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4EHA】糜坚青教授:中国研究引领新药临床试验,为多发性骨髓瘤髓外病变患者带来治愈可能

07月12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今年初夏,第29届欧洲血液病协会(EHA)年会于西班牙马德里盛大召开,吸引了来自全球的血液病专家、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参会。多项前沿进展精彩来袭,研究领域涵盖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众多新药研究纷纷发布。多发性骨髓瘤(MM)是第二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免疫调节药物的应用是MM治疗的重要里程碑,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但对于多发性骨髓瘤髓外病变(EMD)患者,经典治疗无法获得满意疗效,这部分患者的预后依然较差。基于此,【肿瘤资讯】特别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糜坚青教授围绕EMD最新治疗进展相关话题进行讨论,详情如下。

糜坚青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行政副主任
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党支部书记 血液中心病区主任
上海医药行业协会血液医学转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上海抗癌协会理事、血液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委员、上海医学会血液分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会血液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血液病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血液分会主任委员
亚洲骨髓瘤工作组成员
卫生部临床途径技术审核专家委员会评审专家
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中国之声,唱响国际舞台,为EMD患者带来别样风景

糜坚青教授:近年来,中国在MM治疗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在免疫治疗方面,已与国际先进水平并驾齐驱,甚至在CAR-T疗法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此次EHA年会上,中国学者积极参与,分享了许多来自中国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展现了中国在MM治疗领域的进步和贡献。例如,在CAR-T疗法治疗MM方面,中国已有多项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全球MM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EMD是MM的一种特殊类型的侵袭性亚型,其特点是骨髓瘤细胞能够在缺乏骨髓微环境的情况下生存和增殖,从而浸润其他器官和/或在血液中自由循环。EMD是MM治疗中的难点,经典治疗方法效果有限。但随着中国学者在MM治疗领域的不断探索和突破,相信未来将会涌现出更多针对EMD的有效治疗方案,为EMD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

此次EHA年会,中国学者积极发声,与国际同行分享经验、交流学习,不仅提升了中国在MM治疗领域的影响力,也展现了中国医学的进步和崛起。

新药频出,解析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新进展,迈向免疫靶向综合治疗时代

糜坚青教授:近年来,MM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治疗模式已从传统的化疗逐渐演变为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并正迈向免疫靶向综合治疗时代。
目前,MM治疗的新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免疫靶向治疗成为主流:双抗、抗体偶联药物(ADC)和CAR-T疗法等免疫靶向治疗手段的出现,为MM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

  2. 综合治疗模式将进一步优化:未来,MM治疗将更加注重个体化和精准化,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手段,以期最大程度地提高疗效并延长患者生存期。

  3. 治愈可能性:随着新型治疗手段的不断涌现和优化,未来五年内,相当一部分MM患者有望获得长期缓解,甚至实现治愈。

总而言之,MM治疗正迎来新的变革,免疫靶向综合治疗将成为未来五年的主要发展方向,为更多患者带来长期生存的希望。

未来几天小编将继续报道本次EHA后续内容,期待大家关注【EHA会议专栏】

微信图片_20240620125046.png

责任编辑:Ashalin
排版编辑:Asha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