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医”路同行】——张钰教授:不畏挑战—医以济世,术贵乎精

09月28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医者如光,微光汇聚足以照亮千里。中国血液病学虽较欧美国家起步晚、历程短,但在无数血液肿瘤医生的不懈奋斗中,正熠熠生辉。仁心仁术,救死扶伤,守护生命是医者们的初心。中国血液病学的每一个进步,背后都有他们默默奉献的身影和坚定如一的信念。他们的努力,犹如点点微光,最终汇聚成照亮未来医学的星河。


每年九月是“国际血液肿瘤关怀月”(Blood Cancer Awareness Month),旨在提高公众对血液肿瘤的认识,推动血液肿瘤防治工作的深入发展。此活动不仅加深了社会对血液肿瘤的关注,也为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更多的支持与希望。值此之际,【肿瘤资讯】特别邀请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张钰教授进行访谈,分享他的从医心路和诊疗探索,我们听他如是说。

张钰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内科急性髓系白血病亚专科主任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临床医学中心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伦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学组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务委员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血液学专委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血液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与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CACA指南编委及认证医师
广东省药学会区域伦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药学会血液科用药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预防医学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白血病学组委员

我与血液肿瘤·回忆

医者仁心:为患者的长期生存不懈努力

张钰教授:我与血液病学的缘分,源自一段看似偶然却深刻的经历。血液科是我在临床实习阶段进入的第一个科室,这也成为我职业生涯的起点。实习期间,科室内温馨和谐的氛围深深感染了我。在病房中,我和我的带教老师们学习管理血液病患者的经历,特别是蔡力生老师,郑维扬老师,刘启发教授的言传身教,让我深刻体会到他们对患者的发自内心的关怀与责任。这不仅是医疗技术的展现,更是对生命的深切尊重与呵护,这种情感深刻影响了我的职业选择。

短短两周的实习,让我深刻感受到血液科医者们的专业精神和敬业态度。如今,他们已成为国内血液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他们无论在学术上的精益求精,还是对患者的悉心照料,抑或对学生的循循善诱,都让我对血液科产生了深厚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他们高尚的医德对我未来的职业生涯产生深刻的影响。尽管当时血液科并非热门选择,但正是这段难忘的实习经历,让我坚定了投身血液学事业的决心。

我与血液肿瘤·进展

守正立新:“标准化”“规范化”治疗是患者良好预后的保证

张钰教授: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曾经接诊的一名女性患者。因颅内巨大肿块初次就诊于神经外科。入院时,患者因颅内压迫症状伴随白细胞升高、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经血液科会诊后,考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可能,随后患者转至我科。经过骨髓形态学、免疫分型及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检测,确诊为伴有中枢神经系统侵犯的核心结合因子急性髓系白血病(CBF-AML),并且携带KIT基因突变。

该患者病情危重,体质虚弱。在过去,面对这种体能差,合并不良预后因素的病例,临床通常会选择减低强度的化疗策略。然而,随着南方医院AML亚专科的成立,我科逐步推进AML规范诊疗路径,首当其冲是诱导治疗剂量的标准化及用药方式的规范化。

首先,中心对“7+3”经典化疗方案(即阿糖胞苷联合伊达比星/去甲柔红霉素)中的去甲氧柔红霉素进行剂量标准化。此前,在AML的治疗中,去甲氧柔红霉素国内中心常用剂量仅为8~10 mg/m²,难以达到指南推荐的12 mg/m²标准剂量。通过诊疗路径的标准化,中心将方案中的去甲氧柔红霉素剂量提升至12 mg/m²,同时,柔红霉素的给药剂量也达到了60 mg/m²的标准剂量。与国际接轨。尽管这一剂量在指南中获得广泛推荐,但在当时的临床一线诱导治疗中常因为各种实际困难难以达到。

其次,中心对阿糖胞苷的给药方式进行了规范化。以往,阿糖胞苷的常规用法为100 mg/m²,一天两次给药,且不考虑滴注时间。在标准化路径制定后,阿糖胞苷的剂量调整至100~200 mg/m²,并采用持续24小时输注,连续7天的标准“7+3”方案。尽管“7+3”经典化疗方案已有近50年的应用历史,但在国内大多数中心,真正达到标准剂量规范用法的临床实践仅在最近几年间开始普及。然而,许多中心在临床实践中仍倾向于对AML患者进行诱导减量治疗。经过1-2年实践探索,本中心按照国际国内指南应用IA-12方案进行诱导治疗,疗效毒性达到最佳平衡,真正实践了指南。基于前期索拉非尼在髓外复发AML的实践经验及德国SORAML研究的结果,我们对这个患者在标准IA-12化疗方案基础上,联合了靶向药物索拉非尼进行诱导化疗。经过一个疗程就达到了完全缓解,流式微小残留病(MRD)检测阴性,分子残留水平降至0.1%以下,且中枢神经系统的病灶也基本吸收。该名AML患者后续经过3个周期的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强化治疗后接受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并持续保持分子水平的完全缓解,长期生存至今。像这样的病例,在以往的实践经验中,很难早期达到深度缓解,往往需要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之后我们又做了单臂的队列研究发现联合靶向治疗可以快速降低CBF-AML负荷及改善MRD动力学,从而降低复发率,改善生存。本中心发起了IA-12方案联合靶向药物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并在2022年ASH年会上报告了中期结果。研究旨在探索化疗联合靶向药物对于特定类型AML患者的缓解深度、复发率以及生存预后的影响。尽管近年来AML靶向药物和疗法有了很大进步,“7+3”经典化疗方案依然是治疗基石,联合策略为解决AML临床实践困境提供了坚实依据。

我与血液肿瘤·挑战

日臻完善:有效沟通与患者信任是开展标准化治疗的关键

张钰教授:该名患者接诊时病情危重,面临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临床首要任务是降低肿瘤负荷,解除中枢压迫,获得血液学缓解。临床决策和担当极为关键。如何让病人和家属了解自己的病情,理解医生的决策,有效的医患沟通尤为重要。而与患者的沟通核心在于用有效的策略控制疾病,建立病人的治疗信心。

对于这样的患者,若不采取标准治疗,预后将无法保障。在当时支持治疗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选择一线标准方案治疗该类AML患者无疑是高风险的决策。因此,临床医生必须在决策前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建立信任。医生不仅要解释疾病特点,还需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使患者理解治疗的重要性,进而取得其配合与同意,这也是知情同意的核心所在。

我始终认为,医患沟通至关重要。正如我刚刚所提到的,进入科室工作后,我深受导师刘启发主任的影响,他对患者的关怀是发自内心的。刘主任的言传身教让我认识到,不仅要以专业手段解决血液肿瘤患者的实际问题,还需不断学习与总结,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唯有如此,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

此外,人文关怀也是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所谓人文关怀,实际上是如何与患者相处与沟通。我常同患者说,医生与患者是“一条船”上的,医生的任务是帮助病人度过难关,共同目标是解决疾病带来的问题。通过日常接触,患者逐渐建立对医生的信任,最终愿意将生命托付于医生。

在诊疗过程中,临床医生始终如履薄冰,尤其是在规范治疗探索中,每一步都需谨慎前行,依据科学,结合实践,稳步推进。此外,临床医生不仅需要关注个体患者的治疗,更期望通过规范化治疗,使更多患者获益。正是在这一信念的指引下,我们不断探索前行。

我与血液肿瘤·未来

劈波斩浪:CBF伴KIT突变AML治疗的前沿探索与挑战

张钰教授:上述AML患者为CBF-AML伴有kit突变。在伴有t(8;21)异位的AML患者中,kit基因第17号外显子突变较为常见,且此类突变类型多样。其中,部分突变与AML的高复发率及髓外浸润风险密切相关。因此,针对伴有kit突变的AML的治疗策略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方向。

从当前治疗角度来看,针对伴kit突变的AML已有相关靶向药物可供患者选择。在未来治疗方案的优化中,研究者应考虑如何将这些靶向药物纳入AML的联合治疗体系。国内苏大附一陈苏宁教授团队已有前瞻性探索。尽管面临诸如IIT项目的申报难度及药物可及性问题,我相信随着国内各大中心数据不断披露,互为补充,AML的治疗在规范的基础上也会不断的创新,AML的治疗景观地图会逐步呈现并日臻完善,最终让AML病人生存获益。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cherr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PP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