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TOP TALK丨肠领新势例—胃肠肿瘤MDT中外交流会第四期精彩继续!

2024年10月18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TOP TALK丨肠领新势例胃肠肿瘤MDT中外交流会第四期已于9月30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连线日本爱知县癌症中心顺利召开。


本次大会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官国先教授担任主席,并邀请了来自日本爱知县癌症中心癌症基因组学和高级治疗学中心主任Hiromichi Ebi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叶榕医师作为演讲嘉宾,分别围绕“Hereditary cancer and immunotherapy in colorectal cancer”、结直肠癌“临床病例”进行了精彩分享。会议还特别邀请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彬教授、刘星教授、施烯教授、王密教授庄金福教授共同参与了互动讨论环节。

169.jpg

消化道肿瘤免疫治疗进展

Hiromichi Ebi教授针对结直肠癌的遗传性和结直肠癌免疫治疗方面进行了分享。

首先是约30%的结直肠癌具有遗传倾向,可分为散发性(70%)、家族性(20%)、林奇综合征(3%)、FAP和MAP(1%)以及其他罕见综合征(1%)。林奇综合征是最常见的遗传性结直肠癌,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外显率降低且表现度可变,由至少一种错配修复基因(MLH1、MSH2、MSH6、PMS2、EPCAM)的遗传突变引起。林奇综合征相关结直肠癌发病早(MLH1/MSH2突变者发病年龄在40~50岁),可能出现多原发癌、双侧癌,好发于右侧结肠,多为共识分子亚型1(TIL浸润),预后较好。建议在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诊断时检测MMR状态以及KRAS、NRAS、BRAF突变。可通过MSI检测、免疫组化(IHC)、新一代测序技术(NGS)诊断微卫星不稳定性和林奇综合征。对林奇综合征患者,不同部位癌症有不同监测起始年龄和频率,如结肠从20~ 25岁开始,每1~2年进行结肠镜检查。

其次是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对MSI-H/dMMR的结直肠癌疗效已经写入共识。在KEYNOTE-177试验中,pembrolizumab作为MSI-H mCRC患者的一线治疗,相比化疗在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上有优势。

在结直肠癌中,除了MSI/MMR外,在现有的临床研究中,POLE/POLD1突变的mCRC患者对ICI治疗的结果比dMMR/MSI-H mCRC患者更有利。TMB与ICI响应相关,但TMB-H不是精确的生物标志物,ASCO指南不推荐对mCRC且TMB>10突变/兆碱基的患者使用pembrolizumab。而且,PD-L1表达与ICI响应无关联。

目前在局部dMMR CRC中,如dostarlimab的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所有完成治疗并随访至少6个月的患者都达到了临床完全缓解(cCR)。多项前瞻性研究也显示了新辅助免疫治疗在局部dMMR CRC中的应用前景。

病例分享及讨论

大会主席官国先教授根据前面讲题和病例的内容引导各位专家进行讨论。首先陈彬教授施烯教授Hiromichi Ebi教授就MSS结直肠癌治疗的策略,尤其是瑞戈非尼联合免疫在日本MSS结直肠癌患者中应用的实际情况展开讨论,Hiromichi Ebi教授认为虽然在临床研究中联合方案看起来还不错,但实际应用中并不像临床研究中的疗效表现优异,目前对于MSS结直肠癌转化为“热肿瘤”仍然是一个难题。王密教授Hiromichi Ebi教授就MSI检测样本的类型做了沟通,有时候不可切除和需要新辅助的结直肠癌还是会考虑使用活检的样本进行检测,并且样本类型对检测结果影响不大。庄金福教授Hiromichi Ebi教授讨论了对于MLH1/MSH6表达缺陷的dMMR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治疗模式,免疫辅助治疗在日本并未获批,所以在日本尚未在临床实践中开展免疫辅助治疗。在中国部分患者如果新辅助免疫疗效好,后续患者会有意愿自费接受免疫治疗,这部分患者的随访数据领先于日本。刘星教授Hiromichi Ebi教授讨论了MSI-H的散发性大肠癌和林奇综合征的免疫治疗的区分,就免疫治疗而言,两者疗效并无区分,但是林奇综合征的患者在手术切除范围及后续随访方面和散发性的结直肠癌是不同的,刘星教授也表示作为外科医生,在林奇综合征的患者中会倾向于选择全大肠的切除从而预防复发,虽然有争议,但在日本和中国的做法具有一致性。

叶榕医师分享了一例KRAS/PIK3CA突变的MSI-H结直肠癌的患者治疗的过程,后续所有专家围绕MSI-H 新辅助免疫治疗方案选择、治疗周期及患者术后辅助治疗如何选择展开了热烈讨论。

大会总结

最后,官国先教授表示非常高兴能和Hiromichi Ebi教授进行线上的互动,双方就结直肠癌的遗传尤其是林奇综合征及免疫治疗进行了深度沟通,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互动,并共同推动肿瘤的精准诊疗,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生存获益。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Mari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CX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