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4年8月31日08:30-12:30,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肉瘤专家委员会主办的《CSCO骨与软组织肿瘤诊疗指南》2024年巡讲第六站在湖北省宜昌市顺利召开,同步线上直播。本次会议特邀北京积水潭医院牛晓辉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沈靖南教授、武汉协和医院陈静教授以及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许新华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并邀请骨与软组织肿瘤领域的权威专家以及湖北省地市级肿瘤专家共襄盛会,聚焦于软组织肉瘤(soft tissue sarcoma,STS)的诊疗规范和创新治疗策略,旨在通过主题演讲和讨论,进一步推动基层单位STS诊疗水平的整体提升,最终惠及更多患者。
主席致辞
武汉协和医院叶挺教授担任串场主持,他对现场的专家同道和线上的观众朋友们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叶挺教授谈到,本次会议主要围绕软组织肉瘤的常规诊疗方法,并兼顾部分最新研究进展,为大家带来深刻而全面的阐述。相信通过今天的会议,大家定能收获颇丰。
许新华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丰收的八月,带着夏日的余温和初秋的清凉,让我们满怀喜悦地迎来了《CSCO骨与软组织肿瘤诊疗指南》2024年巡讲的第六站。许新华教授代表本地的同道,对远道而来传经送宝的各位专家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感谢CSCO肉瘤专家委员会将如此高规格、高质量的学术会议安排在宜昌,为宜昌的医务人员提供了系统、全面、深入学习骨与软组织肿瘤的宝贵机会。
陈静教授在致辞中谈到,骨与软组织肿瘤是一类非常罕见的疾病,发病率很低。随着《CSCO骨与软组织肿瘤诊疗指南》不断的规范和完善,全国范围内的指南巡讲活动也在持续开展,旨在将最新的研究证据、临床进展以及适合中国国情的诊疗规范不断地推广到全国各地。
陈静教授指出,很多时候,患者的首次诊断、初次手术,乃至晚期疾病的首次治疗,都是在基层医院进行的。因此,基层医院更需要接受和了解诊疗指南的内容。湖北宜昌,作为湖北省中部地区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肿瘤科规模和诊疗的病人数量都相当庞大,堪称省会城市和基层医院交接发展区域的典型代表。在此背景下,CSCO肉瘤专家委员会将《CSCO骨与软组织肿瘤诊疗指南》带到了宜昌,希望通过这一举措,能够进一步推动湖北基层单位骨与软组织肿瘤诊疗水平的提升,为患者带来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最后,陈静教授对许新华教授团队的热情接待,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沈靖南教授在致辞中指出,骨与软组织肿瘤种类繁多,两者合计可能达到100多种,然而相较于其他肿瘤,其发病率仍然较低。因为每种肉瘤可能对不同的化疗药物敏感,因此,化疗药物的选择更为复杂。如何合理使用化疗药物,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亟需通过巡讲来提高各级医院中医生的认识,以实现规范化治疗。目前,新的治疗方法如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肉瘤领域正逐渐开拓和发展,为医生和患者带来了许多新的治疗选择。希望肉瘤领域的专家们能将自己的临床经验通过巡讲带到全国各地的各级医院,与基层医生们积极分享,进一步推动规范诊断和规范化治疗,共同提高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和治疗效果。
第一环节
第一环节由湖南省肿瘤医院李先安教授、武汉协和医院吴强教授和湖南省肿瘤医院李林勍教授共同担任主持,北京积水潭医院牛晓辉教授、闫东教授、丁宜教授以及院徐海荣教授为大家分享精彩的学术内容。
牛晓辉教授为大家首先带来了《软组织肉瘤简述》他介绍软组织肉瘤主要来源于中胚层,部分来源于神经外胚层,包括肌肉、脂肪、纤维组织、血管及外周神经等;不包括网状内皮系统、神经胶质细胞和各个实质器官的支持组织。STS是一组高度异质性肿瘤,具有局部侵袭性,呈浸润性或破坏性生长,可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随着年龄的增长,STS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牛晓辉教授指出,治疗软组织肉瘤的终极目标是挽救患者生命、实现肿瘤的局部控制,并致力于恢复或重建患者的身体功能。这要求临床医生对于局限期患者,确保以细胞为单位彻底去除肿瘤,使身体内不残留任何肿瘤细胞。目前,手术是STS患者唯一可能实现治愈的选择,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在于深入了解肿瘤的自然病程,密切关注局部肿瘤的侵袭状况,充分认识和利用肿瘤的天然屏障,有效减少局部肿瘤的侵袭范围,并实施彻底切除局部肿瘤的外科手术。尽管STS患者接受了最佳手术治疗,但仍存在肿瘤局部复发的风险,治疗的核心在于深入了解其生物学行为,采取多学科(MDT)诊疗模式。
闫东教授为大家带来了《软组织肉瘤的影像学诊断及放疗/药物疗效评估》的学术内容,围绕软组织肉瘤的影像学检查策略、软组织肉瘤常用的疗效评估标准以及影像学评估实践展开精彩的分享。闫东教授谈到,软组织肉瘤的起源复杂,分类繁多,影像诊断难度大,疗效评估标准多样,且目前尚未形成广泛共识,这些都增加了软组织肉瘤治疗的复杂性。软组织肉瘤的影像学检查策略包括X线平片、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成像(MR)、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和超声等。此外,影像学疗效评估内容包括肿瘤大小、肿瘤血供、肿瘤结构和肿瘤代谢活性。疗效等级主要包括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和疾病进展四个层次。同时,软组织肉瘤的诊断与治疗需要临床、影像与病理三方面的紧密结合,未来需要制定疗效评估的指南和共识。
丁宜教授为大家分享了《软组织肉瘤病理诊断》的学术内容,围绕软组织肉瘤病理概述、软组织肉瘤的病理诊断进行了深入讲解,并举例进行了分享。丁宜教授指出,软组织肉瘤在成人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约为1%。这类肿瘤可以发生于身体的多个部位,分类复杂且异质性强,组织学形态多样,因此误诊率较高。虽然免疫组化等检测手段有助于诊断,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正确的病理诊断是软组织肉瘤精准治疗的前提,软组织肉瘤的病理诊断建议参照《CSCO骨与软组织肿瘤诊疗指南》进行。在诊断过程中,免疫组化作为最基本且最重要的检测步骤,对辅助软组织肉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协助诊断来源、替代分子检测、提示免疫治疗、协助精确诊断、筛选用药靶点以及提示患者预后。此外,包含分子检测的整合诊断方法有助于为软组织肉瘤患者做出更精准的诊疗决策。
徐海荣教授为大家带来了《肢体及躯干非特指软组织肉瘤外科治疗——边界是关键》的学术内容。徐海荣教授借助病例生动介绍了肉瘤向周边正常组织的侵犯和跳跃转移,是局部复发的重要因素,切除边界采用“囊内/边缘/广泛/根治外科边界评价系统”进行评估,并强调《CSCO骨与软组织肿瘤诊疗指南》的外科治疗部分采用MSTS外科分期系统。此外,非计划切除的软组织肉瘤外科治疗是一个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医疗过程,它通常指的是在没有充分术前准备,如影像学检查、活检以及详细设计外科边界的情况下进行的手术。同时,对于肢体及躯干非特指STS的外科治疗,需要明确手术边界的精准界定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风险的关键性。
讨论环节
宜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贲鄂宜教授、武汉协和医院钟彬龙教授、十堰市太和医院罗鸣教授、武汉协和医院吴钧华教授、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胡滨教授和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李道俊教授共同参与本环节的讨论。专家们围绕软组织肉瘤的简述、影像学诊断、病理诊断以及外科治疗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该环节抛出:“为什么在指南中,对于Ⅱ期软组织肉瘤的外科治疗,截肢手术被作为Ⅰ级推荐,而血管置换,尽管能实现广泛甚至根治性切除,却被列为Ⅱ级推荐?”“对于术前化疗显示一定疗效但肿瘤又出现进展的情况,患者术后是否仍需要进行化疗?术后的化疗方案是否需要进行调整?”等等热点话题。四位讲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回答,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软组织肉瘤相关知识的理解,为后续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胡滨教授、李道俊教授
第二环节
第二环节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尹军强教授、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鲁明骞教授以及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刘修莉教授分别担任主持,武汉协和医院叶挺教授、陈静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宇红教授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星教授进行精彩的学术分享。
叶挺教授为大家分享了《放射治疗在肢体软组织肉瘤综合治疗中的地位》的学术内容,围绕术后放疗和术前放疗进行精彩的授课。叶挺教授强调,术后放疗是肢体软组织肉瘤的有效局部治疗手段,可降低局部复发率,NCDB和SEER数据库有研究显示术后放疗还可带来总生存期(OS)获益。术后放疗获益人群的决定因素主要包括切缘状态、肿瘤级别以及肿瘤大小。当切缘不足时,强调再次手术获得阴性切缘的重要性;切缘充分时,大肿块(T2-4)或高级别(G2-3)为术后放疗适应症。对于术前放疗的适应症,当预计切缘不足或可能造成严重功能损害时,各期都推荐术前放疗;即使预计切缘充分时,大肿块同时伴高级別也推荐行术前放疗。而且,术前放疗相较于术后放疗靶区小、剂量低、远期副作用小,且疗效更优,较术后放疗有更高的推荐指征,但应注意放疗后的伤口并发症。
陈静教授分享了题为《软组织肉瘤药物治疗的基石——化学治疗》的报告,分别介绍了软组织肉瘤术前化疗(新辅助化疗)、术后化疗(辅助化疗)和姑息性化疗的目的、适应症和化疗方案。陈静教授指出,靶向/免疫治疗在软组织肉瘤中适用范围窄,化疗仍是软组织肉瘤治疗的基石。软组织肉瘤化疗的实施需综合考虑肿瘤的化疗敏感性和疾病风险程度。对于化疗高度敏感的肿瘤,如骨外尤文肉瘤、胚胎和腺泡型横纹肌肉瘤是可能通过化疗治愈的高度恶性肿瘤,均需要接受多药足疗程化疗。而对于化疗中度敏感的肉瘤,则需要更多的权衡疾病进展的风险。
新辅助化疗方面,目前缺乏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目前建议对于Ⅰ期切除难或不能获得R0切除,且对化疗敏感的高级别成人软组织肿瘤,可以考虑行新助化疗化疗方案推荐表柔比星联合异环磷酰胺(EI)方案。辅助化疗方面,目前存在一定争议,对于大肿块、高级别、复发后局部处理不满意,化疗敏感且理解辅助治疗意义的患者可以考虑行多柔比星(ADM)±异环磷酰胺(IFO)方案辅助化疗。对于进展期软组织肉瘤的姑息化疗,其可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ADM±IFO是一线化疗药物的基石,二线化疗可根据不同病理亚型选择相应药物。
周宇红教授针对《软组织肉瘤靶向治疗进展》进行了解读。周宇红教授表示,近60年来,肉瘤的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从传统的化疗逐步转向更为精准的靶向治疗。靶向药物主要包括靶向肿瘤微环境(TME)的药物和直接靶向肿瘤细胞的药物两大类。目前,CSCO指南推荐靶向药物用于晚期或不可切除软组织肉瘤的药物治疗,不用于术后辅助治疗。其中,安罗替尼、培唑帕尼、瑞戈非尼可以作为晚期或不可切除软组织肉瘤的二线治疗选择,但培唑帕尼和瑞戈非尼不推荐用于脂肪肉瘤。安罗替尼作为目前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唯一获批用于晚期STS二线的抗血管生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为晚期STS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此外,软组织肉瘤靶向治疗机制主要针对肉瘤细胞特定的分子靶点,尽管我们不断加深对肿瘤进程中分子通路的认识,但要将这些信号通路的药物研发更广泛地应用于肉瘤治疗,仍需进行深入研究和不懈努力。我们期待未来肉瘤也能像其他实体肿瘤一样,最终迈入精准治疗的时代。
张星教授分享了题为《软组织肉瘤的免疫治疗——值得期待》的报告。张星教授着重介绍了免疫关卡点抑制剂、联合免疫治疗、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抗体+溶瘤病毒、疫苗、细胞免疫治疗等内容。软组织肉瘤病理类型繁多,不同亚型对免疫治疗方案的敏感性各异。其中,未分化多形性肉瘤和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对PD-1抗体免疫治疗展现出较好的治疗效果。为了提高免疫关卡点药物的疗效,免疫关卡点药物联合应用小分子TKI或化疗展现出了良好的前景。目前,相关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其疗效和安全性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此外,免疫联合靶向或化疗,以及针对不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合应用,有望达到协同增效的作用,促使免疫“冷”肿瘤转化为“热”肿瘤。同时,细胞免疫治疗,如TCR-T和CAR-T细胞疗法,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讨论环节
襄阳市中心医院肖天林教授、宜城市人民医院梁劲波教授和十堰市人民医院佐志刚教授共同参与本环节的讨论。专家们就综合治疗在软组织肉瘤中的重要地位进行了积极的交流。该环节抛出:“目前,外科对于术前化疗的接受度较高,但对于术前放疗仍存在一定的担忧。如何与外科团队有效沟通,以使他们接受并认可术前放疗的价值?”“骨肿瘤有时很难在术前取得病理结果。在穿刺活检过程中,骨组织的活检阳性率不是特别高,而影像学又提示可能是骨肿瘤,在这样的情况下应如何开展MDT并进行规范化诊疗呢?”等等热点话题。四位专家对讨论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回答,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在软组织肉瘤中应用的理解。这将有助于临床医生制定更优化的治疗策略,从而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会议总结
大会最后由沈靖南教授和陈静教授进行大会总结。沈靖南教授强调,指南是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它经过了多年的经验总结,得到了国内外广泛的认可。值得关注的是,手术是治疗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它并非万能。在临床实践中,面对深部病变或涉及重要神经血管、重要脏器的病例时,手术边界的把控显得尤为重要。此时,外科医生需要联合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并通过MDT模式,将这些治疗手段有效结合起来,以制定最优化的治疗方案。指南巡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希望各位在座的医生能够了解并掌握STS的诊疗规范和相关进展,积极分享经验,提出问题,通过这样的交流与分享,有助于完善共识和指南,为临床医生诊疗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陈静教授表示,在本次会议中,专家团、主持人及各位讨论嘉宾共同对软组织肉瘤进行了全面且精彩的阐述。对于部分提出的问题因为时间有限未详细解答,是因为这些内容在以往的指南巡讲中都有所涉及,大家通过肿瘤医生APP搜索《CSCO骨与软组织肿瘤诊疗指南》巡讲或肉瘤指南巡讲等关键词,即可找到对应的二维码。扫描二维码,便能实现既往指南巡讲内容回放,方便大家随时查阅和学习。同时,省内专家还可以关注“WHXH肉瘤黑色素瘤方舟”微信公众号,该公众号会提前发布每场指南巡讲的时间并在会后回放,还会介绍一些临床研究的内容,为省内专家提供一个近距离交流的平台。
众多医生和患者一直追随我们的指南巡讲,本次会议线上人次更是达到了25,000多人,其影响力不容小觑,CSCO肉瘤专委会将持续做好指南巡讲工作。最后,陈静教授向所有专家、直播平台以及线上收听的观众们表达了衷心的感谢。
点击上方↑↑↑图片直接跳转会议观看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Vic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