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4CACA整合血液肿瘤大会】邱录贵教授:多发性骨髓瘤治愈之路的困境与探索

08月22日
来源:肿瘤资讯

2024年8月16-18日,2024CACA整合血液肿瘤大会于“黄河明珠”兰州举办。此次会议由中国抗癌协会、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血液肿瘤委员会主办。会议聚焦血液肿瘤基础研究、科研转化与临床诊疗,旨在推动合作交流与资源整合,促进中国血液肿瘤诊疗的协同、可持续发展。会议期间,【肿瘤资讯】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邱录贵教授,就“多发性骨髓瘤治愈之路的困境与探索”展开专题访谈。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专家简介

邱录贵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淋巴肿瘤诊疗中心主任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卫健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国际骨髓瘤学会(IMS)委员
国际骨髓瘤工作组( IMWG)专家委员会委员
《Blood Advances》杂志编委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整合康复专业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骨髓瘤主任委员
天津市抗癌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中华血液学杂志》等6种核心期刊编委
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重点项目等基金项目30余项
发表论文近600篇,其中SCI论文160余篇;主编专著6部;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
获省部级成果一等奖2项

采访视频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MM治疗现状

邱录贵教授: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类多发于中老年群体的血液系统肿瘤。随着我国快速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MM发病率呈现出持续缓慢增长的趋势。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结果,从2016年至2021年,中国MM发病率呈现大于20%的复合增长,这与整体人口老龄化密切相关。目前,我们缺乏精确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但依据国家癌症中心的登记数据推算,2016年我国MM发病率约1.6/10万。然而,近期开展的血液肿瘤质量控制调查结果显示,中国MM实际发病率可能高达2-3/10万,即我国每年新发MM患者数量约为2-3万例。

近二十年,MM的诊疗取得了显著进展。三大类型药物的广泛应用,结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手段,大幅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在西方发达国家,MM患者中位生存期可达10年左右,而在我国,该数据预估为4~5年,仅为欧美发达国家的1/2左右。在我们中心,通过系统的治疗,MM患者能达到8~9年的中位生存期,基本达到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

从治疗现状来看,我国MM的药物可及性已大幅提升。以蛋白酶体抑制剂为例,硼替佐米、卡非佐米和伊沙佐米三种药物均在中国可及。在免疫调节剂方面,从沙利度胺、来那度胺到泊马度胺等多种药物也已在国内上市。对于CD38单抗类药物,达雷妥尤单抗已上市,Isatuximab也即将在中国推出。此外,诸如XPO1抑制剂塞利尼索等临床新药在中国同样可及。

随着药物可及性的提高,尤其是硼替佐米、来那度胺等标准治疗药物进入医保,VRD方案逐渐成为我国MM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然而,我国地域辽阔、发展不均衡,不同级别医院的诊疗水平仍存在差异,因此我们需继续努力推动均衡发展,缩小差距,以便让更多患者获得更佳的治疗。

近年来,我国MM的免疫治疗发展迅猛,尤其是CAR-T细胞治疗,在国内已达到与美国同步发展的水平,甚至优于欧洲及韩国、日本等周边发达国家。目前,中国已上市两款BCMA靶向CAR-T,且均为人源化CAR-T,疗效显著,安全性也优于鼠源性CAR-T。此外,在双特异性抗体研发方面,我国的创新型企业已开发了针对BCMA、GPRC5D与CD3的双特异性抗体,目前正在临床试验阶段;而国外研发的双特异性抗体,如BCMA-CD3/GPRC5D-CD3双特异性抗体等也已在中国完成或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其中1-2个产品有望于今明两年在中国上市。在ADC药物领域,Belantamab mafodotin已在中国完成四线以上治疗的临床试验注册,或将于明年在中国上市。这些药物的可及性提高,为难治/复发MM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带来了再次缓解的希望。

当然,MM患者对新药的支付能力仍是一大挑战,如CAR-T治疗、双特异性抗体和ADC药物的应用等,这需要依赖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医保水平的提高,逐步解决这一问题。

多药联用的背景下,治疗选择何去何从?

邱录贵教授:总体而言,MM的治疗强调预后分层,主要包含两大关键内容。首先是对疾病本身的评估——判断MM患者处于低危、中危、高危或超高危状态,以此决定治疗策略;其次是对MM患者体能状态的评估——虽然年龄或体能状态未被纳入传统的预后分层标准,但对于老年或体能较差的患者,因无法接受系统性规范治疗,这一因素实际上成为影响预后的重要指标。

目前,对年轻MM患者,标准诱导治疗后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仍为主流方案;若不进行移植,则可选择有效的诱导治疗并辅以多疗程的巩固治疗,以达深度缓解,继而进入维持治疗阶段。对于老年或体能状态差的MM患者,治疗方案需根据其体能状态进行调整。该类患者可选择的方案包括标准治疗、减量标准治疗,甚至先改善体能状态后再逐步增加治疗强度。

目前,VRD方案是一线标准治疗。通常情况下,临床医生会推荐标准或减量的三药治疗方案;若老年患者经济条件允许,另一种选择是DRd方案,即以CD38单抗联合Rd方案作为一线标准治疗。

对于高危MM患者,应强调多联合治疗,即在VRd方案基础上引入第四种药物。目前,对于第四种药物的选择,优先考虑CD38单抗如达雷妥尤单抗或者isatuximab。PERSIST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对于适合进行移植治疗的MM患者,D-VRd治疗的4年无进展生存率显著优于VRd方案对照组(84% vs 67%),疗效提升显著;而对于老年体能状态良好但不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MM患者,今年ASCO公布的四药联合方案(isatuximab联合VRd方案)效果亦非常显著,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延长至90余月。多项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四药方案将逐渐成为MM一线标准治疗。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的MM患者,如存在明显的髓外组织侵犯或浆细胞白血病等,未来还需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这包括联合细胞毒药物进行诱导治疗,缓解后尽可能开展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年轻MM患者,临床医生可考虑开展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而对于不适合异基因移植的高危患者,则尽量选择自体移植联合CAR-T的治疗方式,这是我们目前正在探索的临床研究方向。
总体而言,临床医生需根据MM患者的疾病预后评估,结合其年龄和体能状态,进行规范化的预后分层治疗。

自体移植or新药治疗,MM治疗的“谋定后战”

邱录贵教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与新药联合应用并非相互替代的关系,而应视为整体治疗的一部分。 截至目前,大型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无论患者年龄高低,只要其体能状态良好,均可以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即使在新药治疗时代,自体干细胞移植的治疗地位依然不可撼动。最近开展的一项研究探索了深度缓解/MRD阴性的MM患者是否需要进行移植。研究结果表明,即使MM患者经历了良好的诱导治疗,如VRd为基础的多药联用治疗方案,且达到MRD阴性状态,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和总体生存明显优于未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这一结果充分证实了,即使达到 MRD 转阴的深度缓解的MM患者,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T仍能为其带来显著的生存获益。

目前尚无头对头的临床试验表明现有的治疗可取代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因此,新药的应用使更多患者在移植前就即可达到更好的、更深的缓解,然后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进一步降低残留病水平。此外,MM具有一个显著特点,即病灶在体内分布不均,这使得MRD检测可能会受到取材质量的影响。局部取材结果检测的MRD阴性不能完全代表整体病情。

综上所述,MM的治疗仍强调体能状态良好的MM患者应尽可能在一线接受包括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内的整体治疗。只有通过整体治疗,才能使MM患者获得更长的生存期和更好的生存质量。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cherr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