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超凡联盟】吴三纲教授:如何将头颈肿瘤由“冷”变“热”?放疗+免疫协同增敏临床探索回顾

06月03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头颈部肿瘤是一类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是一类发病较为隐匿的疾病,患者发现就诊时可能已经为中晚期,HNSCC具有侵袭性强、易发生转移和预后差等特点。目前,随着手术、放疗、化疗、靶向和免疫治疗等手段的综合治疗应用,HNSCC患者的预后正逐渐得到改善,但如何进一步推动精准个体化治疗仍然是临床中的难题。【肿瘤资讯】特邀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三纲教授分享放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应用,回顾放疗与免疫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临床进展,并展望未来的探索方向。

本期特邀专家—吴三纲 教授

吴三纲 教授
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肿瘤放疗科
福建省医学会肿瘤放射治疗分会头颈组副组长
福建省医学会肿瘤放射治疗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福建省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Frontiers in Oncology》Associate editor
厦门市第三批青年创新人才
福建省高层次人才(C类)
第一完成人获多个省市科技奖
累计发表超过100篇SCI论文

头颈肿瘤综合治疗新时代,放疗亦精益求精

吴三纲教授:目前,头颈部肿瘤的治疗已经进入了综合治疗时代,放疗、手术、化疗、免疫治疗等都是头颈部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而在其中,放疗则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在头颈部肿瘤的放疗中,调强放疗是首选策略,相比较传统二维/三维放疗,调强放疗可以给予肿瘤靶区更精确、适形的剂量分布,确保靶区剂量的同时降低对邻近正常组织的照射,从而在确保疗效的前提下减少治疗相关的副作用。通过磁共振进行引导放疗,可以实现进一步的精准放疗,达到精准摆位、靶区运动管理、快速在线自适应计划等特点。近年来,受到高度关注的质子/重离子治疗也在头颈部肿瘤的治疗中获得了应用,可以用于头颈部关键区域或对光子放疗不敏感的肿瘤。

近年来,随着患者治疗需求的提高,放疗科医生也在追求通过靶区优化进一步保护患者的正常组织功能,或者联合其他治疗手段以缩小照射体积、降低剂量,例如通过诱导化疗优先缩瘤,以减少视神经、颞叶、颞颌关节等部位的照射,改善患者口干、张口困难、神经认知功能下降等负面影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渐成熟,它也将有望帮助头颈部肿瘤实现进一步的靶区勾画优化。

协同增敏,免疫治疗与放疗联合用法前景可待

吴三纲教授:免疫治疗目前已经在复发转移性头颈部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应用,特别是对于PD-L1 CPS≥20或CPS≥1的人群。研究限制免疫治疗疗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肿瘤局部的免疫抑制微环境,而放疗作为一种局部治疗手段,有望改善这一情况,使肿瘤由“冷”变“热”,达到对免疫治疗的增敏。

不过,此前在局晚期患者的根治性放化疗中,增加免疫治疗的尝试并非一帆风顺。JAVELIN Head and Neck 100前瞻性III期临床研究便对比了根治性同步放化疗与同步放化疗同步及序贯Avelumab治疗局晚期头颈部鳞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该研究并未在主要研究终点PFS取得阳性结果;2021年ESMO大会报告的III期GORTEC-REACH同样在既往未经治疗的局晚期头颈部鳞癌患者中对比了同步放化疗对比同步放化疗同步及序贯Avelumab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无论在不适合顺铂治疗还是适合顺铂治疗的患者中,免疫治疗的加入都未能带来显著的疗效改善;2022年公布的KEYNOTE-412研究,也同样未能在局晚期头颈部鳞癌患者中取得主要研究终点中位EFS的显著差异。这些研究的结果提示,免疫治疗的加入或许需要更精准的患者筛选。

而在新辅助治疗中,免疫治疗的探索则取得了积极的结果。例如探索纳武利尤单抗联合新辅助化疗后,依据治疗反应分层治疗局晚期头颈鳞癌患者的DEPEND研究,该研究纳入了适宜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IVA-IVB期、HPV-的患者,尝试通过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探索个体化放疗。2023年ASCO该研究报告了积极的结果,也为未来免疫治疗在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同样在2023年ASCO大会中入选LBA的CONTINUUM研究,探索了信迪利单抗联合诱导化疗和同步放化疗对比诱导化疗和同步放化疗治疗局晚期鼻咽癌患者,也成功取得了EFS的阳性结果。

2023年ASCO大会中,报告了一项值得关注的开放标签、单臂、II期临床研究NeoRTPC02,该研究尝试探索新辅助低剂量放疗、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采取了2阶段设计,第一阶段入组患者达到足够的pCR率则考虑进入第二阶段。截止2023年1月10日,入组的10例患者中7例成功接受了治疗并完成手术,57%的患者在原发部位达到pCR,43%的患者达到了MPR,所有患者都接受了 R0切除。从9例患者接受新辅助治疗前后的影像学评估看来,ORR达到了66%。同时该治疗模式的安全性可控,没有观察到手术延迟。这项研究也从结果上验证了低剂量放疗对于新辅助免疫治疗的潜在增敏作用。

从“复发转移”迈向“局部晚期“,期待免疫疗法带来更多可喜成果

吴三纲教授:在复发转移性头颈部鳞癌的治疗中,免疫治疗已经逐渐确立其地位,未来需进一步通过生物标志物筛选治疗获益优势人群,使更高比例的患者可以通过“拖尾效应”获得长期生存获益。

对于局晚期头颈部鳞癌,目前看来同步放化疗的地位也依然稳固,但是免疫治疗也依然可以在部分患者中尝试进一步取得应用,例如鼻咽癌患者,或不适应顺铂的患者等。当然,新辅助免疫治疗的临床价值也值得在更多大样本临床研究中进行深入探索。此外,辅助免疫治疗其实也报告了一些研究成果,例如ADJORL1研究,未来该模式的应用价值也有待探索。

总之,作为头颈部肿瘤治疗中极为重要的两类治疗方案,未来我们期待它们的优化使用策略,进一步为更多患者带来获益。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Anni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LBJ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