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黄镜教授:食管癌内科治疗的挑战与机遇

2024年11月07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食管癌是全球范围内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尤为突出。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食管癌的诊疗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的应用,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为进一步推动食管癌诊疗的规范化和个体化发展,2024年紫金第六届食管癌多学科规范诊治继续教育学习班在南京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食管癌诊疗的最新进展和未来方向。【肿瘤资讯】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黄镜教授就食管癌免疫治疗的精准人群筛选、耐药后的再挑战策略以及未来新兴治疗方向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为食管癌的精准诊疗提供专业指导。

黄镜
消化道肿瘤病区主任,教授,美国NCI博士后,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内科教研室副主任
北京肿瘤学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会肿瘤康复分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协会(CSCO)理事
CSCO食管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CSCO肿瘤心脏病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 常委
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 理事
学术成果:作为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牵头人开展了包括PD-1抗体、PD-L1抗体、靶向药物MIL93、化疗药物的脂质体新剂型LY01610和LY01616、溶瘤病毒OH2及PD-1/CD47双抗等多种新药的全国多中心注册研究,涉及新药的1、2和3期临床研究,取得了多个新药的上市,推动了新药在消化道肿瘤领域的探索和应用。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Lancet Oncology, Nature medicine等国际一流杂志发表了高水平论文,其中发表的食管癌免疫治疗相关论文分别为ESI高被引论文,和被引大于100次的学术论文

免疫治疗为食管癌带来希望,精准筛选获益人群仍是挑战

黄镜教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已成为晚期食管癌一线和二线治疗的标准方案,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但目前最大的挑战在于我们无法精准筛选出能够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的患者人群。一些分子标志物,如CPS,可以预测免疫治疗的疗效,但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其他标志物,如MSI-H和DMR,在其他癌种中被证明与免疫治疗疗效相关,但在食管癌中尚缺乏足够证据。此外,如何进一步提高免疫治疗的有效率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免疫再挑战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为食管癌患者带来新希望

黄镜教授:免疫再挑战策略在食管癌治疗中具有潜在价值,值得进一步探索。我们团队开展了一项全国多中心的回顾性研究,分析了既往接受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再次接受免疫治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疗效,结果显示部分患者对治疗仍然有效。此外,也有研究显示免疫治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在后线治疗中能够使部分患者获益。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免疫治疗耐药的机制,并探索免疫治疗与其他治疗方式(如化疗、靶向治疗等)的联合应用,以期为更多食管癌患者带来希望。

优化免疫联合治疗方案,探索新药及模式,力求提高晚期食管癌疗效

黄镜教授: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优化免疫联合化疗的方案,并积极探索新的药物和治疗模式,以期提高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长期生存率,甚至使部分患者获得治愈。靶向治疗方面,需要更精准地筛选靶点,找到有效的人群,以提高疗效并降低副反应。此外,还需要关注治疗周期、维持治疗、保器官治疗等方面,并深入研究如何使患者真正达到无肿瘤状态。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Kingsle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XF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