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4 POST-ASCO | 朱军教授:中国研究闪耀国际舞台,淋巴瘤迎多元化治疗新格局

07月12日
来源:肿瘤资讯

POST ASCO会议自2005年举办至今已有19届,在业界已然成为了重要的品牌学术会议。在秉承POST ASCO的办会理念和宗旨下,为继续促进肿瘤学进展内容的传播与推广,推动我国临床医疗事业的发展。由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CSWOG)、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恶性间皮瘤专业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罕见肿瘤专家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四川省肿瘤医院协办,福建省精准医学科技协会承办的“2024年POST ASCO肿瘤新进展大会暨肿瘤内科进展学习班已于2024年7月5-7日在福州召开。在本次大会现场,【肿瘤资讯】特别邀请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军教授就2024 ASCO大会上公布的淋巴瘤领域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解读,并围绕淋巴瘤治疗领域的未来探索方向以及创新药物临床应用前景进行展望,详情如下。

中国之声闪耀国际舞台,创新疗法带来治疗新希望

朱军教授:在今年的ASCO大会上,众多中国研究者携丰硕的研究成果亮相,并以口头报告、壁报展示以及现场会议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了国际交流。这不仅凸显了中国科研力量在国际舞台上的快速崛起和日益增强的影响力,也让我们对于中国临床研究成果在此次大会上受到的广泛关注和认可感到无比骄傲和欣慰。总体来看,近年来,中国在全球抗肿瘤研究领域的声音愈发洪亮,我们的治疗方案和解决策略在创新性和有效性上均展现出了显著的进步。

此次ASCO大会上同样也公布了由本研究团队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赵维莅教授团队携手开展、全国45家中心共同参与的DEB研究中期分析结果。本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Ⅲ期试验,评估了R-CHOP±西达本胺方案用于初治MYC/BCL2双表达DLBCL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主要终点是由研究者评估的无事件生存期(EFS),关键次要终点是在联合治疗结束时评估的完全缓解率(CRR)。本研究共入组并随机分配了423例患者,截至数据截止时间(2023年1月10日),中位随访时间为13.9个月,西达本胺组4个月EFS率为58.9%,安慰剂组为46.2%(HR 0.68;P=0.018),西达本胺组临床获益达到了统计学显著性差异。此外,联合治疗结束时西达本胺组和安慰剂组的CRR分别为73.0%和61.8%。CRR的调整差异为11.1%(P=0.014),这是近二十多年来在DLBCL领域针对R-CHOP+“X”方案获得显著CRR差异的少数几个临床试验之一。基于DEB研究的积极结果,2024年4月30日,西达本胺联合R-CHOP方案治疗初治MYC/BCL2双表达DLBCL的适应证正式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计划将这一研究成果进一步应用于真实世界的临床实践中,通过深入分析和观察,不断优化治疗方案,确保其在广泛的患者群体中都能取得稳固和完善的治疗效果。此外,我们也将持续进行该研究的后续随访工作,以收集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数据,进一步验证和巩固研究结论。

此外,另有一项由中国研究者报告的一项临床试验中,针对既往抗PD-1治疗失败的复发难治性(R/R)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患者,采用了国产PD-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联合CD47单抗(替达派西普)的非化疗联合治疗方案,并已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初步的有效性。尽管目前样本量尚不多,但初步疗效令人鼓舞,相信未来随着临床试验的进一步开展,将为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希望。

总体来看,中国在ASCO大会等国际学术会议上的参与度不断提升,中国临床研究成果的影响力也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由弱到强的积极转变。我们坚信,通过不懈努力、持续学习和能力提升,中国将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得以展现,与国际同行进行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PTCL领域新药研发加速,创新药物带来新希望

朱军教授: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是我国较为常见的一种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亚型,大多呈高度侵袭性、疾病进展迅速,现有治疗手段疗效不理想、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整体预后较差。

目前,与B细胞淋巴瘤相比,T细胞淋巴瘤领域的研究和新药开发相对较少,治疗进展相对缓慢,存在巨大的改进空间。因此,个人认为中国的研究重点应当向T细胞淋巴瘤领域倾斜,以期实现治疗上的突破。令人鼓舞的是,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T细胞淋巴瘤的新药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例如,2014年底,中国成功研发并上市了全球首个口服亚型选择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西达本胺,为PTCL患者带来了治疗新选择,极大地鼓舞了科研界的信心与热情。同时,T细胞淋巴瘤的新药研究在小分子靶向药物领域也已取得诸多成果。例如,2024年6月19日,中国NMPA批准了国产原研新药JAK1抑制剂戈利昔替尼上市,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线系统性治疗的R/R PTCL成人患者。这是全球首个且唯一获批用于治疗PTCL的JAK1抑制剂。总体来看,以戈利昔替尼为代表的小分子药物的上市,为T细胞淋巴瘤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期待未来能够开发出更多的创新药物和治疗方案,以提供更多样化的治疗选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最终提高生存率。

中国抗肿瘤新药研发步入“丰收期”,淋巴瘤治疗迎多元化新体系

朱军教授:中国临床研究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在抗肿瘤新药研发领域,经过二三十年的技术积累和深入研究,现已取得长足进步。个人认为,我们已迎来一个抗肿瘤治疗的“丰收期”,每年都有众多国产抗肿瘤新药,尤其是针对淋巴肿瘤的创新药物成功上市。这些新药不仅包括大分子单克隆抗体类药物,还涵盖了小分子免疫调节剂、肿瘤免疫微环境调节剂、靶向细胞信号通路小分子调节剂,以及T细胞免疫疗法,如CAR-T细胞治疗,已在淋巴瘤治疗中取得了成功应用。总体来说,这些药物共同构建了一个多元化、高效能的抗肿瘤治疗新体系。结合传统的标准化疗和放疗方法,或者一些新兴的治疗手段,将为淋巴瘤患者提供了更多样化、更个性化的治疗选择,治疗前景尤为值得期待。

相信在未来的几年里,随着新药研发的不断加速与治疗方式的持续创新,我们将拥有更多治疗淋巴瘤的有效药物与手段。然而,在此过程中,我们仍需坚持规范化的诊断与治疗原则,加大新药研发力度,促进多学科间的紧密合作,旨在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精准靶向、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最终实现淋巴瘤患者的治愈目标,并显著提升其生存质量。这,正是我们不懈追求的方向与使命。

责任编辑:沈杉杉
排版编辑:xiaodong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