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潘宏铭教授:深化肿瘤支持与姑息治疗,从营养到骨髓抑制管理进行多学科创新

06月28日
来源:肿瘤资讯

2024年6月20日-22日,第七届CSCO肿瘤支持与康复治疗学术年会暨第二十届CACA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已于合肥盛大召开。本届大会的主题是“支持与姑息使癌症治疗更有效”。已有很多研究证明,支持与姑息治疗不仅提高了恶性肿瘤患者及其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肿瘤资讯】特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潘宏铭教授分享对这次会议的看法和感受。

潘宏铭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导师

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原副院长、教授
国家新药审评专家
国家合理用药肿瘤药物专家委员会委员
国家卫健委继教中心肿瘤学综合组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常务理事
CSCO支持和康复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CSCO肿瘤营养治疗专家委员会第一、二、三届主任委员
发表SCI论文200余篇,主持和参加临床试验360多项,主编由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出版的《肿瘤免疫治疗严重不良反应案例分析》、《CSCO肿瘤患者营养治疗指南》、 《CSCO肿瘤恶液质诊疗指南》、《肿瘤化疗的毒副反应和防治》、《肿瘤内科诊治策略》、《肿瘤内科合理治疗和用药技巧》、《消化道肿瘤合理用药指南》等,主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等课题10多项,2022年获人民名医卓越建树奖。

作为大会主席,您认为本届大会对于推动肿瘤支持与姑息治疗的临床实践有哪些重要意义?

潘宏铭教授:支持治疗、康复治疗、姑息治疗对于肿瘤患者的全程管理以及抗肿瘤治疗的规范化实施非常重要。今年恰逢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治疗委员会(CRPC)成立30周年。30年来,我们在老一辈专家包括李同度教授、孙燕教授等的引领指导下,在肿瘤姑息领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201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专门发文推动癌痛规范化示范病房的建设,大大提升了癌痛规范化的诊治水平,让更多的癌痛患者减轻了治疗痛苦。

2019年国内启动了中国肿瘤患者营养指导中心项目(即GPS项目)的建设,大大改善了肿瘤患者的规范化营养治疗。同时2020年国内又发起了中国营养基层500强的项目,进一步加强了基层医院的营养治疗。这两年国内先后推动了抗肿瘤治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示范病房的建设,以及骨髓抑制规范化管理学科建设项目等。

指南的颁布解读也是大会重要的内容。这次大会对几部指南进行了解读,尤其是《中国抗肿瘤治疗相关恶心呕吐预防和治疗指南》正式发布。同时大会也对几个项目管理做得比较好的优胜单位进行了表彰,其中包括肿瘤营养基层500强项目。

这次大会还探讨了一些晚期抗肿瘤治疗最新进展,推动了多学科讨论,让肿瘤患者能够接受更好的更规范合理的综合治疗,所有这些内容必将进一步推动国内肿瘤患者支持与姑息治疗的发展,惠及更多的中国患者。

在您的报告中,您提到了中国肿瘤营养治疗体系的建设。结合临床经验,在消化道肿瘤患者的整体治疗过程中,营养治疗如何与其他治疗手段协同作用,特别是在支持与姑息治疗策略中?

潘宏铭教授:肿瘤患者尤其是消化道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风险大,其发生几率是非常高的。80%以上的消化道肿瘤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一旦患者出现营养不良,会影响抗肿瘤治疗的进行。可能会延迟抗肿瘤治疗方案的实施,减少化疗剂量,甚至导致治疗中断。尤其进入免疫治疗的新时代,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和患者都会使用PD-(L)1抑制剂。这样以来,机体的免疫功能、营养状况会严重影响免疫治疗作用的发挥。从今年开始,我们要推动中国肿瘤患者营养体系的建设,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式的项目,其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主要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项目进展。

首先,我们要对健康中国相关的一系列政策进行非常好的学习和理解,将其与临床实际,其中包括医院管理、科室管理、患者管理等进行有机结合,建立相应的医院制度、科室制度来保障肿瘤患者营养治疗的规范化、合理化。

第二,我们要建立肿瘤患者营养的综合评估体系,包括使用NRS2002进行全面筛查。一旦存在营养风险,也就是说评分≥3分,我们要开展PG-SGA或GLIM标准进行营养评定或诊断。所以营养评估是肿瘤患者营养治疗的基本前提,营养体系评估的建设十分重要。我们现在已经开展第三腰椎骨骼肌含量的评定以及人体成分分析来指导肿瘤患者开展规范合理的营养治疗。指导肿瘤患者开展适当的体育运动,来帮助他们恢复身心健康。

第三,我们要建立合理的营养治疗体系,确实让每一位肿瘤患者能够获得更加规范的营养治疗。通过评估之后,如果患者存在轻度营养不良,我们要针对患者开展营养教育,给予患者适当地补充口服营养素。如果患者进食困难或不能进食,那么能否通过空肠或胃置管来解决进食困难?因为这些患者可能消化道吸收功能是可以的,所以我们要利用这些置管来解决进食问题。如果患者的肠道吸收功能部分障碍,那么我们要将胃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相结合。如果肠道功能完全障碍,不能吸收,那么我们要给予患者全胃肠道外营养(TPN)。营养的三阶梯治疗体系的建设、完善和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第四,我们要开展肿瘤患者出院后随访体系的建设。能够通过人工智能APP或电子化患者报告结局(EPRO)来进行随访。及时针对患者症状进行评估以及对营养素进行调整,还需要对临床支持决策系统进行提升。目前很多医院还没有将肿瘤营养治疗决策支持系统整合到HIS系统里面。所以在这方面的建设也非常重要。根据ICD编码进行数据抓取,一旦患者诊断出恶性肿瘤,我们都要对他进行营养风险评估、规范化的营养治疗。当然我们也要推动营养相关临床试验,尤其是恶液质领域里面的一些干预研究。那么目前我作为Steering Committee或Leading PI已经有三个项目在推动,希望国内有更多药企能够关注肿瘤营养不良以及恶液质防治相关药物的研究和开发。

通过针对以上几个方面的建设,我相信这些对于推动中国肿瘤营养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会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您在会议上分享了“骨髓抑制规范化管理学科建设的中期总结”。能否请您介绍一下骨髓抑制规范化管理学科建设现阶段的成果及其对于改善肿瘤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的具体影响?未来的工作计划是怎样的?

潘宏铭教授:骨髓抑制规范化管理学科建设项目于去年正式启动。这个项目是由魏于全院士、于金明院士、徐兵河院士发起,由中国抗癌协会领导的。该项目进行了非常好的设计。我们有优秀的专家委员会,有来自于全国各地支持领域里面的顶级专家。专家委员会专门制定了骨髓抑制规范化管理学科建设项目的评价标准,目前已经在全国各地推行。已经有150多家医院正式启动这个项目。相对来说,一些省份可能做得比较好,比如浙江省、四川省、山东省等,这些地区做得比较前沿。其实要做好骨髓抑制规范化管理学科建设项目是不容易的。这需要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以及多学科的参与。肿瘤相关科室以及药学部、护理部等参与是非常重要的。那么通过三个月以上的建设之后,有些医院已经逐步地成熟,学科建设项目工作逐渐落地。

在今年的9月份,我们要开始开展评审工作。我们会组织专家组深入到各个医院现场去进行评估。评估他们是否对每一位肿瘤患者在接受抗肿瘤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骨髓抑制的风险进行评价,而且与骨髓抑制的支持治疗手段能够关联起来。也就是说,临床路径是否能够得到实施,这个是至关重要的。当然,我们也会评估他们的制度建设流程是否完善,也会具体了解医生护士对骨髓抑制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肿瘤患者通过这个项目之后获得了哪些知识,其掌握程度如何,以及他们有哪些切身体会。我们会进行实地评审和考察。所以自启动以来,这个项目获得了越来越多医院的关注。要做好这个项目,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

首先医院领导,尤其是分管院长能够高度重视中国抗癌协会发起的骨髓抑制学科建设项目,尽可能对这个活动进行项目管理、持续跟进。久久为功,把每一位肿瘤患者纳入到项目中。不管是评审时还是评审后,我们都要充分准备、高度重视、持续管理。我们也希望医院信息化系统能够将骨髓抑制风险评估和治疗方案推荐相整合。在这个系统当中我们能够自动地抓取相关数据,推动整个PDCA的发展。

还有,肿瘤科医生、药学部门专家、护理专家能够齐心协力开展MDT的讨论,尤其是针对复杂、难治或治疗有困难的骨髓抑制患者。另外,我们要对患者进行教育,与患者进行沟通,让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有的医疗机构专门建立了爱心小屋等。我认为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创新。我们会把全国各地医院在这个项目建设中的亮点、优点之处征集起来,形成百问百答文集或优秀案例分享,让更多的医务人员能够参考、学习、提高,进一步推动项目的发展。

责任编辑:lisa
排版编辑:xiaodong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6月29日
王水
黑山县第一人民医院 | 外科
新年好运至玉兔踏春来
06月29日
刘岩
馆陶县人民医院 | 放疗科
深化肿瘤支持与姑息治疗,从营养到骨髓抑制管理进行多学科创新
06月28日
雷昕奕
永州市中心医院 | 胃肠外科
注重进行多学科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