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4 CSCO年会】刘强教授:ctDNA动态监测可预测新辅助治疗早期TNBC患者复发风险

2024年09月27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4年9月25-29日,第27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4年CSCO学术年会在厦门隆重召开。在27日下午召开的创新药物临床研究数据专场中,来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刘强教授就“循环肿瘤DNA动态监测可预测接受新辅助治疗的早期TNBC患者的个体化复发风险”研究进行了精彩汇报。

研究背景

循环肿瘤DNA(ctDNA)是来自肿瘤突变基因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其预测预后的能力远超循环肿瘤细胞(CTC)。已有多项临床研究证实,ctDNA可预测不同亚型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既往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开展的前期研究亦显示,ctDNA可预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在乳腺癌领域中,ctDNA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研究最多,预后价值较明确。早期TNBC治疗前的ctDNA阳性率可高达73%~100%,但大多数都不会复发转移。因此,TNBC领域ctDNA检测时机、检测频率、阳性阈值、指导辅助治疗的价值等尚不明确。

研究方法

该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对130例早期(II-III期)TNBC患者的新辅助治疗前后、手术后随访期间ctDNA的动态监测。采用1021基因panel tumor-informed的方法进行ctDNA检测。

研究结果

79%的II-III期TNBC患者的血液中可检测到ctDNA。早期TNBC治疗前ctDNA与临床病理特征具有相关性:增殖指数与ctDNA的检出率成正相关;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增殖指数与ctDNA的频率成正相关。

病理.png

早期TNBC治疗前ctDNA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进一步分析TNBC治疗期间不同时间节点的ctDNA与预后的关系,发现基线ctDNA阳性与否不能预测患者预后(P=0.08)。25.3%的患者即使是ctDNA阴性,亦未发生复发、转移,其中也包括部分IIIc期患者。提示即使TNM分期较高,只要ctDNA阴性,其预后较好。而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治疗前、手术后分析显示,ctDNA阴性/阳性可有效预测患者预后。提示,单个节点的ctDNA预后价值存在一定的不足。

单个.png

TNBC治疗期间不同时间节点的ctDNA与预后的关系

为基线ctDNA设定阈值后分析发现,治疗前ctDNA高于阈值或手术后ctDNA仍有ctDNA阳性患者,其复发风险明显增加。联合不同时间节点后可有效预测TNBC预后。

联合.png

联合不同时间节点的ctDNA建立TNBC预后预测模型

将ctDNA联合病理缓解状态(是否获得pCR)可有效预测TNBC患者预后,进行精准分层。

缓解.png

ctDNA联合病理缓解状态预测TNBC预后

采用I-SPY2试验分析,验证该模型可预测TNBC的预后。另外,术后动态MRD监测也可有效筛选高复发风险患者。

SY.png

I-SPY2试验验证

连续.png

早期TNBC患者术后动态MRD监测筛选高复发风险患者

研究结论

1. 本研究是第一个大型早期TNBC的治疗前后全程监测ctDNA的研究,首次提出基线ctDNA的阈值概念。

2. 动态监测ctDNA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可精准区分接受新辅助治疗的早期TNBC患者的个体化复发风险,优于临床TNM分期。

3. 治疗前如基线ctDNA阴性或低于一定阈值,该类患者主要为局部疾病,全身转移风险很低,可作为降阶系统治疗的人选。

4. 高系统肿瘤负荷的定义既反映了治疗前ctDNA的高值,又反映了新辅助和手术治疗的疗效,该类患者全身转移风险高,可作为升阶系统治疗的人选。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Elv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Elva



评论
2024年10月07日
韩朝
黑山仁和医院 | 肿瘤内科
ctDNA动态监测可预测新辅助治疗早期TNBC患者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