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杨华教授:肿瘤病区精细化治疗,日间诊疗模式创新发展

2024年11月25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随着肿瘤诊疗技术的进步和患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传统的治疗模式正逐渐向便捷化、个性化转变。日间诊疗中心的兴起,无疑为患者提供了更加高效、舒适的治疗体验。在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中,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一直以来是此类患者的治疗基石,而新型皮下制剂的出现,更是为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基于此,【肿瘤资讯】特邀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杨华教授,深入探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在日间诊疗模式上的多维创新,如何提升就诊效率和诊疗技术,以及皮下制剂在乳腺癌诊疗中的新路径。

肿瘤日间诊疗中心的建立与成效:汲取先进经验,融合本地特色

杨华教授:自2021年起,我院便深入开展了广泛的考察与学习,足迹遍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肿瘤医院等业内领先的医疗机构,从中汲取了成熟且先进的医疗实践经验。基于这些宝贵的经验,并结合本地患者的特定需求以及医保政策,我院建立了独特的肿瘤日间诊疗中心。

自2022年正式运营以来,日间诊疗中心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接诊的患者数量有了显著的增加。截至目前,每月为患者进行的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案例已达到四五百例。同时,静脉输液服务的需求也在稳步增长,每月接受各种靶向药物、副作用较小的化疗药物以及免疫药物等输注的患者人数已超过200人。

日间诊疗中心不仅提供日常的诊疗服务,还特别设立了针对PICC和静脉港的护理专区,以及专为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提供的淋巴水肿治疗中心。尽管固定工作人员数量有限,但我们仍然高效地完成了繁重的任务,并且满足了患者多方面的需求,为她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恶性肿瘤诊疗模式的革新与展望:从静脉到口服,从住院到门诊,从医院到家庭

杨华教授:在我从事医疗工作的二十多年里,深切感受到了恶性肿瘤诊疗模式的巨大转变。以乳腺癌为例,如今口服药物的比重日益增加,尤其是内分泌治疗药物,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静脉治疗。如今,更多的患者能够享受到口服靶向药物或副作用更小的内分泌治疗,这无疑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与希望。

再以经典的HER2阳性乳腺癌为例,过去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接受静脉输注的曲妥珠单抗和其他相关药物的治疗。在没有日间病房和门诊报销政策的情况下,患者为了报销昂贵的药物费用,不得不选择住院。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也让医生在繁重的文书和日常工作中消耗大量精力。同时,患者在住院期间还需要陪护和外出就餐,这无疑给患者带来了诸多不便。

然而,随着日间诊疗的推广和门诊报销政策的实施,患者现在可以在门诊完成靶向药物的输注。虽然患者仍需在医院停留一段时间,但皮下制剂的出现极大地缩短了患者的停留时间。过去需要数小时输注的药物,现在仅约5分钟的皮下注射即可完成,且疗效得以保证。这不仅大大方便了患者,也减轻了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压力,使她们能够更专注于其他需要关注的患者。

这种药物剂型的优化和治疗模式的改变,要求更加重视门诊工作的安排,将日间诊疗安排得更为合理、舒适、温情和便捷,以便患者能够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更好地回归家庭和社会。

未来,我们期待靶向注射药物能够像胰岛素一样,让患者在家或社区就能完成注射。目前,虽然曲妥珠单抗皮下制剂和帕妥珠曲妥珠皮下制剂已经上市,但双靶皮下制剂尚未纳入医保,我们热切期盼其能早日进入医保,为患者带来更多便利。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的发展与荣耀:德泽绵长,医学典范

杨华教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始建于1909年,不仅是保定市首批三甲医院,也是河北省早期成立的三甲医院之一。医院秉持着综合性的服务理念,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和预防保健于一体。

医院分为本部和北院两个院区,本部院区以疑难危重疾病的综合诊疗见长,而北院区则以肿瘤综合诊疗和感染性疾病防治为特色。肿瘤内科始建于1997年,一直秉承着肿瘤科的深厚底蕴,脱胎于20世纪70年代的河北省综合医院中最早成立的专业肿瘤科室。同时,肿瘤内科是河北省最早成立的集科研、教学于一体的专业科室之一,始终致力于肿瘤疾病的诊疗与研究。

在查明教授的领导下,以及医院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肿瘤内科现已发展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培育单位,并同时荣获河北省教育厅和河北省卫健委下属的重点学科殊荣。除了日常的诊疗工作,我院还设有河北省重点实验室,并作为河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的注册单位,积极参与并推动肿瘤疾病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此外,还荣获了多项荣誉和认证,如消化系统肿瘤多学科诊疗的创建单位、河北省肺癌规范化诊治示范中心、河北省肿瘤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等。同时,还多次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河北省青年文明号、保定市青年文明号以及保定市三八红旗单位等荣誉称号。

精细化肿瘤内科病区建设:精准治疗,术业专攻

杨华教授:在病区建设方面,肿瘤内科划分为四个病区,分别位于6号楼的2-5层。随着我院肿瘤学科多年的发展,每个病区均有其专业特色。自2010年起,我院便倾向于专业细化,至2016年,这一策略得以严格实施。如今,一病区专注于乳腺肿瘤,二病区致力于肺癌与淋巴瘤的治疗,三病区专攻消化道肿瘤,而四病区则继续深化肺癌的研究。在这样的专业化模式下,各病区遵循术业有专攻的原则,互不干扰,防止诊断不清的问题,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得到最精准的治疗。

以乳腺癌为例,去年乳腺癌的出院人数高达3000余人次,这一庞大的患者群体不仅推动了诊疗技术的提升,还促进了新项目的开展和临床试验的深入。作为乳腺癌专业组的成员,我深感荣幸参与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诊疗指南的编写,并参与了多部专家共识的发布。我们的努力也得到了认可,荣获了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认证的诊疗示范中心称号。

与此同时,肿瘤内科其他瘤种的治疗也在蓬勃发展。日间诊疗中心的建设,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为她们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专业的医疗服务。

小结

日间诊疗模式的创新和新型皮下制剂的应用,正在逐步改变传统的诊疗流程,进一步深化了肿瘤便捷模式的发展。这种转变不仅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也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希望。特别是在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中,日间诊疗和新型皮下制剂的应用,正在为患者提供更为人性化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随着肿瘤治疗模式的不断优化和创新,期待未来能够实现更加精准和高效的治疗,同时,也希望进一步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请上下滑动填写

专家介绍

杨华
副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乳腺内科副主任
河北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河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学组组长
河北省女医师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秘书
河北省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专业委员会委员
保定市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Kell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CX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2024年11月28日
张振兴
洛阳市中心医院 | 肿瘤内科
不断进步,学习创新
2024年11月27日
李国君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 | 血液肿瘤科
肿瘤病区精细化治疗,日间诊疗模式创新发展
2024年11月26日
高阳阳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河北省肿瘤医院) | 放疗科
内容很精彩,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