效的靶向治疗方案。该Ⅲ期研究结果显示GCB亚型患者CR率显著提高,且该CR率能转化成长期的EFS获益,这些提升均具显著统计学意义。

图片5.png

图3. FAS集两组患者经BIRC评估的疗效结局(DOR、PFS、EFS、OS)Kaplan-Meier曲线

安全性方面,泽贝妥单抗展现出良好的耐受性

安全性分析结果显示,Hi-CHOP组与R-CHOP组患者在治疗引起的不良事件(TEAE)、严重不良事件(SAE)和药物相关SAE的发生率相似。两组≥3级TEAE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92.0% vs. 92.3%),其中最常见的TEAE为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75.5% vs. 75.0%)、白细胞计数降低(67.9% vs. 62.8%)、淋巴细胞计数减少(29.7% vs. 26.9%)和贫血(12.8% vs. 9.0%)。总体来说,Hi-CHOP方案与R-CHOP方案的TEAE相似,安全性方面无显著差异(表2)。

表2. Hi-CHOP方案与R-CHOP方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图片6.png

研究结论

该研究表明,泽贝妥单抗(375 mg/m2)联合CHOP在既往未经治疗的CD20阳性的中国DLBCL患者中的疗效更优于R-CHOP方案,表现出更高的CR率且耐受性良好。值得注意的是,亚组分析结果显示,Hi-CHOP方案在GCB-DLBCL患者中表现更为突出。无论是ORR率、CR率、3年EFS率还是OS率,GCB组均表现出显著的统计学提升。

未来可期,泽贝妥单抗擎画DLBCL治疗新蓝图

泽贝妥单抗是一种人-鼠嵌合型抗CD20单克隆抗体,是我国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型生物制品。与利妥昔单抗相比,泽贝妥单抗通过差异化改造抗原结合表位和去岩藻糖使得泽贝妥单抗具有更强的ADCC作用,更大的表观分布容积和更持久的B细胞清除作用。此外,临床前研究已经显示,泽贝妥单抗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均优于利妥昔单抗。此次全国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结果的公布更加证实了泽贝妥单抗治疗DLBCL的疗效与安全性。

2023年5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泽贝妥单抗上市,并于2023年12月成功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用于治疗成人CD20阳性DLBCL非特指型(DLBCL-NOS)患者,与标准CHOP化疗联合使用。此外,泽贝妥单抗在其他疾病领域,特别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的潜力,有望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期待未来为更广泛的患者群体带来新的治疗希望。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健康委. 淋巴瘤诊疗指南(2022年版)。
2. Munoz J, Deshpande A, Rimsza L, Nowakowski GS, Kurzrock R. Navigating between Scylla and Charybdis: A roadmap to do better than Pola-RCHP in DLBCL. Cancer Treat Rev. 2024;124:102691.
3. Sehn LH, Martelli M, Trněný M, et al. A randomized, open-label, Phase III study of obinutuzumab or rituximab plus CHOP in patients with previously untreated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final analysis of GOYA. J Hematol Oncol. 2020;13(1):71.
4. Li Z, Wang Y, Sun P, et al. 2023 Phase 1 trial of HS006, a recombinant human-mouse chimeric anti-CD20 monoclonal antibody to treat CD20 positive B-cell non-Hodgkin’s lymphoma in China. J Cancer14:2263-73.
5. Li Z, Jiang W, Zhou H, et al. Comparison of zuberitamab plus CHOP versus rituximab plus CHOP for the treatment of drug-naïve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CD20-positive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a phase 3 trial. J Immunother Cancer. 2024;12(10):e008895.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kayle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CYX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