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张华教授:转化治疗照亮不可手术局晚期肺癌患者治愈之路

2024年07月18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在肺癌治疗领域,转化治疗正成为改善不可手术局晚期患者预后的关键策略。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张华教授深入探讨了这一创新方法如何为那些原本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带来新生。从多学科团队的综合治疗方案设计,到精准医疗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选择,再到术后细致的健康管理策略,全面展现了转化治疗的全貌。期待通过跨学科合作和创新科技,为患者争取更多的生存希望和更高质量的生活。

张华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 硕士研究生导师

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胸外一科主任
齐鲁卫生与健康杰出青年人才
德国EvK.Herne医院 访问学者
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肺癌分会 委员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中国防痨协会肺外结核分会 副秘书长
中国肺癌联盟山东省中青年联盟 常务委员
中华志愿者协会中西医结合专家志愿者委员会 常务委员
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肺癌转化治疗多学科联合委员会 主任委员(筹)
山东省医学会抑郁症分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医师协会肺结节外科精准医疗分会 常务委员
山东省抗癌协会肺癌分会委员会  常务委员
山东省临床肿瘤学会青年委员会 常务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肺结节多学科联合委员会 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胸外科分会青年学组 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胸外科分会肺外科学组 委员

转化治疗为不可手术局晚期肺癌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张华教授:当前,局晚期患者的治疗仍存在挑战。部分局晚期肺癌患者由于肿瘤体积较大、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失去了手术机会,这导致该类患者的治疗效果非常有限,中位生存时间较短,长期生存率较低。对此,转化治疗可发挥其潜力。转化治疗通过系统性治疗,减少肿瘤体积、消灭转移病灶,将原本不可手术的肿瘤转变为可手术切除,从而为患者提供潜在的根治机会,明显改善预后。成功转化至可手术状态的患者,通过根治性手术彻底切除肿瘤,有望显著提高生存率以及生活质量。在某些情况下,转化治疗不仅使肿瘤降期,还可能够诱导长期甚至潜在的治愈效果。此外,转化治疗需要多学科的综合治疗。肿瘤治疗的成功往往需要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合作,包括肿瘤科医生、外科医生、放射科医生和病理学医生等,大家共同评估患者状态,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

精准医疗在肺癌转化治疗中的应用

张华教授:在肺癌的临床治疗中,治疗方案的制定需综合考虑肿瘤的分子特征,如PD-L1表达水平、EGFR突变状态等,以指导免疫治疗或靶向治疗选择。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通过改变肿瘤微环境,有助于实现肿瘤降期和提高手术切除率。免疫治疗因其具有激活全身性免疫反应的能力,不仅对原发肿瘤有效,也可能对微小转移病灶产生作用。此外,免疫治疗可能带来长期的疾病控制,即使在治疗结束后,仍可维持疾病稳定或缓解状态,实现“拖尾效应”。同时,肿瘤的分期和转移情况也是重要考量方向,根据肿瘤的分期和转移范围,评估患者接受转化治疗后手术的可行性和风险,还需要考虑患者个体差异,包括患者年龄、整体健康状况、器官功能以及经济条件等,以确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转化治疗后的综合管理策略

张华教授:对于经历转化治疗并获得手术机会的患者,术后管理是确保治疗效果和预防复发的关键环节。首先,需注重术后监测,通过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和生物标志物监测,如ctDNA,MRD等,实现对肿瘤复发或者转移的早期发现;其次,患者的功能恢复和康复同样重要,提供肺功能和体能恢复的指导,以帮助患者尽快从手术中恢复。特别的,免疫治疗的维持作用不容忽视。对于PD-L1高表达或有其他免疫治疗指征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免疫治疗进行术后维持治疗,以延长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心理状态、社会支持和症状管理,这有助于患者整体的康复体验。最后,个体化的随访计划至关重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随访计划,包括随访频率和检查项目,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这些综合管理措施,可以为患者提供全面、连续的关怀,以优化治疗效果和改善生活质量。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Nydi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LBJ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