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陈椿教授专访:肺癌一线及围术期免疫治疗迎来迭代,双抗新药依沃西未来可期

11月07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导读


免疫治疗已经改变了非小细胞肺癌领域的治疗格局。近年来,除了传统的PD-(L)1单抗,许多新型免疫治疗药物的研究成果陆续公布,为肺癌免疫治疗带来了新的声音。2024年9月在美国召开的WCLC大会中,全球首个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依沃西单抗公布了2项研究数据,受到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双特异性抗体在肺癌领域的探索和应用再度成为热门话题。


基于此,本期「肿瘤资讯」特邀 陈椿教授参与访谈,针对 HARMONi-2研究及AK112-205研究结果进行解读,并探讨双抗在肺癌领域的探索和应用。现将访谈内容精粹如下,以飨读者。

点击观看完整访谈视频

陈椿教授




· 医学博士,二级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院长;
· 全国政协委员;台盟福建省委会副主委;台盟中央常务委员;
·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 国家卫生健康/福建省卫计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 英国皇家外科学院(FRCS)院士
· 美国胸外科协会(AATS)会士
· 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副会长
· 中国抗癌协会纵隔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胸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理事会理事
· 福建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会长
· 福建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福建省高校胸心外重点实验室主任
· 福建省胸外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肺癌一线治疗迎来更长PFS,

双抗成为第二代免疫药物


Q1:WCLC大会中,HARMONi-2研究作为LBA口头报告,展示了依沃西单抗相较于帕博利珠单抗单药在NSCLC一线治疗中的积极疗效。作为肺癌研究领域的专家,您如何评价这一研究成果?



陈椿教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首先要恭喜周彩存教授团队。作为一项中国研究,HARMONi-2能够在头对头K药(帕博利珠单抗)的比较中取得阳性结果,而且是国际上首次取得的阳性结果,无疑令我们中国研究者自豪。


从研究的主要终点来看,试验组的PFS达到了11.14个月,相较K药的5.82个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出。这是PD-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试验中迄今为止最长的PFS数据。


试验组所采用的药物,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PD-1/VEGF双抗新药,即依沃西单抗。因此HARMONi-2研究的成果,不仅展现了中国研究者的风采,也体现了我国生物医药创新领域的显著突破。可以说,通过HARMONi-2研究已经初步证实,双特异性抗体在和传统的PD-(L)1单抗的头对头比较中胜出,成为了第二代免疫治疗药物,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我们也非常期待其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


更高的病理完全缓解率!

双抗有望突破围术期疗效瓶颈


Q2:双抗在肺癌的探索正逐步由后线向一线治疗、围术期治疗拓展。WCLC大会上公布的AK112-205研究是依沃西单抗在围术期治疗的首个临床研究。基于现有数据,您如何评估这一研究的意义?



陈椿教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的兴起,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信无论是内科医生还是外科医生都会有所感触,尤其在围手术期治疗中,也进行了非常广泛的探索。


目前对于驱动基因阴性可手术NSCLC,主要有三种免疫治疗模式,包括单纯免疫新辅助模式、单纯免疫辅助模式、免疫新辅助+术后免疫辅助巩固模式。虽然免疫治疗的加入确实提高了MPR率和pCR率,但从近年来发布的几项Ⅲ期研究数据来看,在疗效上似乎到达了一个瓶颈。


AK112-205研究从设计上看,是一个全新的探索。正如刚刚所说,依沃西单抗作为我国原研的全球首创双抗新药,具有显著的创新性;将其用于围术期治疗,亦是探索的新方向。从研究结果来看,依沃西单抗单药或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pCR率和MPR率都有显著提高,相较于同类研究在数值上有优势。


依沃西单抗单药治疗的pCR率就能达到30.0%,MPR率有60.0%,这是非常高的一个数据。截至2024年8月,依沃西单抗联合化疗组的pCR率更是达到了52.7%,MPR率亦有72.7%。虽然是Ⅱ期的探索性研究,但双抗在围术期的应用已经值得我们期待。更高、更深的病理缓解,往往亦预示更长EFS;依沃西单抗作为第二代免疫治疗药物,可能为围术期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鳞癌患者占比75%,

依沃西单抗不影响手术可行性


Q3作为胸外科领域的资深专家,您如何评估双抗免疫治疗在围手术期治疗中的应用潜力?



陈椿教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新药在临床实践中的成功应用,其基石不仅在于显著的疗效,更在于无可忽视的安全性考量。在胸外科围手术期这一关键阶段,药物选择尤为审慎,需全面评估治疗方案对手术过程及术后恢复的潜在影响,包括是否可能干扰手术顺利进行或诱发伤口愈合过程中的不良事件。


依沃西单抗作为具有靶向VEGF功能的新药,是否会增加手术的出血风险、或影响在鳞癌患者中的应用?这些问题不仅关乎患者个体的治疗安全与效果,也直接影响到医疗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从当前数据来看,AK112-205研究提示依沃西单抗单药或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不影响手术可行性,未发生导致手术取消、延迟或伤口愈合并发症的TRAE,整体安全性良好。


尤其作为同时靶向VEGF的双抗药物,研究入组鳞癌患者占到了75%,仍取得不错的安全性结果,这是超乎意料的;也提示我们双特异性抗体确实不同于以往的联合治疗方案,具有机制上的升级。


我们也期待未来能够发布更多的临床研究数据,进一步证实双抗在围术期治疗的应用潜力,为临床带来更有突破性的治疗方案。


肺癌领域广泛布局,

国产原研创新未来可期


Q4:针对依沃西单抗在肺癌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您认为未来还有哪些具有前瞻性的探索方向?请结合当前的研究趋势与布局,深入阐述您的见解。



陈椿教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引入,标志着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领域的一次重大革新,其影响力跨越了疾病的不同阶段,从早期至晚期均展现出了重要作用。 作为新兴的免疫治疗药物,双特异性抗体理应有更广泛的探索,对肺癌的治疗领域进行全面的革新。 这体现的不仅是对双抗的自信,更是对中国本土原研创新能力的自豪与期待。


当前,从非小细胞肺癌的晚期到局晚期、早期,甚至小细胞肺癌领域,我们都已经看到依沃西单抗全面的布局。 包括面向EGFR阳性NSCLC的TKI耐药后治疗、鳞状NSCLC的一线治疗的Ⅲ期临床研究。其中不乏国际多中心的研究,彰显了我国医药创新行业的全球视野与影响力。


此外,在联合治疗方案的创新探索中,双特异性抗体亦展现出了广阔的空间。其在安全性方面的优化预示着未来更为多元化的应用前景。 包括联合化疗、联合抗体偶联药物(ADC),甚至双抗和双抗联合,都可能是未来治疗模式发展的潜在趋势。


我们满怀期待地瞩目于中国本土的创新药物研发和探索,相信它们能够不断拓展适应症范围,惠及更广泛的患者群体,并带来更加多样化的治疗选择。这样的进步,不仅将为中国患者点亮希望之光,也将为全球医疗领域贡献来自东方的智慧与力量,共同推动人类健康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Yuno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CX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11月08日
王洪艳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 肿瘤内科
肺癌一线及围术期免疫治疗
11月08日
陈方艳
临武县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在联合治疗方案的创新探索中,双特异性抗体亦展现出了广阔的空间
11月08日
陈俊红
磁县肿瘤医院 | 肿瘤外科
免疫治疗给肿瘤患者带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