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精准微创,个体化治疗:陈克能教授谈食管癌外科治疗新进展

2024年11月07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食管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多学科诊疗理念的深入,食管癌的外科治疗取得了显著进步,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为进一步推动食管癌外科治疗的进步,【肿瘤资讯】特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陈克能教授就食管癌外科治疗的最新进展、新辅助治疗模式以及个体化治疗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为食管癌的精准诊疗提供专业指导。

陈克能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贴专家

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候任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纵隔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与营养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纵隔肿瘤专家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常委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模拟医学部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世界华人医师协会胸部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转化医学联盟胸部肿瘤外科副主委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oracic Surgery(AATS)Active Member, Membership Committee Member, and the Former Board Director
The Fellow of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FRCS)
《中国肺癌杂志》副主编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副主编
《肿瘤与营养杂志》副主编
《食管疾病》副主编
《肿瘤防治研究》副主编
《The 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JTCVS》编委
《The 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编委
《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编委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编委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委

食管癌外科治疗进展显著,微创技术提升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陈克能教授:食管癌外科治疗近年来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食管这一重要器官的解剖位置较为隐蔽,一旦发生病变,病情进展迅速。以往的手术创伤大、死亡率高,而如今,随着多学科的协同发展,特别是光学、机械学等技术的进步,微创的腔镜手术乃至机器人手术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开放手术,手术创伤更小,治疗也更加精准,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用于食管癌新辅助治疗,或可取代部分手术

陈克能教授:这项发表在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的研究是我们团队取得的一项重要突破,也体现了年轻一代医生治疗观念的转变。以往的治疗方案往往都以手术为中心,术后治疗则被称为辅助治疗,而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将化疗和免疫治疗放在了手术前,结果显示,对于全身治疗反应良好的患者,肿瘤缩小后可以选择不再进行手术,直接接受放疗。这种新的治疗模式不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患者的生存率也得到了提高,临床应用潜力巨大。这体现了多学科合作的重要性,也为食管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研究中,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更好地筛选患者,以及如何优化治疗方案,以期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食管癌治疗需走向个体化,精准方案助力疗效提升

陈克能教授:个体化治疗在食管癌外科管理中具有巨大潜力。以往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食管癌的治疗主要依靠手术,这在医学教育中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即认为所有食管癌患者都应该手术治疗。然而,每个患者的病情都存在差异,"一刀切"的治疗模式显然已不适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未来,食管癌的治疗应更加注重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为此,我们需要加强多学科合作,积极寻找预测疗效的标志物,并对患者进行精准化、个体化、标准化的管理,从而不断提高食管癌的治疗效果。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Kingsle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XF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